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虽然出国学习的孩子越来越多,但细数下来,多数孩子仍是家中第一位留学生。海外深造的经历固然可贵,但家长们不知道的是:进入名校只是留学的第一步,孩子们的海外生活还充斥诸多困难挑战,如果不学会利用学校“隐形资源”,纵使进了名校也白搭。为此,外滩君与有着12年留美经验的方士心博士聊了聊,看看留学生们究竟会面临哪些问题,又会有怎样的解决方法。
文丨Luna 编丨Travis
获得自己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年轻的Karina离开家乡,来到美国求学。在数学上颇具天赋的她准备在数学系继续自己的学习。
作为非英语母语者,虽然她已经在英语上下了一番功夫,但是英文的阅读和写作还是让Karina头疼不已。
不过,语言上的困难对Karina来说并非不可战胜,而最让她受打击的其实是课后她很少能和辅导员联系上。
根据大学的规定,学生需要提前和辅导员预约,并获得签名后才能获得辅导员的辅导。Karina的邮件大多石沉大海,最后,她在邮件中用了系里其他人对辅导员的昵称,没想到立刻获得了回复。
只不过,辅导员在回复中严厉地批评了她,学生在学校里必须对教授以礼相称。他写道:“除非你和我一起写过论文,否则不要直接叫我的名字。这是这里的规矩。”
但Karina并不知道这个规矩,最终,她离开了这个让她感到有些冷漠的数学系,选择了宗教研究课程。
Karina的故事被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机构效力办公室主任Rachel Gable,记录在今年出版的新书《隐性课程》(The Hidden Curriculum)中。
Rachel Gable聚焦了那些在美国大学求学的家庭中第一位上大学的孩子,面临的大学生活。他们很多都像Karina一样,并不知道大学中其他人习以为常的惯例,因而给自己带来了困扰。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家中第一位大学生”,有不少也是留学生。这让外滩君想到,虽然中国学生出去留学的历史已经很久,但是,留学成为一种风潮的时间却不长。
根据《2020中国留学白皮书》,虽然拥有海归背景的父母占比6年来持续上升,但是到2020年,其比例也只有9.3%。可以说,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都是家中第一位走出国门留学的。
就像Karina那样,可想而知,当这些来自于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的留学生在海外求学时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
作为留学后盾的家长,该怎样摆正心态?
面对不断变化的中美关系,求学时遇到文化冲突该如何应对?
在教育资源丰富的大学中,如何有效利用资源?
为了探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外滩君和有着12年留美经验的方士心博士,聊了聊中国第一代留学生面临的困境。
方士心
方士心在罗彻斯特大学获得经济学和心理学双主修学士学位,后又获得哈佛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硕士,福特汉姆大学应用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助理研究员。
接受了完整的国内体制内基础教育,和完整的美国名校之高等教育,从留学亲历者,到观察者和研究者,方士心对第一代留学生的理解不断加深,也挖掘出了种种困境背后的本质原因。
在全球化趋势之下,对于越来越多有留学打算的家庭和学生,方士心也有一些建议。
中美关系变化之下
留学生要准备好面对文化冲突
文化冲击、社交问题是许多人能预料到的留学后的问题。
但是,在谈论到当下留学生面临的新挑战时,方士心提到,留学生和准留学生们可能要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留学的环境也许不再像大家以前想象的那么友好了。
一方面,受中美关系影响,美国大学周边的社群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大到国家层面,美国官方屡屡发出对中国,以及中国留学生的负面声音。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在去年12月,就在佐治亚州理工学院的演讲中,公开抨击美国大学长期屈服于其他国家的压力,并呼吁美国大学加强审查中国留学生,还列举了两起中国学生被控从事间谍活动的案件。
方士心提到,自己身边就有一些朋友在入境美国时遇到了电脑被扣下的情况,还有一些甚至连签证都拿不到。
小到普通人的态度,很难保证大学以外的人们对待中国留学生能够放下偏见与成见,尤其在相对保守的美国中部、南部。
就拿去年的美国大选来说,在大选临近结束时,很明显可以看到特朗普代表的共和党在美国中部很多地区赢下了民主党。
在这些地区,有不少学术拔尖的小型文理学院。对留学生来说,校园或许仍然是高洁的象牙塔,但校园以外,可能会面临诸多敌意。
另一方面,课堂上必然会接触到涉及中国的话题。
不管是标化考试,还是课堂讨论,中美贸易战、社会热点都很有可能被提及。不管有意无意,加上美国推崇批判性思维,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肯定会听到批评的声音。
作为留学生,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方士心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文化自信。
换位思考一下,其实国内媒体也常会报道美国的一些负面新闻,比如日常发生的枪击案,最近的有疫苗出现问题等。
如果只看负面新闻,对国内的新闻读者来说,脑中构建出的美国,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充满危险的国家。但实际生活在美国的留学生会知道,负面新闻中的美国是它的一面,美国也有安稳生活的一面。
面对那些对中国的指摘,有一部分是正常的批评与思考,也有一部分是偏见下的产物。留学生是中国生活的亲历者,中国发展的见证人,切身的感受就是抵挡偏见的盾牌。
《隐性课程》中的中国留学生Rosemary则选择了加入华人学生会(Chinese Student Association,CSA)。
