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一中 李倩老师从如何当一个好老师、如何带好班、克服职业倦怠三个维度,结合李镇西报告进行了经验分享,并就自己的从教经历作了经验交流,认为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沿着正确的方向一直坚持下去,一定能等到花开,希望大家爱上教育,丰厚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

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能在此发言。2023年4月1日-2日,在刘恒志主任带领下,我和高一高二的11位同仁一起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胜任力提升峰会,聆听了郭文红、蒋长玲、李镇西三位老师的讲座,收获很大,感触很深,与各位同仁分享。首先是来自南京市芳草园小学的郭文红老师,她的讲座主题是《家校携手共创幸福教育人生》,以十分生动真实的教学案例给我们讲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郭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了育分——育人——育家长的过程。其次是来自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的蒋长玲老师,讲座主题是《一间教室一个家》,分析了自己在李镇西老师影响下的教育心路历程的转变,以丰富的案例说明了班级文化的创建对于学生德育心育的重要意义。最后是李镇西老师做的关于《班主任的情感、智慧与诗意》和《教师的解放与超越》系列讲座,分享了如何当一个好老师和一个班主任,我把三位老师讲的内容融合起来,做今天的分享——如何当好一个老师。李镇西老师认为,好老师的标准不是抽象的,具体来说有几点,课上得好,班带得好,分考得好,会转化后进生。如果再加上能说会写,那就是名师的标准了。

一、如何当一个好老师

“好老师”的标准,第一条就是“课上得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学生上你的课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盼着第二天听你的课。怎么才能把课上好呢?

李镇西老师有这么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第一,要不断研究自己的课。大家在什么时候备课、上课最认真呢?不就是校长要来听课的时候吗?不就是教研员要来听课的时候吗?不就是赛课的时候吗?不就是这堂课决定你是否能够转正,是否能够评职称的时候吗?……好,你们就把每堂课都当成校长要来听课,教研员要来听课,当成赛课,等等。这样,你备课、上课一定格外认真。天天如此,坚持数年,我们的教学水平肯定会提高。另外一个重要的研究是课堂魅力的研究。所谓“课堂魅力”,说白了,就是要让课堂对学生有吸引力,让孩子们爱听你的课。要让课堂充满情趣,让孩子们感到妙趣横生,如沐春风。教师的口才特别重要,就是要学会说话。大家想想,教育也好,教学也好,不都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与人沟通吗?好的课堂总是师生共鸣,氛围和谐,而不是油水分离,油是油,水是水。让课堂有吸引力,就要琢磨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和学生交流,如何面对突发事件,等等。第二,要多读书。课堂的魅力就是教师的魅力,而教师的魅力其实主要就是学识的魅力。教师在讲台上一站,就要让学生感到你有一种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更多来自阅读。读什么书呢?教育经典,专业读物,都是应该读的,李镇西老师特别要强调的是多读人文书籍:政治的、哲学的、历史的、经济的、人物传记、长篇小说等等,都应该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我们阅读,不要有“明确的”功利色彩,不是说为了备课找资料才去阅读什么书,也不要为了打卡而读书,为了写读书心得而读书。我们阅读是为了充实我们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为了让我们能够站在人类文明的精神高地俯看我们的每一堂课。

第三,把自己的课交给学生监督与评判。每天都给学生上课,我们是否问过学生的感受?虽然学生不一定懂教学,但他们的意见可以作为参考。让学生给自己的教学提意见和建议,就是在帮助我们改进教学。

二、如何带好班

作为班主任,如何带好自己的班?李镇西老师从教四十年的经验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建立水乳交融的师生关系。水乳交融的师生关系是融洽的,和谐的。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充满互动的,彼此能够促进,在对方的影响下不断成长。师生之间充满信任感和安全感,不含功利色彩,不以回报为目的对学生进行感情投资。师生之间愿意持续稳定地相处,不仅仅是陪伴,而且是蕴含有温度的教育,老师能帮助学生变成更好的人。第二,注重青春期的心育。直到现在,我们的教育依然只是注重制止行为,而忘了关注心灵。首先要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秘诀就是“多搞活动多谈心”。多搞活动是面向班级整体,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多谈心是面向学生个体,增强师生之间的粘性。进行个别谈话时不要急于唠叨,要以倾听者的姿态,让学生多说,尽量不要用强制性语言,协商提供解决方案。其次要多针对青春期学生发展的需要开设专题讲座,解决他们在这个特殊阶段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困惑,防患于未然。再次,多给学生推荐有益读物,如心理学通俗读物、文学作品、人物传记等。经常与学生保持书面交流,平等对话,纸上的交流能让我们更冷静、更理性。最后,带班时要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如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培训家长,组织家长在线上线下交流心育经验,指导家长和子女开展心灵对话,与特殊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等等。

