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和谐新农村
去年以来,**县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从**农村实际、农村生活、农民需要出发,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了创建生态文明村镇活动。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取得了较好效果,农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经济快步发展,群众文明素质显著提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创建活动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
一、立足实际,精心策划,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
**县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总面积144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86%,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不懈的山区建设,治水整地、植树造林,形成了“山顶青松戴帽、山腰花果梨桃、山脚绿水缠绕”的立体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9.2%,呈现出“春天一山花、夏天一山绿、秋天一山果、四季有景观”的生态效果,成为全县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立足这一实际,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生态建县战略,进一步加大了造林绿化、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成为**的一个品牌和优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旅游实验示范基地,农民也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多元。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座座新瓦房盖起来,一批批小康楼建起来,但与之不相称的是,农村的整体环境却不尽人意,陈规陋习积重难返。有的村庄规划建起了新房,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的村内柴草乱垛,垃圾乱堆,禽畜乱跑,污水乱倒;红白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在温饱问题已总体解决、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的这个“临界点”上,农民对改变陈旧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如何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棚菜种植区,以洪凝镇红泥崖村为中心的药材种植区,以潮河镇刘官村为中心的茶业生产区,以高泽镇秦家庄村为中心的桑蚕生产区,成为全县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县还有21种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5种农产品获得ISO9000系列认证,“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初具规模、初见成效。
尽管生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资金不足,生态节能人才、技术短缺等不利因素。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改进工作方法,努力使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