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典里寻灿烂
——《经典常谈》读后感
恽一诺
经典在历史的车辙里留下芬芳;在岁月的侵蚀里留下厚重。读,难解于深奥的古文,历史的曲折;品,从《经典常谈》迈步,坠入“经典的漩涡”。
《经典常谈》为中学生解读了从《说文解字》到《史记》中华历史里,历久弥新之作。透过书页,看到了中华文化的璀璨;透过作者朱自清的眼睛,一个个文字的排列组合,不止于学术的探究。在泛黄的纸页背后,我们看到了司马迁在血泪中铸下永恒,战国在分裂中展现人性。我们看到,无论文臣,无论武将的一呼一息;还有历史滚滚向前的巨浪生生不息。
或许,是天性使然,吾更爱从诗,窥万象。
《经典常谈》告诉我们,所谓诗,原是歌谣,歌谣又分为徒歌和乐歌。我更爱徒歌,爱那无羁又自由的歌。若见繁花纷飞,染得漫山遍野尽展笑颜;若听细雨冷冷,雾霭蒙蒙,我都爱吟一曲小调,在瞬间里,躲在乐曲后以逃避世间纷扰,徒歌本也是如此。可不知怎地,却带上了“政治”“教化”的意味。若说这是现实,那徒歌的本意便是避世。
想起一个话题:人生在世的意义是起伏?抑或是瞬间?
不如看被喻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说:“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无疑,这正是他。十三次出仕,十三次归隐,他的一生缥缈如烟。“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他在漂浮中,终是选择去寻“本身”。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片残菊,一片彩霞,皆是他在纷繁中寻求的庇佑。
李白也与之类似,虽仕途不顺,可他以酒浇愁。
一生“与尔同消万古愁”,诉说着人生在世,及时行乐。
因而,我得知——
人在起伏中寻求瞬间的庇佑。
《经典常谈》的意义仅在于一本书吗?不。仅在于个体吗?不。
之所以要读经典,是为寻人生价值,为参破红尘。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国家蒙难之时,志士的哀叹,得以让后人见证沧桑。这或许便是文字,文学的魅力。
所以,读《经典常谈》的必要性,在于,他将我们引向经典,引向历史,引向真谛——
人不应迷惘于眼前的苟且,你要越过千重山万重水,去寻一个芳菲灿烂的瞬间。
历史用不堪给人告诫,用瞬间予以聊慰。
就去“经典”里寻一个灿烂的瞬间吧!
2 常读经典——常谈常新
——《经典常谈》读后感
韩天乐
《经典常谈》,常读经典——常谈常新。
读了朱自清先生写的《经典常谈》,慨叹:写的真好!
朱自清先生以经,史,子,集为顺序,共写了《说文解字》《周易》等共十三篇学术性的散文,把我国的那些经典给作了介绍,既有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更有深入浅出的通俗易懂,对于中学生——尤其是那些对于传统经典不甚了了的中学生,可谓是一部很好的指南。
但是,这样一部好书,却不被人所熟知,实在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以至于老师,对于这样一本书竟然连听都没有听过。所以,其实在现在这个时代,尽管我们一直在说要读经典,学经典,但那些真正的精华没有被发掘,真正有意义的行为没有被实施。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很多人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传承经典文化,诸此之类。固然是有这么一层意义在里面,但相对来说太大,太空。相比之下,我更想着眼自身,谈谈更实在的东西。
前几年网上有一个段子:当你看到美景的时候,你只会说:“妈呀!好美!”但有文化的人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你伤心欲绝的时候,你只会说:“我去!好伤心!”但有文化的人会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意味着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你读的经典多了,那你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乃至整个人的气质都会升华——“腹有诗书气自华”啊。而你的文化底蕴一深,眼界就会高起来,自然而然地就会去接触一些和你同层次的人,你们就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补足,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但如何学习经典呢?这是一个大问题。现在的情况明显是不容乐观的。但难道仅凭一本《经典常谈》就能够逆转形式,揠苗助长吗?