第三、班级要有“法治”管理。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师生就是这个社会里的人,法治社会,人人平等。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既包括人格的平等,也包括权利的平等,法律规则适用性的平等。可以把监督与制约的制度建设当作民主教育的过程,放手让学生来制定班规。在制定班规前先问三个问题:①你们是否希望咱们班成为优秀的班集体?这里的重点不是优秀班级,而是学生是否希望。②既然你们希望打造优秀的班集体,那么咱们是不是得克服各自的一部分确点?既然大家愿意为了集体目标而克服自身弱点,那么咱们就得共同来制定一个班规。通过自己制定的规则来约束自己,本身就是一种自律。在制定班规时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广泛性,就是让学生思考平时所有可能出现的违纪现象和问题,这也是一种自我教育。二是可行性,班规要从行为上制约而不是从道德上约束。如果没有惩罚,所有的条款都不具备可行性。但惩罚不是体罚,可以是强制性的重复行为,如升国旗时不严肃,就罚对国旗行注目礼5分钟。每项班规都要落实到具体由谁来执行,以及谁来监督执行者。班规一定要有弹性,越刚越没有可行性。但有的做法不允许有弹性,比如涉及到原则和底线的问题。三是互制性,班规不仅仅是用来约束学生,也用来约束老师,师生互制,在遵守班规面前人平等,这才能体现师生平等,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在明确班规起草原则后,由每个同学起草一份班规,再分类汇总,讨论修改,如此三次,投票半数以上通过,如果没有通过,一切回到原点重新再来。一份民主的班规的制定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班主任不可操之过急而忽略了民主的过程。第四,班主任要善于转化后进生。把难题当成课题是最好的教育科研,而在班主任工作中,最大的难题莫过于转化后进生了。通过对后进生的观察研究,我们对教育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教育智慧会更加丰富,教育情感更加充沛。如何转化?善待后进生,遵循几个原则:注重感情倾斜、唤起向上信心、引导集体舆论、暂时降低要求、讲究有效方法。具体来说,可以给后进生定制《进步报喜单》,每周末让他们带回家给家长报喜。让后进生为自己确定一个帮助人,让这个帮助人每天将后进生的当天表现写在《家校联系本》上,让后进生带回去给家长看。让后进生互相竞赛并在全班进行评比,等等。总之,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上进的欲望,等待老师去点燃。要善于利用班级的温暖和集体的帮助去转化他,善于把班主任自己的褒贬化为集体舆论,同时也要充分维护后进生的尊严,让他感觉到被尊重和重视。后进生的问题一定是会反反复复出现的,对后进生犯错要多包容,给他改正的机会,学生才更愿意与老师沟通,双方才能建立信任感。

教育学,就是一门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迷恋学生成长的老师最终也会被学生永远迷恋。第五,打造班级文化,缔造完美的教室。谁站在教室里,谁就决定了教育的品质,甚至决定了孩子的命运。首先要把教室卫生打扫出来,高标准要求,包括讲台、笔筒、课桌、黑板、地板、天花板、储物柜等。在脏乱差的教室里培养不出真善美的孩子,我们不可能在肮脏的环境里,谈论诗词的美好。同时,对校服的卫生要求高,交给学生校服的洗涤方法,强调着装要求。其次,把班级的符号系统设计出来,全部交给学生,大约需要一个月。如设计班名、班徽、班旗、班训、班级愿景等。学生自己设计讨论,你想活成什么样就取什么样的班名,你想让班级变成什么样就取什么样的班名,每个同学拿个主意并说明理由,投票选出最好的。不和之处辩一辩,定方向,再重新修改等。第三,把班级特色装点出来,比如文化墙、张贴栏、学生名片、学生作品展示等。再次,把班级特色课程开发出来,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多开展活动课程,用活动编织学生生命成长的故事。每一个节日,每一个重要的仪式感,都可以是活动课程的素材,还可以以班级文化内核为主题开展活动。比如开发特色的种植课程,通过让班级学生自己动手养花种菜,来加强生命教育,润泽学生心灵。

