大尹氏鱼(Yinostius major)
■分类位置:盾皮鱼纲,节甲鱼目
■化石产地:云南武定
■层位与时代:下泥盆统旧城组黑色页岩段,约4亿年前
■命名人与命名时间:王俊卿,1984年
盾皮鱼类是泥盆纪最为繁盛的脊椎动物,它们中的各个成员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前几期介绍的胴甲鱼类,具有背腹压缩的躯甲与头甲、位于头甲背部的眼睛与鼻孔、笨重长箱型的躯甲等特征,这些都指示了它们是一种底栖生活的鱼类。节甲鱼类传统上按躯甲退化的程度分为长胸节甲鱼类(Dolichothoraci)和短胸节甲鱼类(Brachythoraci)。节甲类的早期成员长胸节甲类与胴甲类十分相似,它们大都具有背腹压缩的头甲与躯甲、背侧位的眼睛、拉长的躯甲,这些特征与泥盆纪中晚期称霸海洋的短胸节甲鱼类大相径庭。节甲鱼类如何从底栖生活一步步走到食物链的顶端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广受科学界关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主要聚焦在短胸节甲类。
短胸节甲类是中晚泥盆世最繁盛的盾皮鱼类类群,从中泥盆世开始,短胸节甲类向着体型增大、活动能力与捕食能力增强的适应方向发展,辐射至全球各地的淡水和海洋环境,是当时全球水域当之无愧的“霸主”。短胸节甲类包括一些被归为基干短胸节甲鱼类的原始属种和构成单系类群的真短胸节甲鱼类,后者包括粒骨鱼形类和厚甲鱼形类。大家所熟知的,通常被古生物爱好者用来“关公战秦琼”的明星物种邓氏鱼(Dunkleosteus terrelli)就是厚甲鱼形类的一成员。短胸节甲鱼类的基本特征有:头胸球窝关节、胸鳍窗增大有些后端开放、中背片窄长,有龙骨嵴。头胸球窝关节增加了头部的运动能力,并且头胸关节的加强为短胸节甲类强大的咬合力奠定了基础。胸鳍窗增大并且有些种类后端开放,中背片有龙骨嵴,大大加强了短胸节甲类的游泳能力。这些基本特征显现出短胸节甲类对于游泳猎食的适应。
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在云南武定地区发现的一些短胸节甲类化石,是该领域相关研究的重要材料。其中大尹氏鱼(Yinostius major)异骨鱼类的一种,也是异骨鱼类在华南陆块的首次发现。尹氏鱼最早是由王俊卿和王念忠先生命名并描记的,命名为尹氏鱼是为了纪念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尹赞勋教授。之后朱幼安和朱敏对其进行重新描述并把异骨鱼类放入邓氏鱼超科中。大尹氏鱼是一个个体较大的节甲类,头甲呈梯形,头甲最大宽度位于颅顶甲的后侧角,为35厘米,向前宽度迅速变小,前缘仅宽10.5厘米,颅顶甲中轴长25厘米。中颈片(nuchal plate,Nu)近三角形,其长度大于头甲全长的1/2。中背片(median dorsal plate,MD)短宽,具龙骨突。前背侧片和前侧片愈合在一起(anterior dorsolateral plate and anterior lateral plate complex,ADL-AL complex)并极度拉长,呈棒状,向前达头甲前腹面。这些特征与在欧洲波罗的海沿海和东格陵兰等地发现的异骨鱼类高度相似。
将尹氏鱼置于系统发育分析中,结果显示尹氏鱼所属的异骨鱼类与邓氏鱼类(Dunkleosteus amblyodoratus)构成姐妹群。从系统发育结果来看,真短胸节甲类在艾姆斯阶进行了快速辐射演化,这一过程代表了盾皮鱼类由早期的底栖生活向自游生活的革新。真短胸节甲类的各主要支系之间的关系不稳定性可能是因为存在一段很长的“幽灵支系”来连接它们。短胸节甲鱼类中的优势类群在早泥盆世晚期至中泥盆世早期可能存在一个快速辐射分化的时期,中国具有丰富的早、中泥盆世脊椎动物化石记录,随着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的发现,将对短胸节甲鱼类内部分系统发育关系获得新的认识。
浅海生物群落
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生域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可简单理解为在一定时间里生活在一定区域里的生物的集合体。《一周一鱼》栏目介绍的各种鱼类虽然它们生存的时期不同但它们生活的环境多为浅海地区。浅海地区是介于潮下带至深度200米左右的大陆架边缘之间。浅海地区的生物群落可以分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三大类。
浮游生物:主要类别是藻类介形虫等,一些腔肠动物和软体动物在幼体阶段也会营浮游生活。它们多在食物网中充当被捕食者的角色。
底栖生物:在植物方面一些底栖的硅藻、大型海藻以及海草等,在动物方面有软体动物(双壳类)、甲壳动物(三叶虫)、棘皮动物(海星)等,我们前面介绍的一些胴甲鱼类和盔甲鱼类它们也是营底栖生活。
游泳生物:鱼类,爬行类(龟)、哺乳类(鲸、海豹)。其中主要是鱼类,它们有的以浮游生物为食营游泳滤食生活,有的以游泳掠食生活。我们在前面介绍的硬骨鱼类,以及今天介绍的短胸节甲鱼类它们都是游泳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