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记者 仇宇浩

自2006年初登央视《百家讲坛》讲《史记》以来,著名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就以深厚的学术功底、独特的切入视角、幽默的语言风格征服了观众,与阎崇年、易中天并称“《百家讲坛》三大顶梁柱”。

前不久,在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少儿阅读节上,王立群耗时三年专门为孩子创作的《史记》读本《读史记,成大器》(全六册)入选“百种优秀童书”。这套真正吃透《史记》精髓的名家读本,所有观点均来自独立研究资料,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少儿标准读本,成为王芳、樊登、新东方等带货大咖直播间里备受读者青睐的畅销书。

王立群说,阅读《史记》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意义非凡。“《史记》中的人物,有的少年得志,有的大器晚成,有的先苦后甜,有的先成后败。这些人物都经历了不平凡的人生,孩子看到中国历史上这样一个个人物的故事,肯定会磨砺他的人生。”

21岁读《史记》

在生活中感悟经典

“祖籍山东,出生安徽,童年南京,移居开封。”这是王立群对自己人生轨迹的概括。1945年,王立群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在江苏南京度过童年,8岁随父母迁居河南。1965年高考落榜后,为了自食其力,他到开封找了一个每半年一签约的工作──在一所新建的厂办小学教书,迈出了自己50年教书生涯的第一步。

他先后当了七年小学老师和七年中学老师。学校图书室里的那些书,就是他抵抗生活中的挫折和辛酸的堡垒。1966年,他第一次读到繁体竖版《史记》,开启了此生研究、解读《史记》的缘分。那一年他21岁,从那时开始,他就一直在工作之余读《史记》。虽然当时读起来还有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但这不妨碍他将其视若珍宝。

“司马迁生活的那个时代,如果不是他本人有那样的经历,如果不是汉武帝的残酷处罚,他写书时也就不会不由自主地将内心的痛苦融进去。读书的人,如果没有经历很多事情,也不可能深切地体会《史记》。写书的人和读书的人情感上产生共鸣,对作品的理解会更深刻。”是那些生活中的艰辛,促使王立群真正领悟到《史记》和其他经典的精髓,“经典常常不是读懂的,而是在现实中感悟的。当我作为一名高考落榜的民办小学老师,读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几句时,我的感动、我的决心因此而起。懂得自强不息,不是《孟子》教给我的,是生活告诉我的。但是,读书让我的忍耐和艰辛有了一个倾听者,让我所有的辛酸和委屈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也鼓舞了我面对人生逆境的勇气。”

1977年恢复高考,他已32岁,而规定的报考年龄是30岁以下。当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像有的人那样隐瞒真实年龄去考试;另一种是遵守规则,放弃考试。将诚实视为人生底线的他,选择了后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没有年龄限制,且将最低学历降至高中。于是王立群到处去借大学中文系教材,抓紧时间学习,一年后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考入河南大学的前身开封师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直接跳过本科读研究生,比那些早一年考上大学的人还节省了不少时间。

他还记得,复试时有一道题是关于《史记》的,而他在1966年至1977年的《史记》阅读经历派上了用场。1982年,他毕业留校任教,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甘坐冷板凳,静下心来做研究,从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步步走来,《史记》始终是他最喜欢研读的典籍。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2005年12月,央视《百家讲坛》来河南大学海选主讲人,刚从北京出差回来的王立群,一早赶到学校,人非常累,就请求第一个讲,想早点儿讲完回家休息。他选讲的是早已记不清给学生讲过多少遍的《史记·项羽本纪》里的“鸿门宴”,因为烂熟于心,厚积薄发,他以独到的视角和观点、流畅生动的讲解,从海选中脱颖而出。2006年1月,他到北京试讲,讲的还是“鸿门宴”。制片人让他选上节目要讲的内容,他选了《史记》。花甲之年的王立群开启了人生新篇章,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学者。他说:“《史记》曾两次影响了我的人生。”

真正的大众化历史解读

其难度不亚于专业研究

作为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为什么会去讲历史?王立群表示,文史不分家,孔子说“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只有文学色彩浓厚的历史著作才会流传久远,“很多历史著作写得非常好,比如《史记》,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明它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学著作。所以历史系会讲《史记》,中文系也会讲《史记》。”

