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区教育工会,为激励广大教职工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积极争做“四有教师”,进一步提高新区广大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于5月开始,在全区教育系统中开展“新区‘四有’好教师标兵、新区‘四有’好教师、新区教育管理工作突出贡献奖和新区教育新星奖”选树活动,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校级评审、公示以及由教委和进修学校相关科室组成的专家评审,并经“两委”办公会研究确定,于6月底评选出“新区‘四有’好教师标兵”20名、“新区‘四有’好教师”158名;“新区教育管理工作突出贡献奖”20名和“新区教育新星奖”20名,并于9月8日在新区庆祝第32个教师节大会上进行了表彰。
为弘扬正气,鼓励先进,传播新区教育正能量,《兴教时讯》将每天推出“‘四有’好教师标兵” “教育管理工作突出贡献奖”和“教育新星奖”各1名,包括事迹材料和宣传视频,供大家观看学习。
希望小伙伴们能收获多多哟!
新区"四有"好教师标兵
就是喜欢这样的你
——记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大兴实验小学刘颖老师
如果,你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女教师,保证你会受到“惊吓”。
“什么,24年教龄?”这就是笔者的第一感受,岁月于她,实在仁慈,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过多的印迹,至于原因,想来她的学生最是明白。孩子们说:“我们喜欢刘老师!”小小的嘴一个个嘟着,一派不容置疑的样子。
对于老师而言,学生的爱戴大概就是一眼汩汩喷涌的不老泉,更是他们年轻心态的秘方。这秘方,刘颖老师显然是得到了。至于怎么得到的,她笑着说:就是一心一意去喜欢孩子,去爱孩子就行了。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
要说刘颖为何能拥有这不老秘方,先得从她的小小愿望说起。她从小就对教育工作满怀憧憬,在她想象的世界里,教师的形象实在美好。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或许是美少女战士吧——美貌与智慧的化身。刘颖觉得,人生快事莫过于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自然而然的,她在毕业后登上了三尺讲台,带着勃勃的青春与活力。那时的她,一直在安定中心小学任教,所带班级大多是高年级,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思维比较活跃,年轻的刘颖很快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多了一帮朋友,这让刘颖觉得人生实在太美好了。直到2014年,她调入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大兴实验小学,成为一年级1班的班主任,任教数学、品生,兼教研组长。这些古灵精怪的小孩子们,颇让刘颖费了一番功夫。
最初,刘颖把以往的经验拿过来,希望用自己的青春活力感染学生,可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竟然失败了。那些看起来老实、听话的一年级孩子,根本不买她的账。刘颖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学生们也在下面把小会开得有声有色。她试图用语言高声提醒他们,但也就管五分钟。
“哎,现在的孩子怎么回事啊?”一向热爱教师行业的刘颖也苦恼起来。不过,她的苦恼很快就被明媚驱散了,对于热爱教育的人,才不会轻易被困难打败。
刘颖求教教育学院的专家,他们告诉她,低声教育才是一种有效的教育,特别是对控制力、注意力有限的一年级的孩子而言,要有一份耐心,就像对待自己的“宠物”一样。后来,刘颖到兄弟小学参观学习时发现,那里的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声音虽然很低,却很奏效。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从低音教学开始。”有二十余年教龄的刘颖,决定重新开始。她在很短时间内就抛弃了二十多年来抑扬顿挫的说话习惯,改为春风细雨的绵绵絮语,让很多朋友都调侃不认识她了。然而,一点点改变,却让这群小精灵接受了她。
想不年轻都难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听起来很玄,但刘颖觉得要归结起来,其实也简单——博爱。“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只有博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她说。
“孩子们,该喝水了!”“孩子们,注意眼保健操,要闭眼!”每个课间,她都像个“保姆”一样走进教室,看看这个,提醒提醒那个,一会摸摸他们的头,一会摸摸他们的小脸,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消除他们对学校的陌生感。“我每次到教室都有几个孩子跑过来,抱住我,我也回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喜爱。”怪不得,孩子生病,她总是第一个发现;怪不得,学生有事,第一个会想到她。而对于特殊的孩子,刘颖更是照顾有加。有的孩子不能正常上课,总是私自走动;有的孩子总是跑厕所;有的孩子说话口吃;有的孩子由于生理缺陷总是跑不快……无论多少特殊情况,她都门清,并及时和家长沟通,做到对症下药。
今年四月,很多老师发现,刘颖执教的一年级1班,孩子们突然变安静了。一周里,这些孩子干啥都没劲,连调皮的力气都少了。孩子们怎么了?老师们充满疑惑。这个问题直到刘颖外出学习归来后才有了答案。“刘老师来了!刘老师来了!”看到久违的刘颖老师,孩子们的小眼睛都亮了起来。一声声的刘老师,让其他兄弟班以为出了大事,都来看热闹。而他们则争先恐后地跑到刘颖跟前,一边喊“刘老师,我想您了”一边紧紧抱住她,生怕一松手老师就会飞走了。“沐浴着孩子满满的爱,想不年轻都难啊!”刘颖感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在实际教学中,你会发现这种尺度不仅是对教师的,也可以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教师不仅仅是爱的施与者,也是爱的承受者。
怎么能不喜欢呢?
