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经验怎么写_心得跟经验_心得经验分享

心得经验怎么写_心得跟经验_心得经验分享

同在共行,在观课议课中成长

——《观课议课与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之一

■侯丽江

小杨老师要上研讨课,今天是第一次磨课。课堂上,小杨老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建议,将教学流程全部呈现了出来。因为有老师在听课,无论是小杨老师,还是孩子们,都显得很紧张,整个课堂都是老师在把着讲,走流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之间没有对话,是分离的。一节本应兴趣盎然的识字课变成了索然无味沉闷且又紧张的课堂。看着小杨老师,再看看孩子们,想想此次的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及团队的成长,深深的焦虑感也弥漫在心里。下课铃一响,我就跟组长说了一句“这种课怎么行?”就匆匆赶往另一个教室听课了。

评课时,小杨老师一进门就说:“我就是这种水平,我不会上。我改了三个晚上,还不得一声好……”说着说着就哭了。我对她说:“不要给自己设限,每个人都有无数的可能,这次学校花大价钱请崔老师来指导,是要将你的课作为示范课来指导其他老师的。你很用心,但没有将“课”“人”融为一体。课上没有“人”,没有师生的对话,没有思维的训练,不能体现“学为中心”的理念,这样的课是不能作为示范课的。”她抽抽搭搭地说:“我不知道我的课是要做示范课的,我怕上不好。”我说:“这节课是要用来指导其他教师的。你是重点培养对象,这次崔老师来就是好好指导大家,你们上课的老师最累,但也收获最多,不要怕出问题,更不要怕丢脸,正是有问题才要学习。”旁边的老师也在安慰她,她师傅更如此说:“侯校在这里,怕什么!”在平复了她的情绪后,在其他老师的关注中从头又和她捋了一遍教学设计,并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语,此次评课至此结束。

这次评课风波之后,我一直在反思学校的教研工作,特别是我在听课评课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读了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和教师专业成长》,对此次风波做了如下剖析:

一是观念陈旧。观念落后是造成评课风波产生的根本原因。上述案例表明学校的观课议课还停留在听课评课阶段,没有真正贯彻观课议课。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并不只是用词的变化,而是教育理念、教研文化的变革。观课议课“基于改善教研和教学生活的目的……强调如下观念:‘改善生活的实践性’‘以学论教的质量观’‘促进思想的发展观’‘成长创造的幸福观’‘相互滋养的生态观’‘境脉特征的真正观’‘促进理解的对话观’,这构成了当下观课议课文化的整体框架和理想愿景,并由此构造观课议课的实践策略,积淀观课议课的实践品性。”听课评课,聚焦点是“这一节课”,关注点在“课”上而不是“人”,目的是评判一节课的优劣而不是人成长变化。听课评课,听课者与上课者是不平等的对立的关系:观课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评判一节课的优劣,听课者是批判者、指导者,是强势的一方;而上课者则成为被批判者、被指导者,是弱势的一方。

观课议课则具有改善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助推教学研究的意义,关注点是参与观课议课的教师及教师的专业成长,聚焦的是“人”的发展而不是“课”。“课”只是一个凭借,通过这个“凭借”去发现教师的成长点,从而推进教研工作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观课者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观课,是以“如果我来上这节课”的身份来观察、体认上课教师的课,观察教师的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的学习。参与者既是上课教师的助教,帮助上课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师的教学情况;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所需要的指导。议课时,观课教师和上课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开放的,通过平等的对话,发现课堂的优点与不足,共同找到解决的措施,让参与的所有教师在观课议课都获得成长。

二是忽略了“人”。观课议课最为核心的追求就是以人为本,要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茁壮成长放在第一位。在观课议课中,首先要关心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满足人 。不仅要心中有人,更要眼中有人,要通过关怀眼前的人使以人为本的“人”具体化、现实化,引导授课教师敢于直面问题,鼓励其勇敢地接受批评,从而提高观课议课的质量。

在评课风波中,作为观课的我更多地聚焦到课上得怎么样,而没有更多地关注到上课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课前的准备、教师的专业,才因为一句“这种课怎么行”而让上课教师产生对其人、其课、其付出努力否定的感受;而她这种感受也是其他参与老师的感受。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及时解冻,就会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要么不愿意成为下一个受批评、受否定教师,不愿意上公开课;要么在无法推托的情况下事先过度演练、远离真实;要么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再用心参与,从而导致观课议课从根本上失去可持续开展的基础。

