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特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专论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希望他们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十分关心青年的成长进步,在关于青年工作的多次回信、批示、指示中,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新思想新观点,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青年观。为进一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并切实转化为扎实行动,本版特刊发一组谈相关心得体会的文章,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编者
观点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90后”青年党员为代表的“90后”一代,不惧风雨、勇挑重担、造福人民的精神内核已初步显现。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断培育青年精神,引领他们坚持青春理想、激发青春活力、投身青春奋斗,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的蓬勃青春力量。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到中央工作以后,他先后六次来北京大学考察工作、五次给北大青年回信,肯定当代青年学生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赠予他们实现青春理想的十六字箴言: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五封回信,五次关于青春理想的重要论述
青春理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关于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目标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也是次年3月他在国家主席就任宣言讲话中9次提到的高频词。两个月后,也就是2013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中就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勉励他们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青春理想,事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在与未来。2015年9月28日在庆祝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同期举行的由中国和联合国共同举办的南南合作圆桌会上,习近平主席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宣布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2016年5月,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在北京大学成立。在学院首届毕业典礼上,南苏丹内阁事务部总统办公室部长里亚克·阿万·安德鲁·古澳代表所有毕业生朗读了致习近平主席的感谢信。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称赞他们“满载荣耀,使命光荣”,希望他们“努力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各自国家改革发展的领导者”。
为了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转化为人类的共同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2018年夏天,在这一倡议提出五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给参加“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北京大学埃塞俄比亚籍留学生汉娜·格塔丘回信,他在信中说,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国青年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中非青年是中非友好的未来。
青春理想,是56个民族青年的共同理想。民族大团圆,祖国万年青。2020年2月21日,在藏历新年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正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旦真旺堆、谢煜婧等17名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肯定他们献身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志向,勉励他们以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为榜样,“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青春理想,更是新时代青年蓬勃力量之源。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初二北大医务工作者紧急集结,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他们当中有不少是“90后”的新时代青年。3月,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王奔、吴超等34名“90后”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在抗疫一线抢救生命的情况,表达继续发挥党员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的决心。总书记很快予以回信,称赞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勉励他们“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五封回信,以不同的角度、同样的高度,深刻阐释了青春理想激励青春力量、青春力量勇担青春使命的重要理念。
从青春理想到青春力量,青年学生大有可为
面对新时代新青年,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的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殷切期望。
从青春理想到青春力量,品德优良是“根”,重在勤学、爱国。只有把爱国融入青春理想的底色,青春力量方有强大的根系,才能不折不挠、茁壮生长。知识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在勤学中自然能感受到爱国的精神力量,爱国也因此成为勤学的思想动力。历史上的大学问家,很多都是在博览专攻中把爱国与勤学融会贯通,形成关于人生、关于国家的独到见解,指引、启发后世的爱国实践。
从青春理想到青春力量,信念执着是“魂”,重在修德、励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从心中的理想到行动的力量要依靠实践,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和挑战,必须依靠执着的信念来克服。“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道德之于励志,具有基础意义,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励志离不开修德,只有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才有利于国家和人民,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成才。
从青春理想到青春力量,知识丰富是“源”,重在明辨、求真。当今学习资源因信息技术革命而空前丰富,获得学习资源也比以往更加便利。资源的丰富不等于知识的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箴言提醒青年学生明辨求真。要善于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善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夯实知识的根基,在正确的道路上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在实践中不断发掘人的学习潜力。
从青春理想到青春力量,本领过硬是“实”,重在笃实、力行。笃实和力行是辩证统一的。要锤炼过硬的本领,需要把知识外化于行动,更需要在实处用力。怎么能把理想转化为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正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是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教育应发挥在青年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帮助青年学生实现青春理想,蕴育蓬勃的青春力量。
每一代青年都有不同的际遇和机缘,不同的际遇和机缘形成了不同时代的青年精神,它蕴含了理想的力量,需要高等教育加以开发、引导和激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90后”青年党员为代表的“90后”一代,不惧风雨、勇挑重担、造福人民的精神内核已初步显现。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断培育青年精神,引领他们坚持青春理想、激发青春活力、投身青春奋斗,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的蓬勃青春力量。
(作者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