蒋长玲老师讲的“树坚强”的故事,让我很感动。通过指定一个后进生持续不断地给一颗即将枯死地树枝浇水,最后枯木逢春,后进生也得到了很好的教育,点燃了他内心向上的欲望。“树坚强”又何尝不是“人坚强”。蒋长玲老师还非常注重开发阅读课程,用书籍丰盈每一个生命。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会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指引前行的方向。班级文化是什么?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生活,是师生共同的生活状态。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地生成、编织、丰盈。不是贴在墙上的字画标语,而是存在记忆中,活在生命里……

三、克服职业倦怠

无论我们是刚上讲台没多久,还是已经从教几十年,都已经或多或少面临了教育中的复杂难题,我们也许会沮丧,但老师们必须明白的是,未来的日子是充满艰辛的。有时候即便自己已经努力了,还是会因为不如意的结果而充满沮丧,所有老师都会遇到。没有完美的学生,也没有完美的老师。在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后依然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时,我们必须明白,学生也不是老师一个人能改变的,他的成长,有家庭的烙印,有父母的教养,有之前老师的熏陶,到了高中可能还有很多问题,是我们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彻底解决的。育分得先育人,育人得先育家长,育家长的难度比育人大多了,成年人都有很多年改不掉的问题,别期望孩子一时半会能改变。当我们职业出现倦怠时,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职业心态。如何改变心态?李镇西老师认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教师一定要解放自己。解放即获得心灵的自由,只有心灵自由的幸福的老师才能带出幸福的学生。当我们外在的优秀没办法体现时,如职称、评优、工资、压力等达不到预期时,不妨抛开这一切,先追求做一个不被定义的优秀老师,一个心灵自由的不受名利束缚的人,专注于你所热爱的事业,陪伴学生们成长,多接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正如有些学生,多年来的经历表明他并不是读书这块料,那么我们对他的期望值也就由考重点大学降低到平安健康遵纪守法。要允许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要一刀切。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长处,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换个赛道也能变成人才,做个不被定义的优秀学生。当我们出现职业倦怠时,请静下心来沉淀自己,超越自己,从行动上突破。没有人不是自己培养的自己,面对困境时,你就是答案。如何培养自己?要不停的实践、思考、阅读、写作,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向学生学习,研究难题,而不是单纯地解决和消灭问题。每一道难题都是我们的课题,每次突发事件都是教育契机,每个后进生都是科研资源。当我们深入其中,乐在其中,沉迷于其中,就会忘却职业倦怠了。做老师不难,做好老师难,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那个让自己吃惊的我。得意时不自满,失意时不自弃,时常反问自己:我还能不能再往前走一步?希望我们都从每天的工作中去寻找自己的教育幸福感,成为独一无二的优秀教师。

四、我的教育实践

从2015年走上一中的讲台,我曾经当过一年半的班主任,后来由于结婚生子中断了这段经历,也没勇气再主动挑起大梁。当陈威主任在2022年3月底再度对我委以重任时,我整个人是懵的。一方面,很久没当班主任了,我害怕自己做不好,辜负了学校和家长的信任。另一方面,我害怕自己不能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辜负了自己的孩子。最后,我没有拒绝这个重任,还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考虑,我30出头,年富力强,我不能拒绝进步,人总得克服一些困难才能成长。在4月初,我开始思考如何应对分班后的工作,绝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让自己变得优秀的最佳途径是什么?高赞回答是:与优秀的人同行。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目光所及之处,我看到身边有那么多优秀的班主任,于是我拿起小本本,就去找他们取经。我罗列了20个在带班问题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分别采访了包添老师,黄潇老师,吴倩倩老师,郭觉老师,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给我提了建议。非常感谢他们为我的工作铺下第一块砖。在分班后,我面临的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当时从4月到7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渡期,班规制定,班委组建,班级管理等问题反反复复。有段时间很消极,觉得我们班分班层次很差,问题学生也很多,困难都是自己的,经常找邓海波主任发发牢骚,讲讲问题,后来觉得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于是我开始转变思路。