当然不能。私以为,将这本书纳入考纲的本意虽好,但效果必然是打了折扣的——基于国内目前应试教育的现状,为了提高分数(这显然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愿望),学生和老师都会去想:这本书会怎么考?要怎样去答这类考题?于是就忽视了我们读经典的初心,没有真正高效的(抑或有效的)加深文化底蕴,提升思想境界。故而,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将经典纳入考试,只会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达到与期冀相悖的效果。
俗语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首先就应该从兴趣出发,才可以真正的接纳经典。培养兴趣最主要的方式是耳濡目染,那么我们就需要使传统文化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是以不令人反感的方式——减弱说教意味,以探讨的方式去研究经典,或者将经典与其他喜闻乐见的元素相结合,例如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包括之前国潮的流行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然,在这其中,老师和家长都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管教和监督,而是引导。首先就是以身作则,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教育者自身都不去做出一个表率,那么其实他们是没有立场来要求我们研读经典的。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教育者可以为学生筛选经典,去其糟粕。例如像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之类的思想有悖现代道德伦理,就有必要进行抑制。
当然,我们自己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较为简单的经典入手,自己慢慢啃,再向那些较为艰深的经典进军。自然,在读的时候,也要学,思并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孔子为我们指点的路径。
简而言之,我们应该学思结合,重拾《经典常谈》,深挖内涵,认真研讨,而非低效的考试,肤浅的“学习”《经典常谈》。
3 谢谢朱自清先生
——《经典常谈》读后感
董天辰
《诗经》、《尚书》、《离骚》、《周易》……中华民族的经典书籍如同满天星辰一样数不清、看不够。这些文化瑰宝我们必须去传承的、理解。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便是一本告诉我们如何去理解阅读中华经典的书。
1937,在国民党机关编写教材的朱自清在著名学者杨振声的鼓励下于1942年创作这本书,旨在教会中学生读经典,这无疑是中学生的福音。这本书从出版到现在流传八十年而不朽,不仅仅是经典的魅力,也依靠着朱自清先生写实又绚丽的文笔,简练又通俗的语言。它不仅仅是在介绍经典,它本身就是一本经典。
《经典常谈》一共13篇,每一篇都引领我们走进中华典籍的世界,朱自清先生用自己朴实平淡的语言将那些枯燥难懂的经典说“活”了,本来深奥的古书,在我读过《经典常谈》后,如同一幅幅画卷在我眼前展开,瑰丽又通俗,让人欲罢不能。
在《诗经》中领略各地民风,“微军之故,胡为乎泥中” 劳苦人民慷慨悲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古代将士们同仇敌忾,共御外侮;《说文字解》江、河、火、山……,一个个方块字幻化成了一幅幅鲜活的图画……
在“魂兮归来”中,我感受《离骚》的风韵,感受到屈原的耿耿忠心,为他的自溺汨罗江而感愤悲激;我深读“辞赋十一”认识了屈原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个忠君爱国的大丈夫。《史记》、《汉书》的风采已然刻在我的脑海里,司马迁的忍辱负重让我感同身受,班昭一家的传承与坚持让我铭记坚韧的力量。朱自清在书中系统的说明班马之争,更是让我对《史记》、《汉书》内在的意蕴有了无限遐思。
我想朱自清在编写时也一定是和我一样,为经典的风韵而倾倒,为史学家、诗人的精神所沉迷,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而自豪吧。
合上书,屈原的呐喊,劳苦人民的悲歌,中华文化中的悲与喜、苦于乐仍在耳边回响。虽没有大彻大悟,但诱使我去探寻哪些令人神往的经典原著。
一位文学大家朱自清奋力编写的形象在我的头脑中呈现,无论是从文化还是个人的角度,我们都应该说一声:
谢谢您,朱自清先生!
4 经典嚼味
——《经典常谈》读后感
王子伊
读经典,品中华五千年之古蕴;谈经典,传历史长河中之瑰宝;而读朱先生谈经典,则是常读常新,越读越有嚼味。
《经典常谈》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其中有对《史记》《尚书》这类通晓古今的典籍的解读,也有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汉字的发展与变迁。书中不乏有对诗词歌赋的专题研究,板块式的内容,使读者能够对讲述的知识有系统化的了解,也能对某一方面的理解更加深入具体。
这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但与惯常的学术性著作不同的是,朱自清先生著书的语言简练明晓,深入浅出,可以称得上是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
朱先生的本意是通过这本书,中学生得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而事实上,读完这本书,那些古文经典的面貌确实在我眼里焕然一新了。
在读《经典常谈》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热衷于读外国名著,看外国电影,甚至于读一些外文原版书。也许是故事的取材离我的生活较遥远,也许是语言的新鲜感,它们的陌生疏离感对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让我手不释卷、一册接一册地读下去。虽然吸收多元的文化也未必是坏事,但在我钟情于外国名著的同时,中国的经典名著却被我冷落了。我在日常的表达中多了几分“不中不英”的译制腔,少了一份深沉含蓄的汉语言韵味。
读《经典常谈》让我找回了方向。无论吸收来自世界哪方的知识,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我们的根,是最不能忘记的。《经典常谈》中谈及的名著,没有故显高贵的气质,没有生人勿近的面貌,有的只是那一份文化底蕴的沉静,吸引着中华学子前去细细品读。朱自清先生让经典平民化了,更让“读经典”青年化,潮流化了。
读《经典常谈》,读人人会读、人人爱读的经典,传承与发扬人人应该知晓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