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校友简介:

董明菲——上海实验学校十年一贯制学生,2015年毕业。高中期间曾参演话剧《吉屋出租》;担任高中部团学联文艺部部长;荣获2013年度有影响力学生。现在就读于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并担任数院团学联文艺部部长。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现役团员。

说我刚进门的时候,看到门口写了“喜迎校庆,不忘初心”。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我就想起来小学的时候,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结束,我们全校会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喊“攀登攀登,努力攀登”。田林校区一进门也有一面墙上面,就写着大大得“攀登”两个字。“攀登”是我们的校训,应该可以说,就是我们实验的初心吧

首先啊,我们的校名就与众不同,有“实验”这两个字。实验的弹性学制,本校直升等等,我自己都亲身体验过,也都深深受益。这些都是对传统的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对全新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的探索。所以可以这么说,开拓和创新精神,是根植在我们学校骨骼当中的。拓视野、创天地,就是攀登的本质。

然后,走进校园呢,又是另一种感觉。在大家的脸上,看不到那种缩短学制的紧张感,也看不到很多的压力和沉重,更多时候是一种自由、无忧无虑充满活力的神情。我自己也是,从小学开始每次艺术节都参加;先是做班委,后来再去团学联;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合唱团、特需课、话剧……但做这一切都几乎没有什么功利心,不觉得说是因为有用,只是因为真的做起来很有趣。这种活泼和纯粹,我和大家是一样的。而这种蓬勃的朝气,也是攀登任何高峰都必不可少的。

去年暑假,我已经离开实验一年了。机缘巧合,我听了一场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音乐会,没有听到神曲《张士超》;但是几天之后,那天听到的另一首歌红了起来,就是《感觉身体被掏空》。又过了几个星期,我跟同学一起回实验,说起了彩虹招新,说着说着我们就掏出了手机填好了报名表,真的就是报名试试的心态。但没想到过了初试,就硬着头皮去了面试,虽然过程很坎坷,但结果算圆满,成为了彩虹的团员。到了排练的时候,我又受挫了,老团员们经验比我都丰富的多;排练节奏快的像开火车;我甚至觉得演出前的考核一定会挂。但好在,我还是不晓得放弃,我一边准备学校期末考试,一边有时间就奔琴房练歌,最后考核,拿着谱子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去了,最后当然通过了。

说我和彩虹的故事,是想说,这是一个我不断的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故事。做观众的时候不可能想到半年之后我也会成为台上的一员;填报名表的时候不可能想到我会一轮一轮都通过;排练的时候不可能想到我也可以一个学期里完成这么多作品。但在这每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环节里,我虽然有过犹豫、有过担心,但从来没有放弃。我总是带着一种“就算失败也不过如此”的大无畏精神冲了上去。这种一往无前,看上去有点傻的胆量和勇气,我想就是我身上的那种攀登精神。

说了这么多,其实攀登精神,它可以是一种开拓、可以是一种创新、也可以是一种朝气、一种近乎莽撞的勇敢;而从一开始,这种精神就是融入在实验的性格里的;这是实验学校的性格,也会成为我们每个在实验的人,身上难以磨灭的印记,最后沉淀在每个实验人的性格当中。我虽然已经离开实验,但攀登这两个字,却始终在我身上闪耀着他的光芒。大家作为在实验的实验人,不管是什么年级,让攀登精神引领着自己,去勇敢的做出任何想要做的尝试,应该就可以是,作为实验人最大的骄傲,也是真正的不忘初心。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每每到了假期,总有学长学姐们感慨,母校就是一个你一离开,就开始装修翻新的地方。毕业之后,发现这话说一点没错。科技楼、露天读书室,甚至连教学楼的电梯;每次回来,都像是翻天覆地变了个样。但我却从来不会实验很陌生;因为不管你的家变了多少,它依然是你的家,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前段时间,当被问起,实验即将校庆,有什么祝愿的时候。我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只希望实验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这个家能一直在,大家能常回来就好。

12年前,05年,诞生于1987年的上海市实验学校成年了,我懵懵懂懂的唱着“从童年到青春十年攀登”的老校歌,成为了她成年后的第一批学生;12年后,我成年了,而实验已经而立,但没有改变的是,我们都还年轻,我们都还坚定的勇敢着,我们也都会铭记流淌在血液里的那句话,“攀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