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愈发高企的牛羊肉价格以及由此而辐射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人们尤其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在中国畜牧业协会三届六次理事会上,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给出一组数据。数据显示,我国牛羊肉价格已连续上涨13年,2000年,我国牛肉平均价格是12.63元/公斤、羊肉价格是14.45元/公斤;到了2013年,我国牛肉平均价格已上涨至58.81元/公斤、羊肉价格上涨至61.88元/公斤。仔细算来,13年的时间,牛肉价格上涨3.7倍,而羊肉价格则上涨3.3倍,年均涨幅分别达到12.6%和11.8%。
王宗礼表示,我国牛羊肉供应偏紧、价格上涨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在众多原因中,主要还是消费增长太快,生产增长赶不上消费需求增长。一方面是牛羊生产繁育慢、周期长;另一方面是我国居民收入、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消费需求仍将保持增长。因此,供需不平衡必然会出现。同时,他指出,有效解决牛羊肉问题具有特殊重要性,因为牛羊肉既是“菜篮子”的重要产品,关系到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又是穆斯林群众的生活必需品,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王宗礼分析,当前我国牛羊肉生产主要面临两个瓶颈。一是规模化程度亟待提升。虽然近年来我国肉牛肉羊的规模化水平已处于稳步增长态势,2004年~2013年,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比重由13.2%增加到27.3%,提高14个百分点,增长1.1倍。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规模比重由12.1%增加到31.1%,提高19个百分点,增长1.6倍。不过,这个数据相对于我国生猪和家禽的规模化水平来说还相距甚远。二是母畜存栏量减少。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能繁母牛存栏比“十五”期间下降了10.2%,能繁母羊存栏下降5.4%。究其原因,主要是母畜饲养周期长,养殖效益不如专门育肥来得快、来得稳。
有业内人士提出能否用进口牛羊肉的方式来平衡国内牛羊肉的供需,对此,王宗礼回应认为进口调节空间有限。他指出,单纯从进口总量来说,近两年我国对牛羊肉的进口可谓是“井喷式”增长。2011年之前,我国牛羊肉进口总量不到10万吨,而2013年牛羊肉进口总量达到55.3万吨,其中牛肉29.4万吨、羊肉25.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79%、109%。即便进口总量呈“井喷式”增长,但与国内牛羊肉总产量相比,该进口量总体依然很小,大约只有国内生产总量的5%。穆斯林群众有消费清真牛羊肉和新鲜牛羊肉的习惯,完全依靠进口难以解决问题。另外,大量进口必将抬升国际市场价格,同时有可能冲击国内生产的积极性。
即便牛羊肉价格问题短期内难题得到明显改变,王宗礼呼吁大家依然要乐观、客观看待牛羊肉价格问题。从最新统计数据来看,2013年,我国牛肉总产量是673万吨,比2000年的513万吨增长了31.2%;羊肉总产量是408万吨,比2000年的264万吨增长了54.5%。同时,通过从行政管理部门到基层养殖户的一致努力,通过组织实施良种补贴政策,推广人工授精、短期育肥等实用技术,我国牛羊肉的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出栏率和单产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我国肉牛、肉羊平均出栏胴体重分别是139.4公斤、14.8公斤,比2005年统计数据分别提升了2.5公斤、0.3公斤。这也是近年来我国牛羊肉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之所以要客观看待牛羊肉价格问题,是因为牛羊肉特别是羊肉,本身就属于高档肉食品,其价格适度上升符合消费规律。而且从国外牛羊肉与猪肉价格比价来看,我国牛羊肉价格也尚处合理水平(美国、欧盟、巴西牛羊肉与猪肉价格比约为3∶1~4∶1,我国是2.2∶1)。
为提振消费者和牛羊肉生产者的信心,王宗礼给出了我国发展牛羊肉产业的四个方向:一是立足国内,适当进口:增产保供的基点是发展国内生产,适当增加牛羊肉进口;二是尊重市场,适度调节:不过多打压市场价格,充分发挥价格在调节供求、刺激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三是长短结合,综合施策:短期增加进口,向重点地区投放;长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牧区要高度重视牛羊肉生产,切实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