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年前的春天,突如其来的灾难卷走了青海省玉树州的祥宁。两年以来,社会各方鼎力支援,正在重塑一个崭新的玉树。伤痛已经远去,反思正当其时。我国当前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时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导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雪山阻断、交通闭塞、生态脆弱的青藏高原藏区,一直是西部发展中最为落后的地区,而藏区广大的农村地域在其发展中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实现游牧民族定居、安居、脱贫致富以及生态保护等重要战略的主战场,对于这部分区域的建设与研究还存在许多空白。正是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的契机,为我们提供了进入藏区调研、规划实践的平台,获得了大量一手数据和直观、深刻的认识。面对灾难影响和今后不断变化的局势,藏区村庄如何进行恢复建设,如何承担其在藏区城乡体系当中特殊的地位,如何实现藏区游牧民族的定居、安居,推动落后的藏区走向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等等问题,值得深思。基于此,本文以玉树称文镇藏区村庄为研究对象,以玉树灾后重建为研究背景,围绕藏区村庄灾后重建规划的研究主题,对其灾后重建的适宜性规划方法展开重点研究,并就其灾后远期发展的策略进行延伸探讨和初步展望。论文首先通过对称文镇11个村庄的调研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玉树藏区村庄主要特征和灾后发展暴露的若干问题,包括信息不对称、宗教文化敏感、人地矛盾突出、村庄布局分散以及居民生活极度贫困、生存环境恶劣等,并指出灾后重建为藏区村庄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包括中央对藏区加速发展的政策支持,灾后重建规划对藏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村庄居住环境的改善及村庄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的优化等。为了使村庄能够可持续的发展,需要针对其存在的特殊性寻求适宜的、有特色的规划应对策略。因此,论文采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明确了玉树村庄灾后重建规划的特殊性,由此寻求适宜性的规划应对方法,从规划工作方法、宗教民俗信仰的尊重、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以及建设标准和规划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总结。并总结出藏区村庄灾后发展的典型模式,包括城镇导向型、草场资源导向型、寺院导向型及基础设施导向型等。最后,本着“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的研究思路,对藏区村庄灾后一定阶段的发展和目标提出探讨性的对策与展望,以期对玉树村庄的灾后重建进行初步总结和对进一步发展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