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政〔2022〕9号

“十四五”时期,是国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战略部署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校加快一流本科建设,实现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的决胜时期。为巩固和拓展“十三五”时期专业建设所开创的新局面、取得的新成就,应对落实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淮南师范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要求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一)取得的成绩

“十三五”以来,学校明晰“做精做优师范专业,做实做强应用型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以审核评估、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工作为抓手,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1.立德树人谱写新篇章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出台了《淮南师范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获批“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立项建设5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优质课堂展示活动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宣传报道。

2.专业建设取得新进展

加快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化学等5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食品质量与安全等5个专业获批校级一流应用型示范专业,英语等4个专业获批校级教师教育示范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等10个专业获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新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4个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工科专业,停招了艺术与科技、摄影等专业,初步形成了对接地方基础教育和主导产业的应用型专业结构体系。

3.教学改革取得新突破

鼓励教师开展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及实践类教材建设,立项省级课程125门、校级课程344门,教材建设项目23项。大力实施名师教学公开课、教师工作坊、智慧课堂教学竞赛等系列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活动,积极探索微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课堂教学新模式。五年来获批9个省级教学团队,96个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4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20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坛新秀;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26项。积极推动线上教学,2020年获批安徽省线上教学示范高校,《四位一体推进线上教学改革 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4.教师教育彰显新特色

自2015年秋季开始,学校先后选派1300余名师生前往寿县炎刘、阜阳颍泉、新疆和田等地区开展精准扶贫顶岗支教活动,形成了淮南师范学院精准扶贫顶岗支教“炎刘模式”,教育部官方网站将“炎刘模式”定格为“教改新举措”,改革成果荣获2017年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2019年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与淮南市教体局、60所中小学及幼儿园三方签订协同培养师范生合作协议,共同建立稳定协调、互惠共赢的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幼学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形成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教育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五年来,师范生技能竞赛成绩突出,共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3项,省级一等奖20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30项。

5.双创教育取得新成果

以创新创业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实验、实习、实训等第一课堂为主体,以创新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为辅助,不断完善从学科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到职业适应能力培养,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4333”和“1+n”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过程中的作用。五年来,共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49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56项,7902人次在省级以上学科与技能竞赛中获奖,其中获特等奖47人次、一等奖1079人次、二等奖2586人次、三等奖4190人次,参赛人数、获奖人数、获奖等级不断提升。

6.质量保障再上新水平

紧扣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包括专业建设质量标准、课程建设质量标准、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教学大纲管理办法等组成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扎实开展“基层教学组织”和“基本教学活动”标准化建设,获批省级教学示范课66门、示范基层教学组织7个,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居于前列。构建了校院两级级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实行课堂教学督导巡视、网络实时监控与周通报制度。通过专项及“三期”教学检查,对教学运行、教学计划执行、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考试、实验实训等环节等进行监控。40个专业接受了省级专业评估;生物科学专业接受了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校于2018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二)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与新时代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相比,与建设一流本科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

1.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专业积极应对国家、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和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学校发展目标的能力不足,专业动态调控力度不大,招生专业总数过多。

2.专业内涵建设不足

专业建设平台偏少,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没有实现突破,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只有5个,在同类院校中排名靠后。专业发展视野不够开阔,与主导产业链、创新链对接不够紧密,对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等新理念、新模式研究不够。

3.教师教育特色不明显

师范生培养体系尚不能完全满足新技术革命时代对基础教育师资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教师教育特色的保持和提升缺乏稳定可靠的支撑条件,在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中的认可度有待提高。

4.专业改革系统性设计不强

各专业把学校顶层设计转变为推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不大,教学改革缺乏标志性成果;“双基”建设示范效应不明显,集体备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开展不够;“金专”“金课”“金师”建设任重道远。

二、“十四五”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落地落实,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十四五”建设目标

(一)总目标

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突出特色发展,办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办强支撑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优势专业,办精教师教育专业。着力构建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具体目标

1.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围绕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和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等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强专业动态调控,统筹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和新农科建设,优化专业群结构布局,招生专业数控制在55个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20000人左右。

2.扩充专业发展平台。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15个,12个师范专业通过二级认证,启动师范专业三级认证和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建设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平台5个以上,力争获批5个以上省级、国家级“四新”类专业建设项目。

