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的学生们在考场上奋笔疾书。我在办公室等待他们出考场,同时回忆2023届高考语文的备考心得。索性就贴到这里来了。
2023年,这是我的第四个高三。在一年年的打磨中,我对高考语文备考技巧和题型特点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下面我想就三个题型来说说我的看法。
一、文言文(实词)
1、重要的知识点要重复三遍。
不是说讲到这个点了,我连续说三次。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要遇到这个知识点,就跟他们重复,而且给他们数着遍数。
比如某次考试中,第一个翻译句子考到了“第”这个词,是“只”的意思,翻译成“只管”。出自课文《与妻书》:“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老课本《史记·田忌赛马》:“君弟重射”。我但凡遇到有“只”这个意思的实词,都会跟他们把相关实词回忆一遍:唯、独、第、顾、徒。
级部共966份,济南市这个题的平均分是1.2,我们班是2.4。高了的这一分多,我觉得应该就高在这个“第”上了。
我另外一个班,这个题的平均分是1.8,我挺郁闷的,因为天地良心,带他们的两年时间里,“口八只”这个事儿,我讲过五遍。为什么不是全员写上?为什么只有1.8?然后我在班里掀起了一个大讨论,我挨着问:你记得我讲过吗?讲过为什么没有写上。
有人说:你现在这么一说,好像确实讲过钦!
有人说:我是记住了,但是考场上我想不起来。
有人说:老师以后在讲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放在语境里,记得更牢固?
好吧,多少算个解决措施。
但还是很郁闷,我觉得摆在面前的,似乎是个无解的难题——老师的传授跟学生的接收之间,永远是有壁的。谁要是能破除这层壁障,谁就是全中国最厉害的老师。
但到另外一个班里,我让这个词写对的举手,他们全都举手了。那一刻,我释然了——停止反思自己,勇于指责他人吧。
不过最后反思一点:从高一开始就得训练学生对知识点的敏感和敬畏,知道这是一个需要砸死、砸实的点。
2、准确是最好的防御。
实词“忌”:恨,嫉妒。很多人组词翻译成“忌惮”,这不准确,因为忌惮本质是害怕,这里的语境,“邪党益忌修”,不是怕他,是恨他。
尔:这样。“朕以为不尔”,翻译成“我认为不是这样”,但同学们翻译成“我觉得不对”。那就没有踩到“尔”的得分点。其实这个“尔”也是课本知识点,“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不能“差不多就行”,差的那一点就是得分点。准确是最好的防御。
3、见得多真的很重要:
文言文考“故事”一词,是化自课本《六国论》:“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是旧事,旧例,在实际考试中,要翻译成“按照旧例”,是名作状的用法。
学生的问题是一压根想不起课本,二是不知道要做状语。我扪心自问,我为什么知道,1、我对故事的内涵了解的比学生清楚。2、我见过故事翻译成“按照旧例”的翻译方式。
二、早读
1、朗读做过的课外文言文
一是为了在语境中加深对实词的理解。二是为了培养语感。语感是很玄学的东西,但是确实是很实在、不骗人的东西,它来源于日积月累的力量,我们现在考的成语题很考验语感,我觉得文言文也是这样的。官吏传记文&政论文都是如此。要看课本,不要看集合性的背诵书。
2、读诗歌的课下注释和楷体部分的解说。
比如情境性默写考察“用动物成双成对反衬人的孤单寂寞”的句子,毫无疑问是: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学生竟然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是对重点句子的内涵了解不清,记忆不牢。
再比如情境性默写考察“明月拟人”的句子,大家很容易想到《春江花月夜》,那究竟写哪一句呢?答案是: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而非: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三、作文(例子积累的想法)
学生问题:例子繁多,到考场上一个都想不起来。
解决策略:重质不重量。
就记六个人:一个大国工匠,一个作家,一个好干部,一个企业家,两个上过新闻的普通人。
了解他们全部的人生轨迹,了解到事无巨细,那你就会对他们有熟悉的亲近感。每次写作文的时候,看到一个话题,就努力带到那个人身上。因为每个人都是那么丰富、多维、立体的存在,他们可以跟很多很多话题合拍。
比如我小时候喜欢奥黛丽·赫本,她是我高中语文作文里的常客。我对她的事迹如数家珍。什么话题我都能扯上她。
梦想:她追逐演员梦想,成就《罗马假日》里永恒的公主。
奉献:她晚年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大使,成为非洲孩子眼中的圣母。
破圈:之前想做芭蕾舞首席女演员,但因为身高限制,营养不良等问题梦想破灭,但是她转身去演电影了。从一个圈层突破到另一个圈层,实现了破圈。而之前跳芭蕾舞的经历塑造了她优雅的气质,对她后来从事女演员的工作,也是大有助益的。
我们班那次作文平均分46.3。还是不错的。2018级高三,我班作文平均分尤其高,我们每次上课前几乎都会谈论社会热点事件。
最后,推荐一部纪录片:《大师》。拍的相当好,对各个领域的大师的一生做了很详尽的讲述,而且会着重去讲他人生的重大节点,资料详实,文本优美。我觉得跟高中作文素材十分合拍,建议从高一开始就给孩子看。
推荐一个公众号或者人物传记类刊物:《人物》。它对事件和主人公的描写真正做到了事无巨细,出过很多精彩的,引起过大讨论的文章,对增长视野,了解社会生活有益。
祝2023届高考大捷
/End.
星标我,不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