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早晨的松柏村,寻常阡陌上,有鸡犬声相闻。春雨霏霏染绿大地,弹奏着古老而又淳朴的乡村序曲,淋湿了的公路在路灯照亮下,如同发光的绸带在村中蜿蜒。

但在2016年前,这个省定贫困村却是另外一番模样。村“两委”人员在危楼办公,群众办事不方便;水路田等几条村通往外面沙土路宽仅3米,无法会车,制约了农产品运输销售。几个村不通自来水,没有路灯,给村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更不用说村集体收入不足万元,贫困户收入低下了。

变化肇始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驻村工作队进驻后。4年多来,他们给松柏村带来了怎样的脱贫致富经?

强党建引领打赢脱贫攻坚战

房屋破旧,设施简陋……曾经的松柏村委会办公楼,让前来办事的村民体验很差。一直以来,松柏村委会希望能改善办公环境,为村民提供更好的办事条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就是带动村民发展的引擎。驻村工作队深谙此理,为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共投入128万元,帮扶村委会建起了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以及规范化、标准化的党员活动阵地,以党群活动室、党建宣传栏为载体,加强村“两委”和村民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村组两级干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能力。

同时,通过进一步调整村级党支部和落实“青苗培育”工程,积极吸纳优秀党员,建立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增强了松柏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全村村民打好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6年至2019年,该村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村委会”。

从老旧的办公楼到宽敞舒适的办公环境,村民看到松柏村委会一步步的变化,也更感受到不断提升的凝聚力,激发了村民的干劲和动力,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工作队和村干部在摸清贫困户致贫原因的基础上,积极联动各级帮扶资源,为每家每户制定合理有效的脱贫思路和办法,使贫困群众心里有盼头、手里有干头。

改造32户危房、落实35名学生教育保障的政策、奖励3名贫困大学生及2名有志青年参军入伍……驻村工作队通过结对帮扶慰问村贫困户,发动社会力量关注困难群体,慰问大病住院贫困户等一系列活动,使该村贫困群众心里逐渐明白,只有相信党才能脱贫,只有勤劳才能致富的信心。

水路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我们扶贫工作队刚进来的时候,就询问村民,你们最想要什么?村民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水能正常饮用,村里道路通起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驻松柏村工作队队长陈育东介绍。

农村饮用水直接关系村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松柏村以山地居多,村民长期依靠地下水生活,天气干旱时群众只能到村口挑水,用水极不便利。松柏工作队积极为村民谋划饮用水工程,投入50万元用于新村、梅花迳、红桥头、水路田、罗迳等自然村供水网络建设,砌筑蓄水池、铺设引水管和建设供水管,解决了900多人的供水问题。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让村民的出行便利,松柏村工作队进行了精心规划和调研,先后投入了近200万元,修筑“三路一桥”,解决石山背、水路田、红桥头等5公里路的村路修建拓宽和碧水桥的建设,彻底解决附近5个村的生产生活交通条件。

水路田村在工作队未入驻前,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然而3米宽的旧路只能通一辆小车,而由于长久失修,通往外界的唯一桥梁早已是危桥,不通畅的山路限制了村的经济发展。

了解到水路田困境后,工作队请来专业设计师,不仅把碧山路拓宽到5米,让大货车能顺利进入村运输农产品,还修建了近20米的碧水桥。路通财通,水路田村因此借力打造了“水路花田”经济物种植项目,培育的10亩紫薇花苗和引进的70亩猕猴桃果终于能顺利往外运输。

“水路田村整合土地,村集体入股成立水路田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销售的1.5万株紫薇花带来了57万元的经济收入,除开运作费用外,水路田村44户人共分红了30万元。”水路田村长兼合作社理事长陈树友说。

下一步,该村将种植10万株的金边黄槐和5千株的红茶花等经济作物,在继续发展花经济之余,维护好猕猴桃种植项目的丰产,更引进乡贤将山上的旧宅利用起来改成紫薇家园民宿项目,打造“赏花·摘果·农家乐·住宿”于一体的乡村游路线。

