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秦川牛原产于渭河流域(北部),主要分布于陕西省渭南、宝鸡、咸阳等地所属县区,以临渭区、大荔、富平、合阳、蒲城、凤翔、岐山、扶风、麟游、乾县、彬县、淳化、旬邑等县为中心产区,数量较多、质量较好。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秦川牛主产区位于陕西省渭河流域平原,地势平坦,海拔320~700m,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其中。渭河平原东西长约400km,土地肥沃,盛产粮棉,号称“八百里秦川”。属大陆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8~16℃,无霜期160~250天。年降水量340~1280mm,5~9月降水占70%以上,南多北少。主要河流有渭河、泾河、洛河等。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横贯关中平原,年径流量102亿m3。土壤类型多样,以黄绵土、娄土为主。耕作一年一熟或两熟,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豆类和谷子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苹果、大蒜及各类蔬菜,尤以秦椒、苹果、大蒜为知名。

二、秦川牛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秦川牛饲养历史悠久。远古时代,关中地区气候温润、水草丰茂,适宜农牧。从西安半坡村遗址的发掘考证,远在距今6000年前,半坡人即定居于此,从事农耕,饲养家畜[],并始有圈养。殷商时,牛被称作“一元大武”的“大牢”,为“宗庙之牲”,成为身价高于猪、马、羊的祭品。公元前8世纪就有“择良牛献主”的记述,当时养牛主要供食用。春秋时,推广牛耕,“择壮者作耕,余供食用”。咸阳市狼家沟出土的西汉陶牛,体态结构前后匀称,躯体浑圆,肩峰较明显,四肢壮实,头较短小,颇似现代秦川牛。说明现代秦川牛役用体型的形成是在汉唐以后、为农耕之需选种所致。汉唐时,“丝绸之路”开通,中外交流日益频繁,“畜旅络续于市:肉食以牛为主,并以牛肉干作礼,谓之‘束手’。“牛羹尤为佳,膏脂润香,为上品”。汉唐以来,广种苜蓿,“饲苜蓿,重改良,牛质佳。”关中农民积累了丰富的养牛经验,如“寸节草,铡三刀,不上料,也长膘”;“有料无料,四角拌到”;“勤添少给,先饮后喂”等口诀,世代传习。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了多处种牛繁育场,推广青贮饲料、人工授精,实行科学养牛,使秦川牛质量得到巩固和提高,相继推广至青海、甘肃、四川、湖北、浙江、广西、黑龙江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纯种繁育和改良当地黄牛,均获良好效果。牛肉和活体销往我国香港、澳门以及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1981年秦川牛存栏47.67万头。2006年纯种秦川牛存栏42.5万头,母牛占存栏总量的64.5%,公牛占28.32%,阉牛占7.18%;其中母牛27.4万头,适繁母牛17.94万头,0~6月龄母犊1.88万头,0.5~1.5岁育成母牛9.54万头,1.5岁以上母牛15.98万头。

20世纪80年代以前,渭河北部平原耕田主要靠牛,秦川牛在众多农村密集分布;90年代以后,机耕代替了牛耕,原先村村可见的秦川牛景象不再,迫使该品种牛只向周边地区分散,符合品种要求的牛数量有所减少。

近20年来,随着牛的役用功能逐步由机具代替,市场发生变化,农民选留体大、肉多的牛只饲养,陕西省畜禽品种改良站选择趋向肉用体型的种公牛,推广冷冻精液,使群体体型改善,肉用性能提高。

2006年与1981年相比,秦川牛成年母牛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体重均有增加。

三、秦川牛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 外貌特征

秦川牛在国内黄牛中属体格较大的役肉兼用型品种,而按国际普通牛系列标准,属于中等体型。

致富养牛牛人_致富经养牛_致富养牛蛙

秦川牛毛色有紫红色、红色、黄色三种,以紫红色和红色居多,约占79.2%;黄色占20.8%。与1981年时比,前者减少约10个百分点,而后者增加了10个百分点。全身被毛短,无额部长毛,前额、颈侧、胸侧无卷毛。

公牛头较大,颈短粗,垂皮发达,髫甲较高而宽。鼻镜和眼圈为粉红色的约占63.8%。多数公牛角短而钝,多向下、向后弯曲,少数有角者长约14em;母牛多数无角,少数角短小而钝,质地细致,呈肉色。

秦川牛胸部较宽深,肋长,背腰平直、结合良好。荐部稍隆起,后躯较窄。四肢结实,两前肢相距较宽,蹄叉紧。

2.体重和体尺

2006年测量了秦川牛成年牛的体重和体尺,结果见表2。

表2 秦川牛成年牛体重和体尺(2006)

