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牡蛎养殖技术

1、筏式养成:选择潮流畅通、饵料丰富、风浪平静、水深在4米以上的海区可以作为牡蛎筏式养殖场地。近江的牡蛎应该选择盐度较低的河口附近;大连湾的牡蛎应可以选择远离河口、盐度较高的海区;太平洋的牡蛎和褶牡蛎介于这两者之间。养成的方式最主要有以下两种:

(1)吊绳养殖:适合于以贝壳做固着基的牡蛎,其养成方式有两种:一是将固着蛎苗的贝壳用绳索串联成串,中间以10厘米左右的竹管隔开,吊养于筏架上;二是将固着有蛎苗的贝壳夹在直径3~3.5厘米的聚乙烯绳的拧缝中,每隔10厘米左右夹1壳,垂挂于浮筏上。一般每绳长2~3米。也可利用胶胎夹苗吊养。

(2)网笼养殖:利用扇贝网笼养殖。将无固着基的蛎苗或固着在贝壳上的蛎苗连同贝壳一起装入扇贝网笼中,在浮绠上吊养。 筏式养成一般放养蛎苗为每667平方米10万粒,以贝壳作采苗器,每667平方米可吊养10000壳左右。蛎苗从5、6月份开始放养,至年底收获,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000千克以上。

2、滩涂播养

(1)场地选择:滩涂播养应选择浪小、潮流畅通、无污染的内湾,底质以砂泥滩或泥砂滩为宜。潮区应选择在中潮区下部和低潮区附近。

(2)播苗季节:一般在3月份中旬至4月中旬播苗较为适宜。生产上最迟可在5月中旬播苗。

(3)播苗方法 1干潮播苗:就是在退潮后滩面干露时播苗。播苗前应将滩面整平,或筑成畦形基地再播苗。干潮播苗应尽量掌握播苗后即开始涨潮,以缩短蛎苗露空时间,避免中午日光曝晒时播苗。 2带水播苗:就是涨潮后乘船播苗。播苗前将滩面划成条状,插上竹竿、木杆等作为标志,待涨潮后在船上用锹将蛎苗撒下。带水播苗由于不能直接观察到蛎苗的分布,往往造成播苗不均匀。播苗密度应根据滩质好坏、水的肥瘦而定。优等滩涂每667平方米播苗12万粒左右,中等的10万粒左右,一般差的可播苗6万~8万粒。

3、蛎、虾混养

(1)虾池选择:混养牡蛎的虾池,底质以泥或泥砂质为宜,水深为1.3米以上,日平均换水率应达50%左右.前期透明度应控制在40~50厘米,中后期控制在50~60厘米。

(2)场地整理:苗种放养前,要彻底清淤,用推土机等工具将播放牡蛎苗种处的池底整平压实,呈微凸状,略高于周围底面,可防蛎苗下沉被淤泥埋没致死。

(3)播苗:在保证正常对虾放养密度前提下,牡蛎苗种的播养量以每667平方米3万粒左右为宜。播苗时间应选择在4月初,苗种子选手规格以壳长2厘米以上为好。播苗应力均匀,并避开环沟低洼处和投饵区,播苗面积占池底面积的1/4~1/3。

4、投石养殖

用做牡蛎采苗器的石块,此时成为牡蛎的养成器材。生长期较短的褶牡蛎可在采苗场就地分散养成;生长期较长的近江牡蛎要移到养成场养成。

2. 牡蛎养殖技术全集

三倍体牡蛎苗在养殖的时候密度不能附得太密,否则长得太快,容易掉到海里面造成浪费。牡蛎苗养到1两到2两重的时候,最好换到笼子里,这样产量会比较高。

相较于二倍体牡蛎,三倍体牡蛎的优势明显。一是三倍体牡蛎的生长速度至少快二倍体30%到50%以上。二是三倍体牡蛎的肉质比二倍体更好,经济效益更高。

3. 牡蛎养殖技术研究

养殖地点应当选择在风浪较小,水质稳定,没有工业污染,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的海区,水深保证在8m以上,水温稳定,夏季不超过30℃,表层流速为0.3-0.5m/s左右,比重在1.008-1.02之间。具体盐度和温度范围取决于牡蛎品种,近江牡蛎,适温范围为10-33℃,适盐范围为5-25‰。