当孩子喜欢上了老师,教育才有可能变得生动起来。当教育鲜活生动了,学生对教师的爱才会更深一层。
一年级的孩子没有什么自主管理能力,很多行为习惯都没有养成,说教对他们而言效果不大,还会招致反感。怎么办?刘颖很快有了答案:让孩子到活动中锻炼。在班里,刘颖建立起了“班级小管家”的制度,采用“劳动承包制”,每个学生认领一处自己负责的劳动领域,“我的地盘我做主”。学生们在班级里有了自己的清洁区,情况立马不同。只要自己负责的区域有些脏,学生们就积极地收拾起来。“这么脏,怎么好意思呢?”学生歪着头认真地说。
这样有参与感的小活动是刘颖教育智慧的一个注脚。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劳动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热情,同时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养成教育的目标也实现了。刚开学,孩子们根本不会站队,如今能快速站齐队伍;刚开学,孩子们总为一点小事引起争执,如今学会了友爱……孩子们正在一点点成长。
作为数学老师,刘颖也在思考,怎样让数学学习也生动。刘颖有自己的办法。她才不让学生去做各种重复性的习题呢,而是让他们去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十一假期,学生们会随同家人出去旅游,她就要求孩子们记录出发的时间,到达的时间,乘车方式,出行人数,路费,餐费,门票费以及总的花费。这次旅行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又在记录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对数字的认识:“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么有用啊!”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自然高涨。
刘颖还在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组织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活动,利用数学学具做游戏。数学和游戏结合起来,孩子可以摆出各种自己见过的、想象的造型,既锻炼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又让他们对数学有了积极的情绪体验。
可以做有意思的事,可以进行有意思的学习,学生怎么能不喜欢这样的班级、这样的老师呢?而以学生为蓝本,她也撰写出了四十余篇论文,在市、区级比赛中斩获一、二等奖,还多次被评为区级数学学科骨干教师。
有人曾问刘颖:“做教育累吗?”她这样回答:“谁会不累?但如果我的‘累’,能换来学生们发自心底的微笑,能浇开学生智慧的花朵,我愿意再累一点!累上一辈子!”