致富经养牛_致富养牛蛙_致富养牛牛人

致富养牛牛人_致富经养牛_致富养牛蛙

(二)生产性能

1.肉用性能

(1) 2007年1月对5头农村饲养条件下膘情较好的秦川牛成年母牛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5~6胸椎脂肪厚度0.4cm,十字部脂肪厚度0.9cm,见表3。

(2)对29头25月龄公牛,在每千克日粮干物质含可消化粗蛋白71.1~101.1g,代谢能9.4~10.5MJ的良好饲养条件下,育肥395天,平均日增重749g,背最长肌肉剪切力≤3.62kg的占78.8%(表4)。

2.产奶性能

据《中国牛品种志》记载,秦川母牛(16头)泌乳期为7个月,泌乳量(715.8±261.0)kg。鲜乳中乳脂率4.70%±1.18%,乳蛋白率4.00%±0.78%,乳糖率6.55%±1.26%,干物质率16.05%±2.58%。

致富养牛牛人_致富经养牛_致富养牛蛙

3.役用性能 据《陕西省家畜家禽品种志》记载,最大挽力公牛为(475.9±106.7)kg,占体重的71.7%;阉牛为(333.6±64.0)kg,母牛为(281.2±87.8) kg。经常挽力为活重的18%。阉牛、母牛4h可耕空茬地0.21hm2。

用铁轮大车在农村土路上装泥土行走1000m,平均行走速度阉牛为0.97m/s,母牛为1.02m/s。

4.繁殖性能

公牛12月龄性成熟,1.5~2岁开始配种。一次射精量3~6mL,精子密度6亿~9亿个/mL,精子活力0.65~0.75:犊牛成活率97%(表5)。

秦川牛母牛初情期为(9±1)月龄,发情周期(21±2)天,发情持续期39.4h,妊娠期(285±9)天。

四、饲养管理

秦川牛对于当地以至我国广大中原地区生态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关中以小麦秸为主要粗饲料,少量补喂精饲料的饲养条件下,能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很少难产。青年牛的补偿生长性能较强。以舍饲为主,农户分散饲养,多为每户养1~2头。近年有企业办育肥场和母牛场,有500头饲养量的母牛场,供生产杂交牛犊。

五、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1. 品种保护

采取保种场保护。1984年开始,陕西省每年按基础母牛向陕西省秦川牛原种场和乾县秦川种牛场提供保种费。2006年陕西省秦川牛原种场存栏153头,其中基础母牛84头[]、种公牛13头、育成牛及哺乳犊牛56头;乾县秦川牛场存栏种牛118头,其中种公牛8头、基础母牛61头、小牛49头。2008年陕西省秦川牛原种场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秦川牛1988年收录于《中国牛品种志》和《陕西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00年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我国1986年发布了《秦川牛》国家标准( GB/T 5797—1986),2003年6月发布了修订后《秦川牛》国家标准( GB 5797—2003)。

2.研究利用

①1993—2007年,先后对秦川牛的染色体、线粒体、运铁蛋白多态性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②2005年估测了秦川牛(初生至1.5岁)主要体量性状的遗传参数,特别是在正常饲养条件下的肉用指数(活重与体高比值,BPI)遗传力平均为0.40,这为秦川牛由役用型向肉用型方向选育提供了依据。③在大型种牛场基本上可以按国家标准选育牛只,但有待于在广大农村秦川牛选育区推广执行。④陕西省家畜改良站20年来一直培育和饲养种用秦川公牛6~9头,每年推广秦川公牛冷冻精液10万剂左右。

六、品种评价

秦川牛是中国黄牛中体格较大的役肉兼用型品种之一,在国际普通牛系列中属中型品种,而兼具大型和小型牛品种的良好生物经济学(如小型牛低难产率和大型牛生长较快等)特性。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以秦川牛作父本改良杂交山地小型牛或作母本与国外引进的大型品种牛杂交,效果普遍良好。该牛对于以小麦秸为主的粗饲料、低投入饲养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秦川牛本品种群体中有一定比例的个体(包括公牛)肉用体型良好,肉用指数(成年母牛BPI≥3.9)达到了国际专门化肉用型牛品种的范围。这是秦川牛由役肉兼用型转化为肉用型的内在遗传基础。今后,秦川牛应向肉用型方向选育,改善饲养条件,加强种牛场和农村选育区的种牛培育和相关标准的推广执行,有望经本品种选育而不导人外血,实现将秦川牛培育成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专门化肉用型牛品种的目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