他介绍,文学课最重要的是讲文学的发展史,讲一个作家的创作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任何文学家都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的,都会深受所处时代的影响。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所有的作家也都是特定历史时代所产生的个体。所以他在大学里教文学课时,无论讲到哪一个作家,都会深入了解其所处时代的历史,这样才能讲出这个作家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我觉得历史决定文学。一个国家的历史决定一个国家的文学发展。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国家,农耕文化发达。这样的历史决定了我们的文学和农耕文明是密不可分的。”虽然王立群教的是古代文学,但他对中国历史相当熟悉,尤其是年复一年地给学生讲《史记》,让他讲起相关历史来总是如数家珍。

研究《史记》的学者众多,王立群认为,自己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通过《百家讲坛》为人熟知,并且对《史记》中的一些篇章进行了全新解读。比如《司马相如列传》,揭示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婚姻实际是司马相如策划的骗局;《扁鹊仓公列传》当中,扁鹊只是上古“神医”的一个图腾。他说:“我不是想贬低谁,只是细读《史记》《汉书》,读出了藏在字里行间的意思。”

在他看来,当下的史学研究者与其不断诟病历史大众解读的种种讹误,不如放下架子,尝试一下史学的大众化解读,“从根本而言,真正的大众化历史解读,其难度并不亚于专业的学术研究。”

不是所有的学者都擅长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出来,王立群却在《百家讲坛》一讲就是十年。他以现代视角切入,从武功盖世但狂妄自大的项羽,到有谋略又心狠手辣的吕雉,再到褒贬不一的秦始皇、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他娓娓道来,让那些被后世贴上刻板标签的脸谱化历史人物,重新变得鲜活生动、有血有肉。

他在《百家讲坛》第一个系列讲的是项羽,讲了这么多年《史记》,最推崇的人物也是项羽。在他看来,项羽是一个“有羞耻感、有荣辱心、有血性”的人,“他和刘邦在荥阳对峙时会提出来,因为咱俩争天下导致百姓受害,为了不连累百姓,咱俩来个决斗──这话,刘邦讲不出来。当初项羽是可以乘船逃走的,但他想到跟随他的八千子弟兵无一生还,无颜见江东父老,最终拔剑自刎。”

让孩子多读、读好、读透经典

让好内容真正留在孩子心里

不仅要让《史记》走向大众,还要让这部巨著走进孩子的世界,这是王立群的夙愿:“传统文化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和骨髓中,我们了解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传递给今天的孩子,让他们知道正视自己的血脉,自信地站在自己的土地上发声,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诵读经典,要让孩子们多读、读好、读透经典,让好内容真正留在孩子们的心里。《史记》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司马迁提出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价值观,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是影响世界的一种中国文化精神。”

为什么他会坚持让大众一定要读《史记》?王立群坦言,作为“二十四史”开风气之先,“前四史”之首,《史记》被誉为“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涵盖礼乐制度、天文律法、山河河渠、文献典籍等方面。“《史记》以上古时代为起点,写到西汉中期的汉武帝,这是中华民族非常关键的一段历史,也是中国人了解自己的历史必读的一部书。此外,《史记》还是司马迁的私家著书,相对来说封建帝王色彩没有那么重。《史记》能告诉我们,我们是怎么来的,如何活在当下,怎样才能走向美好的未来。”

市面上“少儿读《史记》”这类书并不少,此前王立群也翻阅过一些,感觉要么粗制滥造,要么没讲出《史记》的精髓。“大多数就是古文翻译,毫无文采,简直糟蹋了《史记》这部文学色彩极强的史学名著,所以我决心写一部能传诸后世的少儿版《史记》。”

