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一流才能成为一流,学习先进才能成为先进。武汉市党政代表团沉浸式学习考察,学干货,争朝夕。长江两岸,太湖之滨,武汉“超链接”长三角,一个个鲜活场景背后隐藏着高质量发展密码。
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经过33年发展,曾经的荒滩农田蝶变成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上交所的第一声鸣锣,C919国产大飞机正式进入民航市场。“浦东正在不断创造第一,每一项都让自己距离世界更近。”
这些第一,得益于国家战略的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30多年来,浦东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效能,截至2022年底,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跃升到2022年的1.6万亿元。
29年前,中新两国打下苏州工业园区第一根桩;今天,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评中连续七年排名榜首。数十年磨一剑的坚守,让苏州与新加坡相距千里的“一拍即合”成为今天的“情投意合”。
开放包容的思想破壁、实干创新,是园区坚守的活力之源。园区一张蓝图绘到底,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一组直观数据感受硕果累累29年:上缴税收8000多亿元,进出口总额1.4万亿美元,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66个,是江苏省唯一“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恒力,让苏州工业园区当年的规划和今天的实景惊人相似。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之初,搭建大学与企业桥梁,搭建全球创新资源与工业桥梁,深化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国际战略高端人才合作。以强烈的争先意识,瞄准顶尖一流,做到不可替代。
“人体器官芯片”在体外构建人体微生理系统,被誉为世界“十大新兴技术”之一。芯片是心脏,硬件是躯干四肢,软件是灵魂。在江苏省产研院和苏州高新区支持下,芯片团队的研发成果形成了生物医药领域卡脖子和反卡脖子的核心关键产品。
从技术、产品再到体制机制上的争先,江苏产研院逐渐成长为长三角地区科技体制改革的“示范田”,以点带面支撑高质量发展。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是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的创新科技载体,园区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优化服务链,探索形成了“十个一”特色(新兴)产业培育机制,即通过“选择一个特色产业,制定一个产业规划,组建一家国资公司,建设一个功能园区,引进一家大院大所,设立一支产业基金,成立一个服务机构,集聚一批龙头企业,搭建一批合作平台,打造一个品牌盛会”,让创新回家,营造如家般温暖的创新生态。
得益于园内完善的生态,一批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崛起。园区内20余家企业陆续“抢滩”纳斯达克、港交所和科创板,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业界的一个“奇迹”。2022年,该区生物医药产值达1368亿元,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近30年,园区按照城市功能整体策划,良好的自然环境、优美的人工环境、丰富的文化设施协同推进。2023年,园区规划全方位升级,推进环金鸡湖地区、阳澄南岸创新城、吴淞湾未来城“一主两副”重点地区功能提升。规划先行,园区开放程度、发展质效、创新活力、营商环境系统推进。
全产业链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可以奏出最美妙的高质量制造协奏曲。在苏州,“智转数改”由政府主导,多家机构系统推进,从政府、企业、银行到服务商等全环节发力,形成稳定的方案、稳定的供应商以及稳定的财政支持,2023年底前,苏州有望完成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用数字“路线图”轰出发展“推背感”。
西湖之畔,杭州梦想小镇启航八年。“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梦想小镇打造“热带雨林式”全生命周期双创生态系统,集聚创业项目近3000个,创业成功率达到20%,远高于国际10%的平均水平。
全生命周期双创生态体系,是按照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给予体贴服务。梦想小镇搭建平台整合人才、项目、资本、中介机构等各类要素,是双创生态中的阳光雨露。植根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肥沃土壤,梦想小镇由小镇内市场化孵化器自主招引创业项目,由政府主导的“创业先锋营”路演,评审前四名项目获得小镇入驻资格。早期入驻项目湖畔粮仓是国家级众创空间,在服务人才创业道路上提供独特的“粮仓模式”聚集资源,让人才创业效率更高。
一路感受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聆听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强音。长江沿线特大城市,串珠成链,都市圈间的合作互动,发挥世界级城市群“合体”效应,正在展现生态长江,美丽中国的幸福画卷。
出品:武汉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