新区教育管理工作突出贡献奖
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记北京市大兴一中副校长姜苗
从一名班主任,到团委书记,再到副校长,姜苗从事教育工作已经17年了。17年来,她用尊重、热爱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她用真诚、友善赢得了同事的信任,同时她也用自己的勤奋、主动收获了职业生涯中的成功。她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大兴区五四青年标兵,她相信,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梦想1:成为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做一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是姜苗永远的追求。2015年,她被学生评选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当电视台的小记者来采访她,问她当老师有什么成功经验的时候,她说:“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个生命都各有优长,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并且发自内心地爱他们非常重要。”正是这种生命意识教育理念,让她在工作中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平台。学生论坛、时事播报、领袖训练营等活动受到学生广泛欢迎,校园电视台、模拟联合国社团、戏剧社等各种学生社团也蓬勃发展。
很多学生都视她为朋友、亲人,遇到困难、麻烦,学生们会主动找上门来。就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学年,姜苗总共接待了近40余名学生,平均每个学生的谈话时间都不低于半小时。她还常常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跟着年级、班主任们去家访,了解一些特殊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于姜老师所做的一切,学生们都记在了心里,他们在教师节的时候送给她充满敬意的鲜花;在新年的时候为她送上亲手制作的贺年卡片;在她生日的时候为她送去真挚的祝福短信。姜苗也曾经因为不能再做班主任而失落过,后来她发现,只要真心真意地对待学生,他们会同样回报以真情。这种真情不会掺杂丝毫伪装与虚假,而是纯真得足以令你感动。
梦想2:做一个亲和型的管理者
做一个亲和型的管理者,也是姜苗的梦想。“高处不胜寒”是一种领导风范,然而她的梦想却是和同事们在一起,其乐融融。因为年轻,她可以笑语盈盈地向老教师请教,也可以嘻嘻哈哈地和同龄人一起忙前忙后,同样也可以和学生们没大没小地打成一片。同事们称呼她是好姐妹;家长们称呼她是好朋友;学生们把她当作最亲近的人。姜苗尊重每一位教职工,哪怕是在校园中负责保洁的大姐和阿姨。她也常常会接到家长们打来的电话,求助孩子的教育问题,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倾其所有,帮助家长们解决一切棘手的教育问题。
作为德育副校长,姜苗主管学生宿舍、医务室、心理咨询室,以及科技、艺术等工作。她经常到学生宿舍了解情况,帮助宿管老师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医务室的医疗任务虽然不重,但是日常健康管理极其复杂,几位大夫团结协作,学校被评为“北京市健康卫生先进单位”。姜苗还支持心理教师自主发展,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发心理健康软件,创办心理健康报。在她的带领下,科技、艺术教师工作热情高,成绩突出,“和合之声”合唱团荣获北京市第十九届合唱比赛金奖。无论是哪方面工作,姜苗都是用真诚和友善赢得大家的信任,和老师们一起努力,为了一中的事业,彼此扶持不断创造奇迹。
梦想3:做一个自主、创新型管理者
做一个自主、创新型管理者,是姜苗的责任。2012年大兴区教委公开竞聘副校级干部,她有幸通过考试,成为了大兴一中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校长。那时候她的梦想就是,要让一中的德育工作出成绩,出特色。于是,她拼命读书、学习。那时,姜苗还在担任高中语文课老师,除了学习语文教学的专业知识以外,每年她阅读的各类书籍多达20余册,4年撰写的阅读笔记、心得体会累计上百万字,参加教育管理培训达1000多个学时,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姜苗读过《大数据时代》、《叩响生命之门》、《失控》,也读过《教育的智慧》、《我的教育理想》、《学校的秘密》。《中小学管理》、《北京教育》、《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也是她常看的杂志和报纸。她也常常会浏览名校网站,看看名校长的博客,看看各种纪录片、TED演讲、MOOC课程。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领导能力,她还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成功申请了北京市规划课题《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研究》。广泛的学习开阔了她的视野,知识给了她无尽的力量,让她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自己生命中的奇迹。
2013—2014学年,因为工作需要,姜苗除了担任德育副校长以外,还同时负责学校宣传、文化建设,以及党总支、教学副校长的工作。2013年底,恰逢北京市启动综合教育改革,她与老师们一同战斗在改革的前沿。大家一起讨论校本课程的建设方案,一起在改革的路上披荆斩棘,开创了34门校本选修课程,加入“首都特色普通高中课程实施项目”,成功召开大兴一中首届“和合”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一起拼搏在中高考备考的日子里,首次引入实验班培优计划,大规模聘请市级专家、民办学校老师来校指导毕业班教学。也一起创造了中高考的辉煌,一起编写了第一批学校自己的学生练习册。
热爱读书与学习的姜苗,往往能够将所学与实践相联系,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知行合一”德育课程体系、文化行走特色德育课程、数字德育课程、“和合”名家大讲堂课程、月度班主任人物评选……姜苗不断钻研,不断创新,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每一项工作。创新的道路充满艰辛与坎坷,但是,当她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感受到他们的进步与成长,她觉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郑杰校长说,“教师要有一颗赤子之心”、“教师要心怀敬畏”、“教师要捧着良心教书”,姜苗时刻用这些话来鞭策自己,反思自己。17年来,她已经习惯于每天在学校工作12个小时,将工作修炼成事业,将事业升华成人生理想。在校门口迎接师生和巡视校园是她现在每天必做的两件事,她乐于用微笑和师生打招呼,也习惯了巡视校园的时候和学生们聊一聊生活和学习。
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姜苗用她的努力、热情与爱,创造了自己生命中的奇迹。她坚信,“有梦想,奇迹就会发生。”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她会继续追逐属于她的梦想!