3.丰富教学资源建设。培育建设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的一流课程,实现各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上网运行,每个应用型专业建设5门以上校企合作开发课程、10门以上校本课程或特色课程,推动建设一批校本化优质教材。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使用率占专业核心课程门数的80%以上,强化过程考核与评价的课程达60%以上,力争国家级教改项目突破,培育并立项省级教学团队5个以上,形成1-3个具备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建设项目。

5.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深化校企合作,每个专业新建5个以上口碑好、平台高、质量优的校内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校内外实践指导教师的选用、考核、评价和淘汰机制,校外实践指导教师数量占校内外实践指导教师总数比例达30%。学生参加学科与技能竞赛人数和获奖人数逐年提升。

6.打造教师教育特色。贯彻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实施方案》,完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师范生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支教”行动计划,打造“六赛强基”师范生技能竞赛体系和师范生“一人一技”培养体系,培养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基本艺术素养的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形成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淮师模式”。

四、“十四五”建设举措

(一)聚焦立德树人,实施课程思政育人工程

1.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与评价标准。一是建立“学校-学院-系(教研室)”纵向层级建设体系、“系主任(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课程主讲人”横向层级体系,确保“专业教育”和“思政育人”的业务素质两手硬。二是设立课程思政建设标准和评价的专项研究课题,指导学院、专业、教师科学高效的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效果评价,根据学科专业布局、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结构、教学资源库建设等统筹推进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纳入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过程。三是制定课程思政评价标准,探索建立课程思政在学生评教、教学考核、课程建设等方面应用机制。

2.实施课程思政育人“五个一”工程。按照先建设后评选原则,通过试点先行、精准培育、逐步推广,分阶段有序推进。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立项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培育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基地、总结凝练一批课程思政建设新成果、新经验、新模式,高质量完成省级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和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项目建设。

(二)聚焦特色发展,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工程

1.优化专业结构调整。积极应对国家、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和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学校发展目标,加强专业动态调控,增设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积极申报新材料、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生命健康等领域的新专业;对建设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的专业减少招生计划、预警整改,直至停止招生。“十四五”期间,学校本科招生专业总数稳定在55左右,全日制本科在校生稳定在20000人左右。

2.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安徽省“三地一区”产业布局,对接新工科、新文科和新农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分类推进对部分传统专业的资源整合和改造提升,形成以现有专业为基础的一流本科专业。优化教学资源分配,采取重点支持建设基础条件好的专业,积极对接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谋划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十四五”期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15个。

3.开展专业认证工作。对标专业认证标准,逐步完善基于OBE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机制,建立产出导向的培养目标达成情况、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课程目标达成度情况评价和持续改进工作机制,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贯穿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十四五”期间,12个师范类专业均通过国家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启动师范类专业第三级认证工作和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三)聚焦资源建设,实施专业平台提升工程

1.加大双基标准化建设力度。通过开展“双基”标准化建设和示范创建行动,引导二级学院加强教学系(教研室)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学校“双基”标准化全部达标。

2.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双方或多方办学主体作用,构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积极创建现代产业学院,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将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训实习实践、学生创新创业、企业服务和科技创新功能有机结合。设立专项实践基地建设经费,加强学校、二级学院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合作,在每个专业新建5个以上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

3.发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抓手作用。以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抓手,围绕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学科专业,聚焦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协同育人,建立教学科研结合、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人才的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围绕通识教育课程(群)、专业主干课程(群)和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等),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学团队。“十四五”期间,立项建设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5个以上,省级教学团队5个以上。

(四)聚焦课堂教学,实施教育改革创新工程

1.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建立课程标准审核和教案评价制度,拓展课程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构建“金课”自发驱逐“水课”的良性循环。重点建设反映科学研究新进展、教学方法灵活、挑战度高的线下课程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受众面广的线上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持续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和本科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进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与实验项目建设。

2.强化公共课程建设和管理。加强全校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等公共课程的建设,完善公共课程教学大纲,进一步完善公共课程运行和管理机制。制定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开设交叉学科的课程,引导高水平教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利用公共选修课平台建设较高水平的德育、美育课程体系。