长牡蛎,适温范围为5-28℃,适盐范围为10-37‰,尤以20-30‰更为合适。

4. 牡蛎养殖技术及对环境的要求

养殖生蚝温度有较大的影响。

1、养殖生蚝温度高生长速度比温度低生长速度要快的多。

2、生蚝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各大洋沿岸水域,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对其影响较大。影响牡蛎养殖的因素良多,正常包括环境和种类两大因子。环境因子又可分为物理因素(如水中溶氧、温度、盐度、酸碱度等)、化学因素(如重金属、硫化氢或有机质含量等)、饵料因素、病害因素等,而牡蛎品种间的遗传因素对牡蛎的生长起着决议性的作用。为了推进牡蛎养殖业的发展,必需攻破当前牡蛎养殖中存在的品种单凋、种质退化、个体小、生长慢、产量低、方式陈腐、观点落伍的传统格式,培育或引进新品种,树立多品种共存、多方法养殖及贝、鱼、虾轮养、混养的养殖模式。

5. 牡蛎养殖技术这本书怎么样

1、水泥条养殖法

这个方法是比较广泛的牡蛎养殖方法,待水泥条附苗结束后,为了缩短养殖的时间,需要在10月份完成移养工作,养成区应选择在低潮区为宜,这样能增长摄食时间。在多泥沙海区,要避开海潮,这是因为牡蛎在涨潮时,牡蛎会张开,很容易导致沙粒灌入体内导致死亡,所以养殖的时候,要软涂底质,避免底脚软倒,且可节省劳力。

2、筏式养殖法

需要准备一个筏子,然后选择圆木和毛竹捆绑到一起,并以锚或桩固定在海底。将已附好苗的蛎壳串、橡皮条悬挂在筏子上进行养成,也可在筏上吊挂装有单体牡蛎的笼子进行牡蛎的笼养。

3、棚架式养殖法

这个方法就是在潮流畅通的区域养殖,要保证有适当的饵料生物,而且合适的水温和盐度非常适合牡蛎养成,在低潮区保持涂面平坦,使用树桩搭建一个棚架,桩行长度根据养殖场地确定桩的长度,搭建好后,将牡蛎苗放到棚架上养殖,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挂养。

4、病虫害防控

牡蛎遇到微孢子虫寄生就会导致大批量死亡,而且还有弧菌病、牛普吸虫病、六鞭毛虫病等都会影响牡蛎的品质,所以在养殖的牡蛎的时候,要加强管理工作,注意清理废水污染区,保证牡蛎免受病虫害干扰。

5、收获

冬春季是牡蛎肉非常饱满的时候,退潮后,将牡蛎收获,收获后要注意取肉,不过牡蛎也可以带壳销售。

6. 牡蛎养殖技术.pdf

海蛎子选择潮流畅通、饵料丰富、风浪平静、水深在4米以上的海区可以作为牡蛎筏式养殖场地喂养

海蛎子,壳面有灰、青、紫、棕等色彩,内面白色,边缘为灰紫色。韧带紫黑色,闭壳肌痕甚大,淡黄色,大多为卵圆形或肾脏形,位于中部背侧。足退化,无足丝。生活于江河流人海处。杂食性,以细小的浮游生物为食。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广东、福建、山东沿海,并有养殖。

7. 牡蛎养殖技术是谁发明的

生蚝养殖方法

生蚝别名又叫牡蛎,是所有食物中含锌最丰富的(每100g牡蛎,不包括壳的重量,含水87.1%,含锌71.2mg,富含蛋白锌,是很好的补锌食物。生蚝自附着开始终生营固着生活,不能脱离固着物而自行移动,仅有启闭壳运动。左壳固着,只有右壳能启闭张合运动。并依靠右壳启闭运动进行呼吸、摄食、生殖、排泄等生活活动。在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时,紧闭贝壳以度难关。

