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学段,太行路学校共有12名老师参与了优质课和精品课的评选,并取得优异成绩。为及时总结参赛经验,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在2023年暑期教师成长论坛上,12位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述了一堂成功的课堂背后会有怎样的故事,一堂好课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本期推送的是马媛媛、孙佳丽、王芳芳三位老师的分享文稿。

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

一次磨砺 一次警醒

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

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

(太行路学校小学部数学老师 马媛媛)

今年春学段我参加了市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今年的数学优质课与往年不同,难度增加了,和语文一样采用抽课的形式。4月25日上午,在教研室随机抽取讲课题目和讲课顺序。课题一共有16个,主要集中在五年级和六年级,这十六个课题是教研员精心挑选的,基本上是新课标有变动的课,难讲的课,往年讲的不多的课。我抽到的是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的意义》,这节课比较抽象、晦涩。

赛课通知里首先提到的是研读课标,所以接下来我首先着手的是备课标。对比新课标和现行使用的课本,《正比例的意义》这节课的内容有很大的变动,教材上只要求理解正比例的意义,y/x=k(k不等于0),这样一种表达式,课标中要求掌握y/x=k(k≠0)的形式,也可以表示为y=kx(k≠0)的形式,感悟这两个表达式的共性与差异;引导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给定的成正比例的量的数据,建立几何直观,为初中学习函数积累经验。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很少去翻看课标,而在这次优质课的准备过程中,通过研究课标,我收获很大,找到了教学的方向和学段教学之间的联系。像这次备课我不仅查阅小学数学中正比例意义的相关资料,也参考了初中正比例函数的教学,沟通六年级正比例意义和初中正比例函数之联系和各自的侧重点。(备课标)

虽然我认真研读了新课标,但是新课标内容如何有效的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中来,这是个大难题,我参考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北师大版、苏教版等,加上网上大量的资料,面对不同的教学思路,我难以取舍,成艳丽主任也帮我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反复比较,最终帮我理清了讲课思路。(磨思路)

讲课思路有了,但课堂环节衔接语言不够严谨和简练,对孩子们的激励语言不够丰富,王芳芳组长又逐字逐句不厌其烦地和我一起改了一次又一次。(磨语言)

制作课件时,对于我来说,难度最大的是视频和音频的制作,视频的剪辑得益于孟令军老师的指导,课件音频是郑文兰和李小通老师帮忙,课件遇到问题我求助于付艳老师和赵丽娟老师。(磨课件)

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件,都改了无数次,在那两周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有一天晚上,可能因为看电脑时间太长,眼睛突然间看东西好像打了马赛克一样,一块一块的,好在用热毛巾敷了十几分钟后,视力又恢复了。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是有这么多优秀可爱的同事们帮助我、支持我,我顿时信心满满、能量倍增。

经过一周的磨课研讨,5号的时候,微课稿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熟悉稿子,请数学组的同事听,还请语文组的同事听,王芳芳听的次数最多,老师们从语言的衔接到课中肢体动作、表情、声音的抑扬顿挫、板书的设计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我感觉那两周里我从外在形象到讲课气场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磨课堂表现力)

5月10日,比赛时数学组的所有老师都去听课了,我也发挥正常。“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力量如钢铁,众人的智慧如日月。非常感谢数学组的所有老师的支持。

接着连续听了两天的课,收获非常多:

首先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沁园路小学段姗老师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从她的课堂中,我看到新课标提倡的核心素养“三会”是如何在这节课中得到落实的。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亲历“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同时锻炼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表面积公式及其含义。其次,段姗老师精益求精的赛课心态也很值得我们学习,10号比赛,前一天9号下午我有幸见到,她在她们学校的小会议室一遍一遍的试课,讲完一遍,台下听课的老师提一些建议,她立即整合,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中,再试一遍,又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又着手改,然后再试。当时我心里想,明天就比赛了,现在还一遍一遍改,不怕明天记不住吗?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她不仅赛前改课,比赛的过程中也改,10号微型课中,健康路小学刘甜老师和段姗老师同课异构,刘甜老师的板书设计非常精彩,11号现场课展评中,段姗老师能够完美的把刘甜老师的板书设计毫无违和地融入到了她的课中。段老师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课堂驾驭能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宋理伟老师的《千克的认识》是一节让量感自然可见的课堂。这节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反复地经历“定标准——作比较——得结论”这一过程,从而完成对学生量感的培养。这样的操作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其次,这样一节需要大量操作的课给二年级小孩儿上,课堂秩序可能会比较混乱,但宋老师的课却井然有序,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激励语言丰富且有针对性、孩子们兴趣高涨,表现的非常精彩。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孙建威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在“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这方面做的非常出色,这节课所用素材是身边的真实素材:2016——2022年我市各景区游客接待人次,对这样一组真实的数据逐步的分析整理,孩子们很感兴趣,最后又对疫情和洪水过后旅游人数做了预测,面对即将到来的旅游高峰,我们应该争做文明市民,为济源增光添彩。你看,这样真实的情境素材不仅体现了数学学科素养,也有文化育人功能。课堂最后的总结提升语言朗朗上口:“有点有线有趋势,趋势背后有故事”。把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两天的课,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让我受益匪浅。有幸参加这次优质课,对我是一种磨砺,更是一次警醒,让我知道了目前小学数学教育的趋势和新的教学理念、方式,知道了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次比赛结束后,我对芳芳说:“以后工作坊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叫上我。”是的,知识无边,人生路长,学无止境。面对新学期,乘风破浪正当时,策马扬鞭再奋蹄!

学有所思 行之有向

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

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

(太行路学校小学部语文老师 孙佳丽)

今天我之所以站在这里是因为上一年我录了一节精品课,在这个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踩了一些坑,有一部小小的血泪史,希望我的分享能让以后参加精品课录制的小伙伴们有一点参考,少走弯路。

一、课型疑惑

“精品课”是什么?因为以前录制过“一师一优课”,我以为精品课类似于一师一优课,但看制作要求,显然精品课不是一师一优课。

那“精品课”是“微课”吗?通过研究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给的范例,我发现精品课也不等同于微课,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首先在时长上,微课更加短小精悍,一般在5-10分钟,而精品课对小学的要求是10-15分钟。其次在内容范围上,微课是针对某节课中单个的知识点,去讲解或者演示,会更加的具体。而精品课则更加全面,这节课包含的知识点都要讲到,教学内容也会更加详细,更像一堂完整的课。最后在课件模板选择上,一般我们录微课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内容和自己的审美选择自己喜欢的课件模板。但精品课有统一的模板要求,我们必须用统一的模板,并且课件中字体的样式和格式也有详细具体的要求。

二、选课慎重

了解完什么是精品课,我想选一节自己熟悉的课,按照精品课的要求录制下来。但通过浏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网站时发现,新增加了一个课程节点的限制,也就是传课目录,这个传课目录需要自己在国家中小学智慧上获取,传课目录上有的课你才能选择去讲,我很郁闷自己想讲的课不在这个传课目录里,我也很庆幸自己发现了这个问题,还有补救的机会。

传课目录里每一册书可选的课不多,并且制作要求里还要求,一节课如有多个课时,需要分别录制多个视频,以语文上的一节精读课文为例,如果需要两到三个课时才能讲完,那你就需要把这几个课时全部都备出来,完成录制,工作量和难度还是有点大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慎重的选课。

三、课件不同

后期在课件的制作上我也踩了一些坑,我们平时做课件文字和图画都是铺满全屏,但精品课的课件除了用网站上提供的统一模板外,因为涉及到后期录制和抠图制作,在不需要你人物出镜的情况下,你的文字或者图片可以铺满本张ppt的全屏,但如果需要你人物的出镜,你在本张ppt的右边需要留下相应的空白。所以在制作课件时我们就得想清楚哪几张课件你需要出镜,然后在课件右边留出相应的空白。格式、字体、字数也得严格按照要求来。

四、录制繁琐

只有两周多的时间,时间比较紧张,又走了一些弯路,录制视频和后期视频的制作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项,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我就找人录制和后期制作。谁知道第二天录制的人给我打电话,说我穿的衣服颜色和录制时的幕布撞色了,后期抠图效果不佳,需要重新再录一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点崩溃。但也只能调整状态,重新来过。那在衣服上,根据提供的ppt模板底色,纯白色、纯黑色和会反光的衣服不建议,还得考虑幕布颜色、现场光线等问题。

大家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选择自己录制剪辑,我当时其实也找到了一些教程,查了很多资料,想尝试自己录制剪辑。但怕赶不上上传的节点,没有去尝试。大家可以看一个视频,先简单了解一下如何自己录制和后期制作。