在他看来,真正吃透《史记》精髓的名家读本应该是通过人物故事讲历史、穿过历史讲人生、透过人生讲精神。所以,对《史记》故事了如指掌的王立群精益求精,精选出60篇孩子应知应会、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故事,耗时三年写成了近60万字的《读史记,成大器》。全书分《上古春秋》《步入战国》《秦国崛起》《楚汉战争》《大汉奠基》《强汉盛世》六册,王立群介绍:“我基本按照历史的发展脉络来选篇,这是学历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历史人物是随着历史演进的过程逐渐出现的。”

王立群在书中所选的传记人物都蕴含着使人振奋的力量和强大的精神内核,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比如勇往直前的大禹、救亡图存的申包胥、舍身求法的商鞅、忠贞爱国的苏武,这些人物都是爱国、有担当的杰出代表,虽事功不同,精神却一致。王立群表示,不同的读者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不同的精神力量──有志者,可从秦始皇、刘邦身上获取人生智慧;失意者,可从孔子、韩信的经历中寻找抚平心灵创伤的良药;狂傲者,可从项羽的人生悲剧中照出性格的缺陷……

“历史是过去的今天,而现在是昨天的延续。了解历史,就可以了解过去,从而了解人和人性。”针对现在很多年轻人通过影视剧、小说来了解历史的现象,王立群认为,“文艺作品难免要编故事、增人物、改情节,对了解相关历史显然还有缺陷。完全通过影视剧、小说这些文艺作品来了解历史并不可取,最好的办法还是看《史记》这样的史书。”

对普通读者来说,直接阅读文言文有点儿难,王立群建议读者可以这样试试:“先看看相关的通俗读物,再看相关的文言文,这样就会容易得多。最重要的还是要大量、长期阅读文言文,读不懂原文就看注释,看不懂注释就看白话译文,功到自然成。”

只要是普及《史记》这部文学、史学双料经典,王立群愿意付出所有,“如果大家基本认可我对《史记》的讲解,我会非常高兴。希望它能成为我身后一座无形的墓碑。”

把碎片化信息积累起来

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

除了在《百家讲坛》讲《史记》,不断推进史学的大众化,王立群还回归老本行,担任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嘉宾,出版了《赏词如风──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唐十家诗传》《宋十家诗传》等品读古诗词、以诗歌勾勒诗人人生轨迹的系列图书,引导读者如何在知识碎片化时代品读古诗词,陶冶情操,从中获取智慧和精神力量。

很多学者担忧短视频会使人陷入缺乏深层阅读、深度思考的困境,王立群认为,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也不用太紧张。“一个人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难道不是从利用零星时间、获取碎片知识开始的吗?东汉末年的董遇,就是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那位学者,他就是利用‘三余’时间──冬天、夜间、雨天来读书的。欧阳修自称平生文章大多是‘三上’──马上、厕上、枕上思考出来的。由此可见,碎片化的时空、碎片化的知识不仅不会影响我们取得成就,而且还是很有必要的步骤之一。既然知识的碎片化影响了我们的深度思考,那为什么不把这些碎屑凝练起来?其实这也是一个知识整体化的过程。”

1992年就开始用电脑的王立群,如今年近八旬依然通过新媒体活跃在大众视野,在各平台拥有近400万“粉丝”。他也投入到短视频的行列,“我以前是在电视上讲,有些观众从小学听到大学,有些观众从中年听到老年,同时不断有新的观众加入,我也不断结合时事和流行语来讲解。这几年我注册了各种新媒体账号,虽然年纪大了,还是会在网上做一些普及文史知识的视频。”

无论解读《史记》还是品读古诗词,其实都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过去,继承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思想境界,陶冶心灵情操──这正是王立群一直坚持并为之努力的方向。

王立群认为,其实古诗词的阅读也是从碎片开始的。“几乎每个人都是从一首、几首开始读古诗,但要真正读懂一首诗词,至少要有六个方面是必须了解的──谁写的,什么时候写的,在哪里写的,为什么写,写的什么,怎么写的。对我们个人记忆中散乱的诗词进行聚合,形成整体,就能实现对碎片化的超越,就能更准确、透彻地理解古人,读懂诗词中的故事、生活、文化,由此跨越时空,触摸古人的心灵,古今同情。”这也是他出版《唐十家诗传》《宋十家诗传》等作品的初衷。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