01

1.生活习性

生蚝自附着开始终生营固着生活,不能脱离固着物而自行移动,仅有启闭壳运动。左壳固着,只有右壳能启闭张合运动。并依靠右壳启闭运动进行呼吸、摄食、生殖、排泄等生活活动。在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时,紧闭贝壳以度难关。长牡蛎为广温性贝类,在0-32℃水温中能生活,最适生长水温为15-25℃。它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也很广,在盐度为10-40‰范围内均有分布,盐度低的海区生长快。牡蛎主要摄食单细胞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摄食无特殊的规律性,一般水温在10-25℃时摄食旺盛,但在繁殖期,摄食强度相对减弱。

02

2.繁殖特性

牡蛎满1龄性腺就成熟开始繁殖。繁殖方式有幼生型和卵生型二种。长牡蛎为卵生型,体外受精。长牡蛎绝大部分为雌雄导体,小量为雌雄同体。性腺成熟时,雄性为乳白色,雌性为淡黄色。长牡蛎当自然海区水温上升到16℃时性腺开始成熟,水温达到24-25℃时为产卵盛期。牡蛎产卵大都在大潮汛期间进行。在水温23℃时,受精卵经20-22小时发育形成D形幼虫,在水温23-26℃的条件下,D形幼虫经过20天左右的培育,幼虫平均壳长可达280μm以上,且有40%-50%幼虫出现眼点,这时应投放附着基,好让幼虫变态附着。

03

3.养殖方法

牡蛎的养殖方法较多,随着养殖不断发展,新的养殖方法和技术也不断涌现。其中较常见的有插竹养殖、底播养殖、条石和立石养殖、垂下养殖等。其中垂下养殖又分为栅架式、延绳式和筏架式。不论是哪种养殖方法、方式,选择养殖场地是关键,要根据牡蛎的生活习性和牡蛎对环境因子的要求并在其适应范围之内来确定。此外,还要考虑工农业有害废水污染程度等。

04

3.1.筏式养成

选择潮流畅通、饵料丰富、风浪平静、水深在4m以上的海区可作牡蛎筏式养殖场地。近江牡蛎应选择盐度较低的河口附近;大连湾牡蛎应选择远离河口、盐度较高的海区;太平洋牡蛎和褶牡蛎介于两者之间。养成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⑴吊绳养殖:适合于以贝壳做固着基的牡蛎,其养成方式有两种:一是将固着蛎苗的贝壳用绳索串联成串,中间以250px左右的竹管隔开,吊养于筏架上;二是将固着有蛎苗的贝壳夹在直径3~87.5px的聚乙烯绳的拧缝中,每隔250px左右夹1壳,垂挂于浮筏上。一般每绳长2~3m。也可利用胶胎夹苗吊养。⑵网笼养殖:利用扇贝网笼养殖。将无固着基的蛎苗或固着在贝壳上的蛎苗连同贝壳一起装入扇贝网笼中,在浮绠上吊养。筏式养成一般放养蛎苗为每667㎡10万粒,以贝壳作采苗器,每667㎡可吊养10000壳左右。蛎苗从5、6月份开始放养,至年底收获,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000kg以上。

05

3.2.滩涂播养3.2.1.场地选择:滩涂播养应选择浪小、潮流畅通、无污染的内湾,底质以砂泥滩或泥砂滩为宜。潮区应选择在中潮区下部和低潮区附近。3.2.2.播苗季节:一般在3月份中旬至4月中旬播苗较为适宜。生产上最迟可在5月中旬播苗。

06

3.3.蛎、虾混养3.3.1.虾池选择:混养牡蛎的虾池,底质以泥或泥砂质为宜,水深为1.3m以上,日平均换水率应达50%左右。前期透明度应控制在40~1250px,中后期控制在50~1500px。3.3.2.场地整理:苗种放养前,要彻底清淤,用推土机等工具将播放牡蛎苗种处的池底整平压实,呈微凸状,略高于周围底面,可防蛎苗下沉被淤泥埋没致死。3.3.3.播苗:在保证正常对虾放养密度前提下,牡蛎苗种的播养量以每667㎡3万粒左右为宜。播苗时间应选择在4月初,苗种子选手规格以壳长50px以上为好。播苗应力均匀,并避开环沟低洼处和投饵区,播苗面积占池底面积的1/4~1/3。

