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莽莽黄入天,贫困根深日复年”,这是十年前大家对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乌兰哈达嘎查最初的印象。当时的乌兰哈达嘎查是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嘎查,基础设施落后、发展后劲不足、生活条件困难,大家纷纷守着“旧”饭碗,找不到新出路。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成为了脱贫致富的典范,大漠湿地、灌木草原、星罗棋布的湖泊……一幅幅乡村美景映入眼帘,绘就出村美民富人和的精彩画卷。
近年来,乌兰哈达嘎查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作用,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做实“党建+”文章,打造美丽乡村、优化乡村治理、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产业振兴、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等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探索出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架起党和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富民路”。
“思路一变天地宽”,为改变多年贫穷的面貌,嘎查党支部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发掘境内沙漠、草原、湖泊、湿地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同时将嘎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技术、市场、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2011年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党支部+旅游合作社+农牧户”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基层党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机结合和延伸,放大了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链条上“兴村富民”的模范和堡垒效应,提高了农牧民及农牧产品进入旅游市场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实现从“谈沙色变”到“因沙致富”。牧民们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让人骑马还能赚钱”,更没有想到寸草不生的沙漠还有这样的赚钱门路。乌兰哈达嘎查也从此依靠沙漠吃上了“旅游饭”。
新发展,新生活,更要有新风貌。随着乡村旅游渐入佳境,面对乌兰哈达嘎查地域辽阔、居住分散、服务半径大、农牧区党员和群众之间组织难等实际问题,嘎查党支部选拔政治素质高、群众口碑好、带富能力强的“能人”成为党员中心户,充分发挥上联党支部、下联党员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借助“全国旅游示范村镇”的金字招牌,创新旅游直播促增收,实现党支部带富引领“无缝衔接”。在致富增收的同时,党支部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千村示范,万村行动”工程,建成6万平方米牧民新村,完成了供电、给排水、街巷道路硬化、亮化、文化活动广场等建设。一个个“蒙古包”建起来了,一条条“旅游专线”修建成了,嘎查环境焕然一新,景区经营条件有效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及医疗、教育水平上了新的台阶,日子越过越红火。实现了从“生态宜居、设施齐全”的生活环境,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村容村貌,再到“多元特色、融合发展”特色产业的“蝶变”。
时代画卷,在砥砺前行中徐徐铺开;精彩华章,在不懈奋斗中奋力书写。面对机遇与挑战,乌兰哈达嘎查党支部将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以久久为功的耐力与创新发展的劲头,带领团结奋进的党员群众,努力走出一条更加宽阔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