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产业概况
总体情况:
目前,苏州工业区已形成“2+3+1”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即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产值均超过2000亿元。
苏州工业区“2+3+1”产业体系
在工业门类上,苏州工业园区覆盖33个工业大类、161个工业中类、443个工业小类。2021年园区内工业总产值达到6202.8亿元,同比增长16.8%;截至2021年底,累计有效期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000家,累计培育独角兽及独角兽(培育)企业137家,科技创新型企业9000多家。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021年产值超2200亿元,涵盖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5G通信等多个领域。
生物医药产业:
目前,园区生物医药产业聚焦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及新型疗法三大重点领域,已集聚相关企业超2000家,包括自主品牌企业1800多家、外资企业200多家。其中,累计上市企业23家,40余家企业进入上市梯队,上市入库培育企业超100家。
纳米技术应用产业:
园区以发展纳米技术应用产业为抓手,聚焦第三代半导体、纳米生物材料、纳米功能材料等材料端,微纳制造、光电子等应用端,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与企业深度协作,共同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已在10多个细分领域填补国内空白。目前,园区跻身全球八大纳米产业集聚区,涌现出了900多家企业,完成从设备、原材料、制备、工艺、集成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人工智能产业:
园区是全国首个明确提出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并出台专项政策予以鼓励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集聚相关企业900余家,形成了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全产业链。
现代服务业:
2021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业特别是高端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674.4亿元(不含苏相合作区),占GDP比重50.3%。
集成电路产业:
2021年,园区集成电路产业营收突破700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核心三业(设计、制造、封测)总营收规模达420亿元,同比增长25%。
航空装备产业:
园区现有航空装备产业相关企业超6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家,64%为外资,基本为全球知名航空装备企业区域总部,包括通用电气航空、新宇航空、赛峰发动机、普美航空、豪梅特等,同时集聚联佳精密、千机智能等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形成了外资和内资融合发展的态势。
专精特新:
园区已经培育出有10家国家级、66家省级、6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未来三年,园区计划培养400家专精特新企业。
招商引资特色做法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苏州工业园区已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900亿元,上缴税收8000多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超1.3万亿美元。园区每平方公里GDP产出12亿元,人均GDP达29.2万元。
苏州工业区的经济成绩,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招商引资的精准发力。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工业园区一开始就放弃了“全民招商”或“每个部门下指标”的人海战术,而是采取中新(新加坡)联合招商,借助新方的国际化招商经验和网络,奠定了招商基础。据了解,苏州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已从1.0版发展到4.0版:
1.0版:土地招商
2.0版:优惠政策招商
3.0版:产业链招商
4.0版:资本招商
“引进来”“走出去”双循环模式
苏州工业园区以一支国际化、专业化的招商队伍建起了全球化的招商网络和渠道。招商队伍以企业和市场为导向,确保自己的理念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不断推进招商模式的创新求变。2021年以来,园区聚焦重点区域加大招商力度,主动对接北上广深优质资源,以盘活科创资源、做强产业创新为目标推动大量产学研用项目在园区落地生根,同时跨区域设立创新中心,形成科创供需信息互动共享的有效“窗口”,推动招商主体高频“走出去”、优质项目快速“引进来”。
在增强“引进来”吸引力的同时,苏州工业园区还不断提升“走出去”的竞争力,积极打造“双循环”的战略支点。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更高能级开放,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苏州工业园区成功打造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组建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率先开拓“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投资促进新模式。
招大引强,高质量发展总部经济
开放型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外资总部则是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汇聚了全球90余个国家的各类外商投资企业近5000家,97家外资企业被认定为省、市、区各级总部机构,其中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功能性机构56家,约占全省17%,涵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
据了解,苏州工业区作为江苏省首个外资总部经济聚集区,实施总部引育聚能、开放创新赋能、开放合作增能、投资便利提升、总部服务暖心、数字平台支撑“六大行动”、18项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大跨国公司总部机构引进和培育力度。
此外,苏州工业区针对重点总部企业打造精品服务,分类培育指导外资企业发展。对标发达地区的服务理念及做法,力求精准化、精细化、精品化,依托企业服务中心,为总部企业提供“五专”服务,包括专用档案、专员服务、专设窗口、专业平台、专属菜单。在政策上对综合性总部、功能性机构、创新型总部等不同企业的落户,给予奖励和补贴。
聚焦生物医药 打出招商“组合拳”
生物医药产业是苏州工业区一大名片。目前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2000家,包括自主品牌企业1800多家、外资企业200多家。
疫情发生以来,苏州工业园区紧抓外资医疗医药企业布局中国大陆市场的机遇,聚焦全球医药器械头部企业引入优质新项目,推动存量企业引入新产品、新技术,开展本土研发,取得了积极成效。园区投资促进部门为企业市场主体提供从引进落户到开工运营,从投资促进到并购融资、研发合作等全过程、全方位价值链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赢得企业竞相追加投资。
从成绩上看,苏州工业园区经过多年的系统规划和培育,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连续多年保持高速成长态势,创新型龙头企业数量、创新型人才规模、获批生物创新药临床批件数量、生物大分子药物总产能、企业融资总额等五项指标均占全国20%以上。
经验启示
高质量开发:长远考虑、系统规划
整个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都秉承了高起点的长期主义,即顶层设计、长远考虑、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绝不偏离。完全摒弃了“边开发边规划”“先开发后补规划”“领导一换就调规划”的做法。
园区遵循“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等原则,“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适度超前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园区的市政道路、供电线路架、供水管网、燃气管网、供热管网、排水管网、排污管网、电信管网、有线电视光缆铺设同步建设。
聚焦重点领域,围绕龙头企业布局产业链
在招商引资方面,苏州工业园区的做法是先引进一大批全球领先的知名企业集团落户发展,再围绕一些大型跨国龙头企业布局产业链,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链、强链、扩链。
当前,苏州工业园正针对园区重点产业方向,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聚焦优势产业的细分赛道,加快引进一批处于科技前沿、引领产业未来的国内外行业龙头和“隐形冠军”,集聚一批基地型、研发型、总部型、高精尖、新模式、新动能项目。
亲商服务是最大的招商优势
苏州工业园区机构筹备之时,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就已明确提出,管委会机构必须要做到“精简、统一、效能”,一开始就要达到同国际接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目标模式。意味着园区政府不是“管什么”,而是“为谁服务”、“怎样服务”,将政企关系由传统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和服务对象”的关系。
多年来,园区坚持“用户思维、客户体验”,全面加强创新环境建设,不断增强创新生态吸引力。2021年5月发布《苏州工业园区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1》,围绕企业“办事”全场景、“经营”全周期、“增长”全要素,组织实施187条举措,其中,全国领先的举措近七成,“免证园区”建设尚属全国首例。
关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