07

3.4.投石养殖用做牡蛎采苗器的石块,此时成为牡蛎的养成器材。生长期较短的褶牡蛎可在采苗场就地分散养成;生长期较长的近江牡蛎要移到养成场养成。养成方法主要有漫天星式、梅花式和行列式三种:1、漫天星:蛎石杂知己无章地放置。2、梅花式:一般为5~6块蛎石为1组。3、行列式:排宽0.5~1m,排间距为0.6~1.5m。深水养殖可在投石采苗后不加任何管理,直至收获。

08

3.5.插竹养殖利用插竹采苗的方法,将采到的蛎苗就地稀疏养殖。养成时,蛎竹的排列方式有两种:⑴直插:以150~179支蛎竹直插成排,排长3~5m;或者以100~120支蛎竹插成排,排中间留有2~3个空档,以畅通水流。⑵斜插:以23~26支蛎竹插成1堆,堆底宽45~1500px,顶宽33~900px,堆和堆之间相距20~625px。由5~6堆组成1排,排与排之间相距2.5m左右。每667㎡可插8000~10000支蛎竹。

09

3.6.桥式养殖利用桥式采苗方法采苗后,将石条重新整理,疏散密度,进行养成。一般6~7块石条为1组,组与组之间用石条相连成1列。组间距离为50~1500px,列与列之间距离1~2m。养成期间,应将石条的阴面与阳面互换,使两面牡蛎生长均匀。

10

3.7.立石养殖利用立石采苗法在中潮区采苗后,只要苗量合适,可以任其自然生长,不需任何管理,直到收获。此法主要用于褶牡蛎的养殖。

11

3.8.栅式养殖这种养殖方法是在水深2~4m、风浪平静、饵料在此之后内湾设置固定的栅架,架子的设置同栅式采苗。蛎苗多以串联的贝壳、水泥瓦等固着基,成串的挂在栅架上养。每串长1~1.5m,串间距0.5~1m。养殖密度不宜过高,严防触底,以免某些底栖敌害生物的侵袭。

12

4.养成期间管理4.1.翻石(移石):就是移动一下蛎石的位置。翻石可避免牡蛎被淤泥窒息死亡,并能搅动浮泥,增加饵料的营养盐,促进牡蛎的生长。一般养成期间翻石2~3次

4.2.防洪:在多雨季节,须注意预防洪水流入,或围堤挖沟抗洪,或将牡蛎移向高盐的深水海区进行养。4.3.越冬:在北方养殖的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一般都要经过2~3个冬季结冰期。在结冰前要检查1次,将可能 受到威胁的牡蛎向深水移植,使其安全过冬。4.4.肥育:在收获前1~2个月,将牡蛎移到优良肥育场肥育,以达增产的目的。4.5.防止人为践踏:滩播牡蛎只能在滩面上滤水摄食,一旦陷入泥中就无法正常生活窒息死亡。应严禁随意下滩践踏,管理人员下滩时应沿沟道行进。4.6.疏通沟道:经常检查排水沟道是否畅通,退潮后滩面应尽量不积水,以防水温过高、敌害潜居、浮泥深沉等造成牡蛎死亡。

4.7.除害:牡蛎的敌害很多,要结合翻石时进行清除,在红螺、荔枝螺繁殖盛期7~9月份期间,应潜水捕捉其亲贝及卵袋。在蟹类活动频繁的季节里,加强管理,捕捉敌害。4.8.防风:台风对养殖设施破坏性很大,还传卷起泥砂埋没固着器及牡蛎。因此,台风过后要及时抢救,修理筏架,扶植倒下或埋没的固着器。

8. 牡蛎养殖技术发展

一般来说,生蚝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长大。而且春天和夏天,是生蚝的繁殖期和生长期,此时的生蚝比较瘦小,而且还会分泌一种难闻的体液。所以说春夏的生蚝不仅营养价值不高,而且味道也比较差。

冬天才是生蚝成熟的采收期,而且可以一直采收到来年的清明节。这个时候的生蚝,肉肥汁多味道鲜,所以说冬天才是吃生蚝的最佳时期。但是现在生蚝市场一直都是供不应求,若是按照正常的生长期,等到3年才能采收的话,那就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