我以前也有一点躺平的心态,觉得我一个语文老师为啥要把自己变成微机老师,不管是疫情期间在家网上直播上课,还是这次精品课录制过程中让我觉得信息技术对今后教学的重要性,教育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今后很长时间里我们要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在教学中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已经迫在眉睫,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自己的观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信息技术的培训,并且学以致用,不断实践,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服务自己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突破自己的教学重难点。

五、备课反思

在准备“精品课”的备课过程中,我的教学设计也改了很多次,完成第一稿教学设计时,我还是信心满满的,但后来几乎被全部推翻重来,我意识到自己有点闭门造车了。虽然后来在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帮助下又重新理了自己的思路。但是等课录出来,我再一点一点看视频,扣细节的时候,还是觉得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反思自己这次备课,我潜意识里还是用自己陈旧的观念在备课,并没有将新课标理念很好地融入自己的课堂,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对新课标一系列的新词、新概念,还感到十分困惑。这些困惑导致我在备课时不能将新课标和教材有机结合,进而把课标精神转化为教学行为。为了更好解决这些困惑,我学习了王崧舟老师主编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这本书,书中对每一个概念,对学习新课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了准确回答,还借助了一些名师的典型案例,在案例解析过程中,全面解读新课标的主要精神,阐明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为新课标落地提供有效的范例支架。那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又查阅其他文章,如何在备课中把新课标和统编教材结合出来,大家也给了一些建议。

一、明确新课标里有什么?

1、核心素养

2、学段目标

3、学习任务群

4、实施建议

二、熟悉统编教材体例

1. 总体结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2.分点概述

语文教材采用的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划分成导读系统,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

三、新课标备课策略

第一步:研读课文

无论是已经教过很多遍的课文, 还是刚入选教材的新课文,都要以“第一次读”的心态去仔细研读文本, 有“空杯”心态,从而获得新鲜的感受。

第二步:起点和落点

1.教学起点 (即学情)

一堂课首先要确定教学起点,即确定学生阅读这篇课文之前, 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然后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为学生的起点都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把握学生的共性。

2.教学落点(即效果)

我们还要思考一节课结束后,学生的语文能力、观念、还有品格等方面可能有哪些变化,我们怎样做才能实现这种提升?这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落脚点。

第三步:教学目标

面对一篇课文,我们在备课时要首先知晓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从哪些方面教课文,依据课标对核心素养的要求一步步确定教学目标。

第四步: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也就是本课的重点知识,处于核心地位,是我们备课时必须要突破的,毋庸置疑。但在确定教学难点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能力水平确定难点,而不是我们自己的角度。

第五步:教学和学法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法和学法。要根据不同的文体选择不同的教法和学法,做到因文而教、因材施教。

第六步:资源整合

针对一篇文章的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后,就可以围绕这一类课文的文体特点与读写要素,去尝试将本单元几篇课文的教学顺序重新排列。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统编教材可以用“学习任务群”来整合单元的教学。老师备课时,就应当根据“学习任务群”所提示的“任务”去组织教学,从而把握某个单元或者某一课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建构“语文核心素养”。

当然,“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只是多种教学方式的其中一种,不一定全部教学都适合布置任务群。

如果老师们要采用“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方式,那么就应当多往“学习活动”方面靠拢。备课就不能满足于常规的教学设计,而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某种学习情境下学习。

第七步: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在备课中我们的作业设计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设计作业,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作业的比例,增强作业的可选择性。

总之从前期的准备,中间的备课研课,以及后期录制,都有很多疑惑,出错的地方,但不完美才有进步的空间,才有努力的方向,努力变得更好是我们的目标,新学期,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行而不缀 履践致远

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

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

(太行路学校小学部数学老师 王芳芳)

去年参加了基础教育精品课评选,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参赛的心路历程。

一、理念先行

对于优质课,首先我们要树立一种观念:讲优质课是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如果淘汰就是一次历练,如果入选就是一次收获。其次要保持一种心态:每个人对你的评价都是一种激励,能够指出你的缺点和不足的是促进你进步的贵人。有了这样的观念和心态还有什么顾虑呢?每个学期各个学科都会有各种优质课评选活动,但作一节优质的展示课真的不容易。讲过市级优质课的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从开始准备到结束,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可以说是茶饭不香,夜不能寐,即使睡着了也会梦到讲课,赛后常说以后再也不参加了,可见压力之大。