新区教育新星奖
让纯洁梦想翱翔的美丽青春
——记北京市大兴区第九幼儿园卜敬老师
或许是跟孩子们待久了吧,卜敬脸上总散发着童真的光芒,她待人热情,干事尽责,像春天的阳光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好像没有发愁的事情。”身边的朋友说。哪里会发愁呢?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她所获得的快乐与满足是外人难以体会的。
她说:“选择幼教,我适合,我能做好!”这样一句话,暗含着信心和决心,卜敬当然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用心用行动作为支撑。难怪有人会说,她有一颗赤子之心,于孩子,于幼教事业。然而,卜敬则只是淡淡的表示:我不过是用十四年唱了一首青春无悔的歌。
做个干净纯粹的人
很多人喜欢卜敬,因为她是一个特别“干净”的人,脸上总是挂着明朗的笑容,勤勉踏实的走在幼教路上。“她有点倔劲,一根筋。但是她又明媚,不虚假。”有人这样说。
清晨,迎着朝阳,卜敬用微笑和问候迎接着每一个来园的孩子,把快乐的阳光洒在他们的脸上;忙碌的一天开始了,卜敬蹲下身子,用孩子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忘情的陪他们嬉戏;卜敬用一颗真心与同伴们交流,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和青年教师分享;夕阳西下,卜敬快乐的和孩子、老师道别,在大门吱呀一声虚掩上的同时,她掉头又沉浸在工作中去。夕阳拉长了她的影子,几分单薄,些许孤寂,却也带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毅。
卜敬时时刻刻都在思考幼教,常人眼里的平常事,到了她这里都能构成教育的契机。
“老师,早上好!”这是在园里经常会听到的孩子们的问候,但卜敬发现,每年总会有些小朋友比较羞涩,不敢表达。“儿童是人性格发展的重要时期,而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是未来社会公民必备的素质。”卜敬从这件小事引申开来,决定开展“迎宾小宝贝”的活动。如果你是一个早起者,在明朗的晨光里走过九幼大门,一定能听到孩子们稚嫩的一声声“叔叔阿姨,早上好!”“弟弟妹妹,早上好!”“爷爷奶奶,早上好!”听到这些问候,你的心是不是也像美丽的早晨一样晴朗起来了呢?
卜敬和“小宝贝”们一起,把一天的祝福和好心情送给见到的每一个人。从只有几个孩子参与,到现在的全体大班幼儿轮班值岗;从开始的不敢说话,到现在的一声声响亮的问候;从大班幼儿的文明礼貌,到现在全园的文明礼仪;从最初由卜敬一个个帮忙佩戴绶带,到现在的自我服务。“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更看到了活动对全园的影响。”卜敬说。虽然每天都要早起,做各种准备,但她还是愿意把九幼早晨的这道靓丽风景延续下去。它不仅是文明的风景,也是卜敬的执着与慧心,更是孩子成长的证明。
一个人应该活得干净而纯粹,只要想到自己正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价值,他就是开心而满足的。卜敬就是这样的人。
教学研究中的价值体验
“咱们园的这个游戏太有意思了!原来总听孩子们说,还不相信。”“对,我们家孩子也是。每周五回到家,都有说不完的趣事,咱们这个活动太棒了!”