3.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建设,开展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实验技术及实验教学改革项目保持每年10项左右。扩大实验室开放,每年设立实验室开放项目不少于30项,鼓励优秀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科研团队。力争建成3-5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4.加强教材建设。加强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统筹为主、统分结合,不断完善教材工作体制机制。主动对接国家紧缺领域人才培养要求,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冷门急需学科教材建设。在质量工程中单列教材建设项目,鼓励开发校本实验、实训教材,重点组织申报并编写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启动数字化教材建设。建立编写和选用审核制度,明确主体责任,加强对教材工作的检查监督。“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覆盖率和使用率达到100%,优先选用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重点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和特色教材,确保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5.改革考核评价机制。遵循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考核相结合、目标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改革考核方式,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实现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并重,单一评价方式向多元评价方式转变。严格考核标准和考试纪律,实施学业预警制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6.完善信息化服务与保障。着力推进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与融合工作,搭建教务管理信息化集成门户,切实做好用户的支持、服务和保障工作。围绕学校师范生培养的过程性特征,开发师范生教育实践管理系统和技能训练与考核系统,实现对师范生实践技能培养全过程的跟踪服务。持续开展教务管理大数据应用与可视化系统开发,为全校各部门提供更为便捷的教学管理大数据统计分析与数据下载服务。制定《淮南师范学院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照国家、安徽省智慧教育平台建设要求,做好学校智慧教育平台命名和域名规范工作,制定完善标准规范,明确管理规范、平台标准、资源标准、数据标准、安全标准。强化数字资源供给和使用,放大智慧教育平台的公共服务效能。

(五)聚焦能力培养,实施实践教学强基工程

1.推进五育并举。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和劳动促进五大行动,助力高效打造第二课堂。健全艺体教育体系,推进艺体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实施俱乐部制。丰富校园体育艺术活动,打造体育艺术教育品牌。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劳动情怀。把国家安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学,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感。

2.规范专业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搭建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突出二级学院在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主体地位,完善各专业实践基地建设,规范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实现实践教学对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有效支撑。

3.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各个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持续推进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保持每年200项以上。完善“一专业一赛事、一学院一品牌”的学科竞赛格局,高级别的学科竞赛获奖数量稳中有升,逐步突破“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的国家银奖以上奖项。

(六)聚焦师范专业,实施教师教育振兴工程

1.增强师德教育实效性。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作为师范生培养的必修模块。加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作为师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统领教师成长发展。开设师德教育课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创办知明基础教育讲堂,引导师范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切实提高师德教育效果。

2.强化校地合作协同性。深化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及幼儿园“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师范生的合作协议,全面推行师范专业“U-G-S”协同育人模式,建立“乡村振兴支教”工作机制。成立教师教育UGS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教师教育专家库,推动基础教育学校教师深度参与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课堂教学改革、师范生技能竞赛指导、教育实践指导,做实协同培养师范生工作。

3.提升综合能力培养有效性。完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标准,强化教师职业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将教学技能训练贯穿师范生培养全过程,全面推进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工作。以师范生竞赛为抓手,进一步打造“六赛强基”(班赛-院赛-校赛-省赛-长三角赛-国赛)的师范生技能竞赛工作机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筹备建设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加大校内实训力度和过程性管理,构建网络化教学与管理平台。加强师范生艺术素质培养,着力培育师范生的师德规范、教育情怀等综合能力,打造师范生“一人一技”的培养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工作组织体系,邀请多方力量加入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监督、参谋作用,确保学校能够根据社会需求、行业企业需求,并结合学校实际来动态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论证专业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专业建设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厘清学校各职能部门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明确专业建设的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一支由系(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秘书组成的具有较强担当意识、较高专业水平、较好管理和协调能力的教学管理队伍。

(二)经费保障

加大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学校、二级学院两级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对具有加强社会需求和良好发展势头的专业,实行重点建设。鼓励和支持各二级学院开展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新途径,多渠道筹措专业建设资金。逐步改善经费的投入结构,在决定专业建设的重点项目上加大投入,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全面提高经费投入效益和效果。完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等经费管理,逐步下移经费管理主体,强化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

(三)制度保障

做好人才培养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全面梳理出学校人才培养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科学规范。逐步建立专业建设的竞争激励机制,加强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和相互促进。立足新文科、新工科等建设的实际需要,突出实践问题导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确保“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如期完成,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