Rosemary说,刚入学时,自己也坚定地决定不要抱团,甚至刻意远离CSA这样的组织。但到大二加入后,她才感受到CSA其实给自己的留学生活很大的支持。
加入这样的组织,并不意味着留学生要在华人圈子里抱团,CSA只是留学生大学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能够在必要时,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有归属感的地方。
对Rosemary这样的留学生来说,这样的组织也为自己建立起最初的社会关系网,带来心理上的舒适感。
面对当下的美国社群环境,方士心说,对留学生和留学家庭来说,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抛弃幻想,对美国有清醒的认识。
许多人也许已经知道美国的两极分化非常严重,比如基础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一个是“快乐教育”,一个是严格要求。
但是亲自到美国以后才能切身体会到那种割裂感,比如老旧的地铁站,街上的流浪汉,甚至很难想象像耶鲁这样的名校,其实坐落在治安很差的纽黑文地区;还有康奈尔这样的知名大学,其实位于山上,而非城市。
打好师生关系
就把握住了大学最重要的资源
虽然中美关系不像过往那样甜蜜,再加上去年以来,美国的疫情防控情况令人担忧和失望,但是中国家庭赴美留学的热情并未随之减少。
根据《2020中国留学白皮书》,2020年中国留美学生人数达到363341人,占留学总人数的大约1/3,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可见,美国仍然是大部分中国家庭留学的首选。
而美国大学能够提供的资源之丰富,可能是超乎留学生想象的。除了明确告知的奖学金、活动等资源,还有更多隐性的资源,留学生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
“其实大学最重要的一项隐形资源,就是教授。”方士心说。
一方面,如果想专心做学术研究,或者积累研究经验,教授手中往往就有很多机会。
虽然本科生独立做研究的机会不多,但是许多教授带领的实验室课题研究都会给本科生提供名额。
如果能够获得教授的认可,那么就有可能能够进入他们主导的课题研究项目,跟着学长、学姐,一起做学术研究。
另一方面,美国的许多教授都身兼数职,除了校内的学术工作,还会在企业、公司,或是机构挂名任职。
比如,Grit一书的作者Angela Duckworth,不仅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也是非盈利组织Character Lab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haracter Lab致力于促进科学见解,帮助儿童茁壮成长。为学生提供工作推荐,也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之一。
此外,教授还有一项重要职权就是为学生写推荐信。一封来自业内教授的推荐信,会在升学时占很重的分量。
除了普通的推荐信,作为重要个人展示平台的领英也有推荐信的展示页面,来自教授的推荐信会直接显示在领英主页。在HR浏览领英主页时,拥有教授推荐信的求职者可以获得不少加分。
“对于许多留学生来说,家长或许在国内有很广的人脉资源,但是对于国外工作就爱莫能助了。所以,大学老师是留学生在国外学习阶段能接触到的最有利的资源。”方士心说,“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和老师打好关系。”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多刷脸”,至少要让教授熟悉自己。
美国大学的评分细则中,“课堂参与”被单独列出。可见从学校层面开始,就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多表达。
比如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并不讲究礼让文化,而是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打断他人,并抛出自己观点,也就是jump in。
在问答社区Quora上有个热门问题;“What do your college professors not want you to know?”(哪些事儿,是大学教授不想让你知道的?)
在美国塞勒姆州立大学高等教育与学生事务办公室任职的Ally Baldwin写道:“如果你对这门课表现出热情和积极的态度,不管你在课程中能学到什么程度,我们都会为你着想……如果你问的问题能让我们讲到自己很想分享的学术材料,那我们会欣喜若狂的。”
“当然,”方士心强调,“虽说教授是重要的资源,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学生最重要的还是要学好课上的内容,和教授真诚地交流,而不是抱着功利的心态去亲近。”
除了课堂上的参与,教授的Office Hour,以及课后的邮件交流也都是获得学业上帮助的不错的办法。
纽约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中国留学生Jessica,就曾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和教授将心比心的经历。
在上品牌战略课时,授课的Randy教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语法、拼写错误要扣分,甚至用词不恰当,也会被扣分。Jessica查阅大量资料后完成的期中作业,最终只得了78分,这几乎让她崩溃。
课后,Jessica和Randy教授沟通,自己每次作业都用语法软件检查拼写,但即便如此,刚来纽约才一年多的她,要达到英语母语者的用词水平真的很有难度。
Randy教授听完,做出了让Jessica终生难忘的决定,她觉得Jessica很有上进心,便和她约好每周通话一次,捋顺作业的要求和问题,还建议Jessica把作业拿到学校的写作中心去修订。
虽然那门课最终因为期中作业成绩过低而没能拿到A,但是Jessica和Randy教授的关系越来越亲近,Jessica也不忘给Randy教授写了一封感谢信。
此后,Randy教授不仅让Jessica在自己的一个项目中协助视频内容,在Jessica毕业后,还主动帮她改简历和领英档案,提供了很多更改建议。
增长见识
比进一所好学校重要得多