要讲好一节优质课就要全面考虑,选课、设计、制作、录制、展示、答辩,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挑战。

选课:数学课程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每个领域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主题。虽然有固定的课题库,但要在几十节里选一课还是十分纠结的,数与代数领域的课讲起来可能比较枯燥,图形与几何操作起来特别耗费时间,统计与概率感觉没什么可讲,综合与实践不便于操作,又怕时间不够。

设计:公开课不同于随堂课,既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要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课堂生成。随着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的出版,以及中小学课堂基本要求的实施,对一节课的评价标准也会发生变革,有“教”与“学”的常规理念要求、还有“评”要求。这里的“评”就是对“四基”“四能”的落实,也就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量化。所以,要备出教学评一体化的一节课是不易的。

课件:PPT课件是必备的,根据教学内容有时还需要融入几何画板、音视频等,需要较高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所以也是对我们信息技术能力的一次挑战。

录制:精品课的录制有明确的格式化的要求,直接借助录播室也是难以实现的,所以需要请专业的老师用摄像机录制,然后进行剪辑。

展示:好的教学设计要展示出来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不管是微型课还是展开课,从语言到板书,从语气到动作,从评价到总结,从时间分配到教师着装,都要一一关注,力争效果最好。

答辩:如果参加市级优质课,除了上面的这些环节,还有答辩环节。答辩的问题大多都与所讲内容相关,但你的回答一定是基于课程标准、知识体系、核心素养等方面,所以答辩反映的是我们的学科专业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把握课程标准,明确知识前后关联,领悟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体现,以及培养策略。

每次赛课许多老师都会在报与不报中犹豫,报吧,这是必须的;不报吧,害怕讲不好。以前我也有这样的心态,但现在,我觉得更多的是一个学习成长的机会。当我们回想所讲过的印象深刻的课有哪些时,你所讲过的公开课是不是第一个出现在脑海中,甚至多年后对于教学设计还了如指掌;授课过程中的优缺点是不是已经转化成了我们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其实去年精品课报名之前,我是一点准备也没有,报了名就没有退路了,唯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课中,于是就经历了各种“难”。幸运的是我参赛的《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在市级评选中脱颖而出,又因为选课优势有了参加省级评选的机会,最终获得河南省基础教育精品课二等奖。所以,当机会来临时,勇敢地报名参赛吧,抓住让自己成长的机会,毕竟这也是作为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说不定还会有意外的惊喜。

二、团队合力

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群人的努力是乘法,团队的支持让我动力倍增。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参加各级优质课活动等,身边的各位教师都会给出让人觉得温暖又促人提升的关怀与指导。这次参赛,成艳丽主任多次与我一起解读教材、对应课标、讨论思路,进行系统化的指导;冯新蕾老师帮助制作课件;王云老师挑选学生帮忙录制视频素材;牛风波老师提供视频制作技术支持;张宏老师帮忙压缩文件和上传;还有数学组的老师们都积极协助我搜集资料、修改文稿、试讲陪练,在这里,我要衷心的对他们说一声谢谢,还要特别感谢工作坊的邓小伟老师不辞辛苦利用周末时间指导我备课,身边老师们的全力支持是我备赛的最大底气,也是我坚持到底的最大动力。所以,不管哪位老师参赛,你都不是一个人,因为我们有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

三、自我突破

基础教育精品课评选不同于市优质课评选,不仅要展示优秀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把学生必要的学习过程录成视频融入课件,再进行录制,这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所以,从备课到录制,从市级初选到省级评选,焦虑始终伴随着我。从零开始,先选题,再设计、打磨到最终定稿,还需要反复熟练,整个过程经历了我未曾预料的艰辛。好不容易市级初选通过了,等到参加省级评选时,又因细节问题还需进行重新录制。此时,距离市级评选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我已经完全从那个状态中抽离。于是,从头再来,再次完善教学设计,再次录制,再次一分一秒地剪辑。

通过参加优质课或示范课,我都深深地感受到一遍又一遍的磨课,一次又一次的展示,其实磨的不仅仅是课,更重要的是在磨练自己。每次讲公开课,都让我对于教学有新的思考和想法,每次都是不断自我突破、自我调整、自我修正的过程。每次参加教研活动,看似平常,实际都会在我们的内心留下痕迹。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磨课、赛课是一名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在实践中感悟新课程新理念,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我们带着思想前行,或许速度不快,但只要我们出发,就会成长!

END

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

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分享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