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市:强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全面发展
陈洁 李春江
义马市四小风筝节上学生在制作风筝。张红红 摄
义马市实验小学戏曲社团在“六一”晚会上的汇报演出。张春光 摄
“我家孩子能跟正常孩子一样走上舞台,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演,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日前,当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义马市人民广场的舞台上参加中小学艺术展演时,台下的家长激动地说。这是义马市跃进小学成功转型特殊教育学校之后学生们第一次登台演出,也是义马市近年来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成果的一个缩影。
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是义马市自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之后的教育新目标和工作中心。为此,该市启动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县(市)创建工作,按照创建标准,补齐短板弱项,全力推动义马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高位推进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义马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教育规划优先谋划、教育事项优先研究、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编制优先满足、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师待遇优先考虑,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义马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义马市基础教育提质提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等指导性文件;该市主要领导多次调研指导教育工作,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定期听取教育专题汇报,现场研究解决教育发展问题;每年全市十大民生实事均安排1至2项教育项目,该市人大、市政协对教育工作多次进行专项督查和评议,督促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强化义马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义马市委、市政府领导分包联系学校制度,定期到学校调研、现场办公;建立义马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研究1次教育工作制度,帮助教体系统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该市教体局制定了“十大提升工程”,成立工作专班,建立组织调度、专项推进、协调联动、通报问责四大机制,推动义马市委、市政府各项教育决策的落实和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强投入
改善提升办学条件
人民有所呼,教育有所应;群众有所盼,教育必有为。
近年,义马市围绕办学条件薄弱问题,持续加大教育领域投入力度,完成全面改薄项目学校5所、薄弱环节改善及能力提升项目学校19所,新增校舍面积6万余平方米,新增学位1080个,补齐了该市各学校办学条件的硬件短板,实现了该市成建制学校集中供暖和所有教学点空调取暖的全覆盖;出资购买英山国际小学部办成公办小学,并进行改造提升,在优化公办学校布局的同时,提升新增小学的办学实力;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义马市特殊教育学校,实现特殊教育从无到有、再到优的跨越;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基础教育学校网络普及和宽带提速”工程,该市中小学多媒体黑板全覆盖,中小学网络“班班通”达到100%。同时,该市谋划的学校教室空调安装工程和护眼灯工程也在加快实施。
四大工程
均衡提高师资力量
城乡师资力量的均衡,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核心体现。义马市重点实施了“四大工程”——
“人才引进”工程。通过招教、特岗招录、人才引进、归雁工程等,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24名(其中特岗教师48名)。2023年,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招录23名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
“研训融合”工程。建立全域教研机制,建立11个“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组建“研训区域链”,借助洛阳师范学院新生态课程研究中心,强化校际教研和教师联培,以“聚焦高效课堂改革落实减负提质增效”为主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面向该市所有中小学教师开展“研课、磨课”系列教研活动。
“五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读懂学透一部教学论著、深研领悟一门课程标准、全能设计一类教学方案、灵活操作一个教学范式、掌握应用一套评价体系。“五个一”工程的实施,掀起了该市教师业务学习比拼热潮,教师每学年每人撰写读书笔记1万余字,新课程培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多样化、多层次开展,2023年有24个案例被推荐为省级优秀案例评选对象。
“三名”(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程。按照“整体规划、个性指导、训用一体”原则,通过集中培训、实践磨砺、自我研修、教育考察研修等形式,培养省级骨干教师37人、地级51名,建成名师工作室5个、学科带头人工作室11个;公开选拔26名校级后备干部,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的干部梯队,带动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提升品质
优化教育服务质量
让教育发展的层次更有品质,提升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是义马市教体局班子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注重教育理念的引领。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指导和组织各学校开展新生态教育课题研究,凝练学校核心办学理念,提炼“一训三风”等学校文化建设,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体系。目前,由该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彬担任主编,全市各学校参与、总字数达13万字的《义马市五位一体教育发展丛书——文化校园》正在紧张进行最后一次校对,并将在近期出版发行。打好“特色+品牌”内涵发展组合拳。积极围绕学校管理规范化、数字化,劳动教育以及学校体育等方面开展特色教育,提升学校发展层次。其中,2022年,该市创建省级以上各类特色、示范学校16所,也让该市拥有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9所、全国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3所、省级武术特色学校2所。2022年,该市教体局还荣获第三届“校品中国”一校一品教育品牌奖。推进“校园安全”专项治理。
大力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和“护苗”行动,对校园周边治安乱点、交通安全隐患、流动摊点等行为依法整治,筹措资金300余万元,建成覆盖该市各学校的双重预防体系及“雪亮工程”联网学校47所,实现5个100%,创建省级“平安校园”2所、三门峡市级“平安校园”16所。保障学生公平就学。实行划片免试招生、公办民办同步招生、均衡分班,健全控辍保学机制,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及随迁子女就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近入学比例、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比例三个“100%”,在校生“零辍学”,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9.56%。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实施“一生一档”贫困学生台账化精准控辍保学,建立覆盖各学段的教育资助体系。2022年,全年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875万元,贫困家庭学生发放义务教育阶段资助共170余万元,建档立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44人次,受助金额9.8万元。抓实“双减”、“五项管理”、课后服务政策落地实施。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学生缴费为辅的课后服务成本合理分担机制,精心打造“课后服务+配餐制”品牌,推动该市实现公办、民办学校课后服务的全覆盖。
积极主动
全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为让教育更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和发展新要求,义马市教体局坚持问题导向,以教育改革破解教育发展瓶颈。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按照“以人为本、总量控制、统筹使用、合理配置”要求,2022年,圆满完成“县管校聘”改革,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建立了“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事使用机制,19名教师进行跨校交流,实现全域校际师资力量配置均衡目标。
深化以关爱学生制度化为核心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一体化推进学校思政课建设,以县级领导干部到联系学校上思政课制度、局班子成员和学校书记、校长上思政课制度,健全思政课体系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走深走实;持续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活动及“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出台和落实四级家访、谈心谈话制度,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组建家庭讲师团,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贯彻落实,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学生成绩采取等级制,取消小学一、二年级笔试,构建符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专家学者、骨干教师和新闻媒体的作用,把改革向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讲深讲透,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从严治教,健全师德师风考评机制,每学期对教职工师德师风进行一次考核评定,建立负面清单,实行教师职评、晋级、评优、提拔任用等师德师风一票否决,体现严管厚爱,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义马市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争先进当示范的气魄、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攻坚克难的勇气,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县(市)”创建工作,奏响义马教育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三门峡日报微信公众号(ID:smxrb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