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省学前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山东全省共有幼儿园27349所,在园幼儿416.4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4.1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从2016年的76.73%上升到了90.01%,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也超过了55%,提前完成了《“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的2025年目标任务。

近年来,山东省作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双过亿”的大省,聚焦民生痛点,聚力进一步解决“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问题,以及如何化解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适龄幼儿入园压力增加等问题,通过省级立法促进及一系列政策措施配套“组合拳”,疏堵点、抓重点、破难点,全力开启普惠园建设“加速跑”模式,推动普惠园建设实现“井喷式”增长,有力提升了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惠及千万家庭。

疏堵点,打出政策“组合拳”,普惠园建设有了“强力引擎”

“普惠园建设,尤其是民办园转普惠园,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能获得突破性进展,制度支撑是关键。”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邵学伦介绍,针对以往在公办园建设、小区配套园整治和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工作中,缺少相关制度和法律依据而导致“执行难、推进难、落实难”等“卡脖子”的堵点问题,山东省研究出台了《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并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

该《条例》明确提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儿童比例不低于本行政区域在园儿童总数的80%,对配套幼儿园不符合规划条件要求的城镇居住区建设项目,不予办理规划许可手续。

“这就从法规制度层面为全省学前教育实现‘公益普惠’装上了‘强力引擎’。”邵学伦告诉记者,以《条例》为保障,山东省重点抓住普惠园的整体规划与建设的顶层设计、解决农村公办园举办难题、开展城镇居住区配套园整治、实施普惠性民办园扶持计划等五个关键环节,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为疏通规划与建设中的堵点,教育行政部门全部进入各级城乡规划委员会,在城镇全面落实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新建城镇居住区配套园必须落实“与居住区同步规划设计、同步供应土地、同步达到建设条件、同步建设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六同步”要求,并优先举办为公办园,确保了普惠园的科学规划,有效破解了以往配套园存在应建未建、不按标准配建、建成后挪作他用或办成高收费民办园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各地公办园、普惠园蓬勃发展起来。到2021年,济南市投入的学前教育阶段生均经费超过7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54处,新增学位6万余个。济南市平阴县针对农村幼儿园规模小、条件差等问题,将全县在教育资源整合中空出的35所小学全部用于建设提升幼儿园,让原来农村的“小作坊”幼儿园全部变身“高大上”的市级一类园,全县公办园幼儿占比达到90%,普惠园覆盖率达到96%。

抓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普惠园的建设,尤其是推动高收费民办园向普惠园转变,既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保障,也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2018年,山东省出台了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生均经费补助标准,生均经费不低于710元,并于2020年前全部落实到位,有力支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山东省还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将省级财政奖补资金从2011年设立初期的1亿元,提高到了2021年的6亿元,主要用于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学前教育发展奖补、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奖补等,并开展学前教育奖补资金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省级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机制的带动下,山东省各市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投入保障力度,促进普惠性民办园快速发展。

“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的不断提高,在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完成保教活动及其他日常工作等方面,起着兜底保障作用。”济南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处长王华说。

记者了解到,济南市明确区县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不低于5%,部分区不低于10%,近年来全市学前教育经费累计投入90余亿元,财政性经费投入年均增长34.46%,超过国家要求十多个百分点。此外,在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方面,济南市规定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公用经费(生均定额补助)每生每年不低于810元和1000元。到2021年,济南市投入生均经费超7亿元。

在奖补资金的投入上,威海市的做法可圈可点。自2019年以来,威海市因地制宜设立了建设补助政策,利用市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对新建改扩建、居住区配套整治的普惠性民办园和新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园,每所幼儿园补助2万元。同时,市、区两级设立普惠性民办园提档升级奖励,各区对创建省级示范园、省级一类园的分别给予10万元内不等的奖励和补助,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非公办教师工资待遇按一定比例提供补助。

“把奖补资金花在刀刃上,花在最能刺激产生新价值的地方,就相当于为普惠园建设‘加速跑’装上了发动机。”威海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宋德才说。仅2019年、2020年两年,威海市就有26所高收费园转为普惠园。

破难点,在内涵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农村园质量

全面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就必须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硬件不硬、软件不软”的短板。经过近年来的大力投入建设,山东省农村园基本办园条件大幅提升,在硬件方面基本实现城乡均衡。在此基础上,山东省不断加大力度,在管理、师资、保教质量等软实力建设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农村园质量。

在管理提升方面,山东省全面推出“优质园+”办园模式和镇村一体化管理体制,引导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园辐射,整体提升农村园水平。

记者在济南市章丘区采访时了解到,针对新建农村社区幼儿园管理不够规范、质量不高等问题,政府主导将29所社区配套园全部举办为公办性质园,并由章丘控股集团成立青未了幼教集团,以“幼稚园+”的形式,在集团统一规范带领下,最大限度整合、共享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并鼓励各园根据实际情况办出特色,不断提升办园质量。

在业务指导和引领方面,山东省出台意见引导各地做好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印发幼儿园“小学化”49项负面清单,持续开展“小学化”治理,并组织开展省级游戏活动实验区(园)建设。新成立的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也专门组织成立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举办学前教育发展论坛并升级线上培训项目,通过游戏活动优秀案例培训,引领全省幼儿园尤其是农村园提升保教质量。

农村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农村园提升内涵提供了“接地气”的丰富资源。山东省各地注重引导农村园开发利用身边的资源,与家长、社区密切合作,让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焕发出了活力。

在五莲县行知实验幼儿园,园长范凤霞带领教师们积极践行“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的行知教育理念,通过指导家长开展绘本阅读、睡前故事分享等专业行动,深入开展家园沟通带动家园共育,有效提升了保教质量。

邵学伦表示,下一步,山东省将以《“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为契机,把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作为提高普惠性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民生改善的重大任务,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健全保障机制,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张桂玲)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