遇到问题先不抱怨,我从网上和书上来找灵感。我买了一些班级管理方面的书来自救,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有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等,学习了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经验,设置了小组,也与后来学校推行的民主高效班级管理制度的精神是一致的。但是,班级管理的问题依然是无穷无尽的,我总是感觉自己的认知不够,灵感不够,方法不够。我经常在小红书上等平台上搜索经验,机缘巧合之下,2022年10月,我加入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教师成长共同体”,虽是付费加入,但终身有效,让我觉得很值得,这个共同体是西南大学附中的殷振洋老师创建的,殷老师十年磨一剑,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案例,给班主任千头万绪的工作提供了解决方向。成长共同体里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追求进步的班主任,我们基本每天都会在一起交流教育案例,相互提供经验和教训,很多时候我不再苦恼了,因为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是一个在工作上执行力还算比较好的人,我觉得学了再好的经验,如果不去执行,都只是别人的经验,而不是自己的成果。哪怕只是拿来主义,也要先行动起来,如果能在借鉴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就再好不过了。回顾这一年半的路,我就是妥妥的一个“学人精”。在2022年下学期,我结合魏书生老师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写”三闲日记”的做法,跟成长共同体的老师们学习做了专属于2403班的《暮省集》,自己设计封面和logo,制定班级公约,定制印刷,旨在引导同学们好好做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时间管理等。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有同学坚持得很好,部分同学没有跟着做,于是我也开始反思我督促的不到位,在今年也进一步改进了做法。同时,我还注重学生的德育,每大周最少要开1-2次主题班会,这些班会不是假大空的主题,而是根据当下的需要来设置。班会课的意义不在于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给学生的心里种下一颗颗种子,可能要几个月才有转变,甚至要若干年后教育才能完成一个闭环。进入到高三以后,我面临着新的挑战,因为我没有当过毕业班班主任,又是一片茫然。在学习了澧县一中杨传谋老师的经验后,我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规划。我认为,高三的学生最需要是内在的精神动力和外在的学法指导,班主任工作尤其要注重德育心育与智育。在德育方面,每日寄语这个环节我开始实践。每天的寄语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从网上找的,有的是我根据学生近期出现的问题自己写的或者改编的,我期待什么出现,我就强调什么。在智育方面,我继续要求学生做好时间管理,本学期继续启用了规划本和周记本,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思想动态变化。每周收上来一次,每位同学写的我都认真阅读以及手写回复或面批。这是一个很好发现学生问题,了解班级动向的办法。同时,为了打造良好学风,我从今年暑假开始,启用尚学存折,引导同学们每天找老师答疑,实行积分制,每次答疑后由科任老师签名,每次积一分。

不同等级的积分可以找我换不同的奖品,一般都是我亲自动手制作的美食,也有开奶茶店的家长提供赞助。此方法自实行以来,效果良好,同学们来办公室答疑的积极性很高,一些从不问题目的同学,在同学们追求积分的刺激下,在老师糖衣炮弹的袭击下,也经常走进办公室来问题目,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已经有5-10人是每天固定都会来问题目或者背书的。但是,在忙碌的工作中,我又担心自己顾不上所有学生的内心需求,每位内心学生都是渴望被爱被关注的。为了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为学生营造不一样的高三记忆,我记下了每一位同学的生日,在这天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只属于他。简单的一张贺卡,一份小礼物,一杯手作奶茶,也能让他们感受到特别的爱。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在教师节这一天,我也收获了学生特别多的爱,这也是最能滋养我的。回首这一年多,不知不觉中我也实践了很多做法,有的比较成功,有的相对失败,但我对于教育的反思和尝试从未停止。我的学习和成长经历正如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所说的人生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现在尚处在第一二层境界之间,还没有完全形成成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但我相信教育的规律和本质都是相通的,我们学习了那么多先进的优秀的教师,成功的经验里,一定都包含着爱心与责任感,教育情怀与教育思考。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沿着正确的方向一直坚持下去,一定能等到花开的那天,此时,与诸位老师共勉,希望大家,爱上教育,从一而终。

心得经验怎么写_管理经验心得_心得和经验有什么区别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