类似的赞誉,在每次开放的“快乐星期五”,卜敬都会听到。她受园长的鼓励和启发,开展了混龄游戏研究,不仅博得了孩子们的“欢心”,连家长都被“收买”了。每次家长的到来,都会让游戏开放日变成一场大联欢,园里到处飘荡着大人小孩的笑声。
“我们发现异龄儿童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他们之间的冲突和互动,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甚至比课堂教学都有效。”在实践中,卜敬发现异龄幼儿之间的互动和认知冲突,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而混龄游戏可以充分让这些资源发挥价值。
“这个是十元钱,你如果想要,就得凑齐两个五元钱,你看我们一只手有五根手指,两只手就有十根手指,这个跟我们的彩虹币是一样的道理。”在混龄游戏区域,一个大班的小孩正在跟一个中班的小孩解释着彩虹币如何进行换算。后者歪着头,认真的听对方讲解,疑惑的眼神渐渐明亮起来。
在卜敬和老师们的努力下,九幼的“混龄”游戏活动很快成为校园品牌。2016年,全区“幼小衔接”组到九幼观摩“混龄”公共区域游戏活动。与会者不吝赞美之词:“真是大开眼界!别人没想到的,你们想到了!”。创新的“混龄”公共区域游戏活动,赢得了参会老师的一致好评。卜敬的汇报也得到李志霜主席、孙娜科长、王永庆校长等参会专家和同仁的肯定——“在你们的区域游戏中,不仅大班幼儿能享受到角色游戏带来的乐趣,全园幼儿都能在“混龄”游戏中体验快乐,同时,这些孩子自身的多种能力还获得了有效发展。”
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卜敬及时总结经验,撰写了《利用混龄公共区域游戏,培养幼儿入学适应性的实践探索》等17篇论文,近三年来在国家、市、区级评比中获奖30余次。
“满满的充实感。”卜敬在研究中体会着自己的价值,并希望其他人也体验到这种价值。
在团队成长中收获快乐
作为区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在年轻教师眼里,卜敬的地位自不待言,而她则更喜欢青年教师用“师姐”称呼她。仔细想想,这个称呼与她的气质颇为契合,她就是一个亲切热情的“邻家大姐姐”,走过年轻人正走的路,所以能体会他们的感受,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与他们分享。然而,每当年轻教师向她表示谢意,卜敬总是笑笑,说自己有“私心”:“我也在团队成长的过程中收获着快乐。”
刚到大兴九幼时,新教师小楠拘谨了好长一段时间,新的环境、叽叽喳喳的孩子,一切都显得陌生。“她就像学生时代遇到的‘师姐’,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只要是不懂的、困惑的,她全都能解答,又没有架子,尊重我们年轻人的想法,给我们搭平台,鼓励我们大胆进行教学探索。”
2016年5月,园里接到一次区级公开观摩活动的任务,卜敬接到任务后,把这个机会给了小楠。虽然知道是难得的锻炼机会,但小楠难免紧张,“会不会搞砸了?”她想。现在回想,她觉得自己多虑了,卜敬从来不会让团队成员落单,特别是在事关全园形象的时候。在小楠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卜敬全身心投入,给她讲理论谈经验,和她一起进行教学设计,一遍一遍推到了重来,一遍一遍对每句话进行雕琢,力求尽善尽美。
公开课的日子终于到了,“最开始还是忐忑的,总怕讲不好。然而,当我看到卜老师鼓励的眼神,心情终于平静了下来。”等到公开课结束,卜敬第一时间为她祝贺,并把自己在听课过程中记下的一些问题和思考拿给她看。小楠这才知道,原来角落里的卜敬比自己更紧张,她不仅仅立足于一节教学活动,而是在记录在思考,为青年教师的下一步成长做准备。
“每次听课,她都会记录观察笔记,既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跟我们相处时,她总给予别人一种温暖的情感,那是一种爱。她用她的爱滋润着我们每一位教师,希望我们‘茁壮成长’。”小楠说。
十四年,卜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价值,曾有人问她,后不后悔选择幼教,卜敬脸上露出标志性的笑容:“后悔?你一定没体会过我的满足和快乐。”她不仅不会后悔,还要在九幼的这片沃土里,继续绽放自己的青春。
正在浏览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