村亮化乡村旧貌换新颜

由于没有路灯,黑乎乎的村道既影响耕作晚归的村民,也限制了群众夜晚的休闲时光。

扶贫工作队驻村后,急村之所急,2017年开始先后4期建设了13条自然村的亮化工程,投入了超50万元安装了近200盏的太阳能路灯。

村路通畅灯亮起来,为了让村容村貌升级,工作队开始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在松柏村党支部的组织下,支部党员、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有劳力贫困户和村民们自发参与,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综合整治,拆除危房、清理垃圾……共清理村巷道乱堆乱放、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146个点,拆除危旧房和残垣断壁171栋512间、违章建筑和非法广告牌29个,村内清旧补绿面积达3302平方米,整治雨污明沟暗渠5906米和建成污水处理池8个。

在“共建共治共享”农村治理新格局下,村里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撸起袖子干,曾经房前屋后陈年的垃圾、横流的污水、荒弃的猪舍清理一空,乡村换新颜。

“下一步,我们计划推进松柏村建设垃圾分类建设。”松柏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付强介绍,通过垃圾分类以及垃圾集中处理,推动松柏村的环境卫生再提升。

村富裕发展产业为贫困村“造血”

昔日狭旧的乡土路蜕变为宽平的致富路,昔日黑暗的乡间路点亮成光明的平坦路,昔日脏乱的旧村落嬗变为整洁的示范村,昔日残破的村农舍转变成栋栋的新房屋……省定贫困村松柏因脱贫攻坚工作的扎实推进,日渐变得充满生机活力。

在扶贫开发中,驻村工作队把产业发展与当地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在进一步提升本村柑橘、杨梅、猕猴桃、鹰嘴桃、西瓜、花卉等产业的同时,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为贫困村“造血”。

驻村工作队协助李屋村开展100亩水晶梨一村一品项目推进,示范带动村民水晶梨种植户科学管理,增加效益;积极对接引进农业公司,打造了25万株改良品质的水晶梨苗圃种植,引导周边发展水晶梨种植。另外,邀请广东省农科院和连州市农业局相关专家组织培训,通过现场指导向农户讲解果树种植相关技术,提高农户家庭种养技能,增加农户家庭生产收益。

“我们第一批工作队队长张少勇刚来的时候,松柏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年收入是6千元,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630元。”陈育东说,“通过近几年投入800多万元扶贫资金,以及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2019年村集体经济增长至8万元,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2300元,全村相对贫困户63户118人全部实现脱贫。”

村富起来后,也吸引乡贤回流建设家乡,曹屋村曹卫星返乡致力于曹屋生态旅游度假村项目,李屋村的李新强回村带领村民打造“清远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水路田村陈木有回家打造紫薇家园民宿项目……这些项目为村里带来了更多经济收入和就业岗位,加快实现乡村振兴,迈向村美民富。

除贫根“我的生活有了盼头”

村里环境质的变化,让群众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驻村工作队依托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等举措,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创造美好明天。

石山背村的黄桂花患有红斑狼疮长期慢性病,家有年迈的家公家婆和在校读书的两个女儿,家里开支全靠丈夫刘文标一人。2016年精准识别时,黄桂花一家原来只靠家里耕种,年收入不过几千元,生活困苦。驻村工作队来到后,连续几年联系广东省中医二院免疫科医生上门为黄桂花看病,并指导其用药,缓解了病情;鼓励刘文标勤劳致富,引导他发挥特长在连州惠食街饮食店担任厨师。

如今,刘文标月收入2800元,同时通过“万企帮万村”项目每个月获得800多元的补助,年收入4万多元,比之前增长10多倍。

疫情期间,为了不耽误黄桂花读初三的女儿刘金琳学业,工作队更第一时间为其送来了平板电脑。“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我的生活有了盼头。”如今,黄桂花对未来充满希望。

松柏村的点滴变化,离不开驻村工作队的辛勤付出。为了工作的开展,工作队吃住在村,贴近与村民的距离。家属工作忙,老人身体难以照料小孩,陈育东与付强就在寒暑假时把孩子接到村里居住,一起参加三下乡活动、入户慰问走访调研。疫情期间,陈育东的儿子阳阳更化身为小小宣讲员,贴海报、向村民传播科学防护知识。“爸爸参与扶贫工作,让村里生活好起来,是我学习的榜样。”阳阳在日记上记录道。

陈育东介绍,工作队今后将继续巩固脱贫成效,紧抓“八有”目标,对标先进、突出重点、稳扎稳打,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加快建设成为美丽宜居松柏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