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1.5个小时的练习,确实绝非易事,特别是对于大多数都陷在“没时间”和“忙”的混战中的大都市人来说。但我却看过太多嘴里说着“没时间”的人,却可以用大量时间看娱乐节目,追泡沫剧,玩手游,逛淘宝和刷朋友圈。“没时间”其实是都市人的一种简单粗暴却也近乎完美的借口,此句一出口,似乎便能体现此人产生的巨大价值和能力。
而实际上,“没时间”的背后逻辑是,我对这件事情不感兴趣,我不想做,或者这件事不在我现有的优先顺序之内。所以真正的问题永远不是时间,而是你有没有真正想去做?你敢不敢做出一个对自己的承诺和约束?你敢不敢做一个自律的人。哪怕最初只是每天抽出20分~30分来做一些简单的拜日A和拜日B,或者只是单纯的冥想或打坐,向内看齐。
拜日A&拜日B
当你真正下定决心做一件事的时候,全宇宙都会来帮助你。你要是没心做这件事,就是神都帮不了你。
花姐现在每天坚持5点半起床,7:00~8:30晨练,结束后才真正开始一天忙碌的生活。作为一名不安分的斜杠青年,职场上需要带领销售团队完成销售任务,业余时间经营自己创立的翡翠品牌。还要持续学习英语,这里说明一下,我的外语是日语,母语是韩语,英语是全部自学的,汉语是上大学才开始说的。业余时间还要看书来提升自己,升级认知,另外还要兼顾家庭。所以我也分分钟可以很轻易地说出“我真的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
每天都在和时间抗争。但我仍然可以坚持每天早上Mysore晨练,当我下定决心做这件事的时候,我学会了主动调整我的作息时间,晚上尽量10点前上床,不必要的社交和应酬尽量减少。因为身边的朋友和客户都知道你这种行为习惯以后,哪怕推掉一些应酬,他们渐渐也会理解你,尊重你,信任你,形成较牢固的人脉关系,而这种作息习惯渐渐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
学会舍弃,才能学会专注,学会了专注才能拥有更高的智慧,在纷繁复杂中学会迅速排列优先顺序。
这里澄清一下,我不是炫耀我有多厉害,也不是来给大家喂一些营养过剩的空洞鸡汤文的,我是通过来分享我十年瑜伽路上的点滴心得,以及瑜伽带给我的真实改变,希望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如果非得说出我最大的优点的话,那一定是“自律”。我是一个极度渴望自由的人,但是我谙熟一个道理: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不是免费获取的,自由是靠极大的自律来换来的。
阿斯汤加被誉为“流动的冥想”,体式都是固定的,从拜日式开始,以倒立和休息术为结束体式。随着练习的加深,随后逐步增加体式,所有的体式都是为后面的体式做准备的。所以这样的练习方式,能让我们学会更加专注,不用费尽脑汁纠结于今天搭配什么体式。举个例子,就犹如你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单无从下手,而阿斯汤加就是一个固定的菜单,你就照着这个菜单逐步解锁升级就OK。所以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人进入一种类似“冥想”的状态,专注于呼吸,专注于内心。
如此往复,阿斯汤加的最高境界便是三摩地,及超然忘我的巅峰,类似于佛教中的禅定或涅槃。当然,花姐也仍然在学习的路上,体会不到那是一种怎样的曼妙体验,路漫漫其修远兮。
当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练习、练习、练习!Nam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