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滨海:引领师生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盐城滨海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自改版以来,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多措并举,深度融合应用,使得平台成为县域引领教育变革、赋能教育教学、促进教育均衡的重要载体。

一、深入学习平台应用

教研团队率先领学。县教研、电教部门组织专兼职教研员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研修、家庭教育等新版块内容,一方面优选专题教育、课程教学等版块内容,重点关注操作方法、资源优势,撰写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导学材料,按周汇编成册向中小学宣传推介。全县各中小学针对近期居家健康监测学生,组织语、数、英等学科教研团队,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对线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后反馈等进行集体研讨,开展同步课程准备,同步班级授课进度,确保了居家学子学习同步跟进。

师生家长学用结合。3月份以来,全县各学校通过班会、家长会、线上视频会议等形式组织开展教师、学生、家长的智慧教育平台培训活动。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对教师的平台操作进行考核验收,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设计制作“滨海智慧教育名师网络课堂”课程资源1826节,并从中遴选优秀课程参加省市基础教育精品课评比。

优质服务典型经验案例分享_优质服务典型经验案例分享_优质服务典型经验案例分享

答疑平台有效互动。各校充分发挥省名师空中课堂“互动答疑”功能模块对国家平台的补充作用,组织2321名中小学教师每日在线答疑,定期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在线答疑。面向居家学生,开展“名师面对面”“名师云答疑”活动,3月份以来累计答疑57933次。组织学科优秀教师进入各班居家学习群,利用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空中课堂教学,固定时间段点对点指导讲解,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滨海县实验小学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各学科教师每天在线直播或互动20-30分钟,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在线批阅、在线讲解、在线解疑等。对无法使用平台的学生家庭(通过一至六年级的调研,该校的移动终端使用家庭占比达到98.2%),通过电话等方式做好指导工作。同时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二、全面开展平台服务

学生学习的好帮手。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成为学生居家学习的有力工具。各学校在学习应用国家平台课程基础上,科学研制居家服务菜单,科学设计自主学习内容,合理安排自主学习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做好预习复习、开展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

社团活动的好扶手。滨海县留守儿童相对较多,为更好落实“双减”政策,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收看新版平台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等专题,针对疫情之下学生、家长可能面临的情绪和心理问题,专门安排专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为居家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制作15期在线版《疫情下的心理健康指导》,给予学生辅导及建议。依照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研学实践”中的优秀案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开展学科融合活动,倡导健康、温馨、快乐的“宅”式生活。

教师备课的好助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质的研修课程,校本研修教研组每月定期集中收看学习网络云平台专家讲座。县教师发展中心全体研训员开展常态化的在线教研活动,研讨各学科的专题复习、专题训练、综合训练等材料,会同骨干教师打磨线上教学内容,指导提升线上教学效益的方法。结合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平台“教研活动”,开展新课程、居家学习等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多元融合平台技术

融合城乡结对互动课堂,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依托国家、江苏省智慧教育平台,镇区中心小学与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常态开展50多次城乡结对网络研修。师生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突破时空限制方式,听讲教室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发研讨的意识逐步增强,听讲教室师生都可基于国家、省智慧教育平台点播相关教学课程,使教学效益得到区域大范围延伸,挖掘出现有教学资源的潜力并最大化地加以利用,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了区域听讲教室教学质量提升。

融合大数据技术,优化“双减”作业实施。智慧教育平台融合大数据技术,通过对作业数据的采集,精准分析学生学习薄弱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举一反三拓展练习,有效提高作业设计和实施的精准度。根据主题内容,设计适量作业,兼顾体育锻炼、音乐、美术、童诗创作等。语文和英语学科结合省语音教材系统和老师们自制的听读音视频,实时推送,保证适量的听、读、说、写等作业。老师可对应每个孩子进行批注、语音讲解,学生可以再次订正贴图;应用还有自动统计功能,统计未交作业,分类表彰优秀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融合“家校共育”大讲堂,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滨海县教育局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全力打造“家校共育”大讲堂,搭建与智慧教育平台融合的家庭教育服务平台,有效扩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普及率和覆盖面。截至目前,“家校共育”大讲堂一共举办16期,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累计收视率超过300万人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推进全县家校(园)共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