前不久,《纽约时报》网站上刊登了一篇介绍今年美国大学申请情况的文章。
一方面,许多名校的申请量暴涨,全美大U类院校中,杜克大学ED申请暴涨20%,佐治亚大学EA申请暴涨25%,弗吉尼亚大学ED申请暴涨35%;
另一方面,普通学校的申请量则大幅下跌,比如洛杉矶的波莫纳加州理工大学的新生申请率,同比下降了40%,而转校生则下降了52%。
这表明,家长对名校仍然趋之若鹜。对很多家长来说让孩子进入名校是刚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家长不惜花重金让孩子择校。
这种焦虑自上而下,从大学蔓延到高中甚至到小学。
除了择校,孩子还需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只为在升学考试中提高几分,从而压过其他考生一头,提高进入名校的几率。这就是大家随处可见的教育内卷的现象。
但方士心强调,其实对大部分有留学计划的家庭来说,上什么学校其实差别并没有那么大。
她指出:
对低收入家庭来说,一所好学校确实能给孩子带来很多教育资源,提升自己能力;
但是对于中高收入的家庭来说,好学校的这种增益效果在减小。
她认为很多家长的狂热并没有必要。现在,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在家庭情况和学生个人素质差不多的情况下,是否上顶尖名校对孩子毕业后的成就没有很大影响。
“与其用很多钱买学区房,而减少其他教育支出,不如用这些钱带孩子多出去看看,多读读书。那些差一分没能进入梦校的孩子,和成功被录取的孩子,其实在能力上差别不是很大。”
方士心再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
她中学就读于人大附中,算得上是中国顶尖的高中,自己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同班同学中有许多是没有选择出国留学的。
现在再来比较的话,同学中不乏有人成为了医生、公务员、互联网从业者。
“如果用金钱来衡量,他们中许多人的收入都比我高不少,大家过得都不错。有没有留过学,是不是上名校,我和同学之间的差别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大。”
智利也有研究数据表明,在能力相同的情况下,进入名牌大学的人比没有进入名牌大学的人,更有可能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董事会成员。但这个影响不是因为学校更好,而是因为“同学关系”。
“换句话说,孩子能力上的巨大差距,也不是靠一套学区房就能解决的。”方士心也提到,正像很多教育观察者说的那样,通过读名校就实现物质生活上的巨大飞跃,正变得越来越难。比起一味地“鸡娃”,让孩子过早地承受不应承受的压力,不如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见识和能力上。
这让外滩君想到了纪录片导演老极。
为了完成儿子看世界的梦想,老极全家在2014年途经12国到北极,2016年纵穿南美洲到南极,2020年又带着八岁的儿子在青藏高原上旅行。
而老极对孩子的教育也秉持着“让孩子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教育方式”,不上培训班,也不买学区房。
方士心也赞同老极对教育的见解,她认为,在孩子出国留学之前,提升孩子的见识和能力这方面,家长能做的事还有很多:
想要在英语能力、社交方面减少阻力,就要多读多写多看,
多参加访学、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让他们熟悉国外的学术学习环境,
尽可能多地去不同的地方看看,感受和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现在是全球化的社会,英美也都是移民国家,大学内学生群体的多样性非常大。中国孩子应该多去美国、英国这样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但是也要去更多的国家旅游和访学。比如犹太人、穆斯林的一些习俗,不说要完全知道,至少在大学里见了面,说话不要冒犯到别人。和人相处,你的见识越多,谈吐越成熟,就越能交到朋友。”
《隐性课程》中Jake的故事也印证了这点。
来自美国南方的乡村男孩Jake进入大学以后,才第一次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这种多样性带给他的困扰。
在家乡,Jake从没交过犹太人朋友,但是大学中总会有人谈论犹太人的节日,他对此一无所知,但别人却总是默认他知道犹太人的习俗与禁忌。
最终,Jake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学习来熟悉同学们的文化背景,他还通过兼职来赚取自己的社交“基金”,以便能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也更加熟悉了在城市的生活。
在文化方面,如果想要和欧美的同学建立融洽的社交关系,那么了解对方的文化是必须的。
就像中国人了解孔子、《论语》、四大名著;在欧美地区,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哲学。这些内容,就算不是读英文原版材料,也至少读一读中文版,不求精通,但求知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原本是董其昌在《画旨》中写的作画心得,但也早已被证明也是有效学习的不二法门。
留学,对孩子来说,是学习的机遇,也是生活的挑战;对家长来说,自己应该是孩子留学路上的提灯人和伙伴。
留学中,孩子要面临的问题很多,涉及学习、社交、文化方方面面,外滩君这次也只窥见了冰山一角。家长和孩子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功课,做好该做的准备。
在对教育陷入焦虑和恐慌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想一想,希望孩子以后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乐观开朗、沉稳可靠、温暖善良、理性冷静……
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而那个答案或许会成为缓解焦虑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