想到评课风波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我对当时的情况反复进行考量反思:如果当时我能再按捺焦虑的心情,不要冲口而出那句话,站在上课教师的角度多考虑,多听听她的感受;站在听课教师的角度多想想,听听他们的想法,那么这场评课风波就能完全避免,同时也能让所有参与教师更多更无顾虑更无遮蔽地参与到议课活动中,提出自己的疑惑,奉献自己的智慧,在开放的平等的对话中,提升观课议课的质量,以“这一堂课”促进“这一群人”的专业化成长,也不会出现我说其他人听的一言堂评课现象发生。

三是缺少信任。观课议课要充分信任教师,信任教师都想教好学生,信任教师都能把课上好,信任教师都想学习获得成长,信任教师有无限的潜力。这种无条件的信任能让每位教师被“看见”,能激发教师前行的动力。“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观课议课中发现教师出现的问题正是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观课者要把解决问题作为首要任务,以关怀的态度、平等的关系、询问的方法、价值的澄清等柔性方法,从评课的“提供思想”转向促进反思、展开教育想象的“促进思想”,以学习者的姿态倾听、理解,成就他人的成长。在评课风波中,因为“我”的太强势,上课教师的太弱势,观课议课的平等关系没有构建,就造成上课教师、听课教师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更不敢提出自己的困惑,既没有“观”,又没有“议”,观课议课就变成“一言堂”,就失去了其价值和意义。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是水到渠成,百姓皆谓我自然。”只有充分信任教师,以平等开放包容促进教师的自我思考,那么观课议课就能走向主动参与、平等开放、相互包容、相互成全、共同进步。

如何避免评课风波,让参与者在观课议课中得到成长?那就是基于平等、开放、合作、同情的观课议课。佐藤学认为学校中的教学改革“最为重要并且居于中心的课题,是围绕创造性教学和教研制度形成作为专家的教师们之间互相培养的‘合作性同事’之间的关系,这种合作的同事之间的关系一日不形成学校的改革就一日不能成功。”观课议课就为建设“合作性同事”创造了条件,让所有参与者同在共行。

有共同的价值追求。教师的工作是育人,育人首先要育己。君子务本,本立而道彺。专业成长是教师的“本”,教师把自己培养成才了,教育学生才有基础。只有每位参与教师将观课议课当作专业成长的途径与价值追求,才能在观课议课中打开自己,悦纳不同的观点甚至是批评,做到“身在”“心在”“思在”,才能切实发挥观课议课的价值。

要有空杯心态。时代要求在变,国家课程标准在变,教材在变,我们面对的学生在变……变化是常态,作为教师只有扎实的专业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时代。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就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反思反思再反思,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把讲台站稳。那就需要每位教师秉持空杯心态。打开自己,清空自己,接纳新事物、新知识甚至是与自己已有经验、观点相悖的知识、观点,才能不断激活自己的思维,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主动拥抱改革,作课改的弄潮儿。

有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魏智渊老师说:“教师是在解决问题中成长的。”作为教师,不能有病讳医,而要直面问题,把观课议课中的问题看作自己成长的契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深度对话,才能在对话中悦纳别人的不同意见、批评,才能在对话中进行创新、重建,实现专业化成长。

有自己的教学立场。观课议课既要接纳,但又不能唯上、唯本、唯专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学立场。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既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又要辩证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与建议,将书本、专家及别人的建议进行重构,形成自己的东西,才能推进自身专业化成长。否则就可能出现消化不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等情况发生,不但不能推进专业化成长,还会产生自我否定,或是否定观课议课的价值。

有把舞台让出来的气度。此条建议重点是对平等中的首席提出的。观课议课的参与者要放弃自己的表现欲,把舞台让出来,让他人表达、激发、启发他人,让他人在自我发现中享受成功和快乐,赢得自尊和自信,让观课议课成为教师成长的舞台。

陈大伟老师说:“成长至上是教师理解实践观课议课真正的‘钥匙’”。作为教师要把握住这把“钥匙”,利用观课议课推进专业共同体的构建,在共同在行中走向专业化成长,实现教育的可能生活,实现幸福的教育人生。

(作者单位:云南省腾冲市腾越黉学完全小学)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