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的致富经

夏 天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就要善于应用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积极探索农业种植新模式,同时也要关心市场信息,择机出售。”3月10日,夏邑县首批新型职业农民王飞种植的2亩秋季大棚土豆一次被客商以1.5元/斤的价格全部收购,净盈利1万余元时,他高兴地说道。试种的成功,让他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模式、提高土地效益的信心倍增。

王飞,现年32岁,农广校中专毕业生,家住刘店乡徐马庄村,是该县首批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11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以《河南夏邑:52名农民获“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为题,对王飞进行了采访报道。王飞说:“作为新一代的农民,就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时间点上,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王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直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思路经营着农业。

王飞所在的乡村是有名的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种植模式以一年两茬的早春黄瓜、秋延后辣椒为主。但同样的蔬菜种植模式连续两三年以后就会因重茬而减产降效。为了解决蔬菜重茬的问题,当地农民一般采用与大田作物轮作的方式加以解决,但大田作物效益低,王飞就试图探索与高效作物轮作的新模式。

王飞看到近年来种植土豆的效益较好,就利用自己有春土豆的种植经验,在种植早春黄瓜的大棚里,待黄瓜收获后试验种起了秋延后土豆,旨在通过这样的试验,探索传统蔬菜区新的种植模式。

本来王飞种植的反季节土豆在春节前就可以上市,供应到春节市场,可他却选择了节后出售土豆,他这样做自然有他的理由:由于春节刚过,新鲜农产品青黄不接,这时土豆肯定能卖上个好价钱。同时,他也注意到新华社公布的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信息,与2月1日相比,2月24日土豆全国日平均价格涨了0.4%。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