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经验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隶属电气学院,国家级一流专业。拥有百年历史,支撑我国能源、制造、信息等多个重大领域,为特高压、新能源、高端制造、数据中心等关键行业培养急需的高端人才。
加强专业规划,把课程思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体现在培养方案中,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扎实掌握电气、材料、自动化、电子与信息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具有使命担当和科技报国热情,具有良好人文素养与创新能力,遵守职业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从人才培养全过程出发,将课程思政全面、全方位地融入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管理、教材编审选用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针对专业特点和现状,对课程思政的目标、措施、评价等各方面进行统筹规划设计,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
注重示范引领,发挥院士名师课程思政榜样作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积极组织院士、名师领衔开展课程思政。邱爱慈院士负责的“聚变能源与等离子体”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现代科技发展与现实的国情教育等思想元素与聚变能源与等离子体的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马兰精神。王锡凡院士和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别朝红在“能源互联网”课程中,带领学生认识世界能源结构的变革与发展,分享自己在多年科学研究中的心得及方法,鼓励同学探索科技前沿,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专业其他教师以院士、名师为榜样,开展公开课观摩学习,积极投身课程思政建设,以“电机学”为代表的16门课程成为学校培育的课程思政试点课,以“电路”为代表的3门课程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其课程负责人邹建龙在2021年度学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聚焦课程质量,以课程思政促进一流课程建设
一流课程的最终目的是铸魂育人,课程思政和课程建设是双向促进的,用课程思政促进课程建设,用课程质量丰富课程思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课程思政提升课程质量,推进教学从知识向育人跃迁,提升育人目标、深化育人内涵,以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全面培育和带动一流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电机学”课程团队为例,在坚持课程体系完整性,保证高质量课程内容基础上,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有的团队教师在课程导入过程中,讲述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电机的巨大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科技报国的志向;有的团队教师从电机专业的历史入手,介绍钟兆琳等老一辈交大电机人的辛勤努力和勤奋耕耘,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学生争做国家栋梁。课程思政的元素不是“混合”进课程内容,而是“融合”“化合”地内嵌于课程内容中,切实发挥育人效果。
优化教学设计,鼓励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强调教师探索课堂模式创新。“电路”课程负责人邹建龙老师使用无线互联网和平板电脑授课,摆脱了讲台的物理限制,与学生密切交流互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人生哲理自然融入教学中,例如根据二阶电路的过阻尼、临界阻尼和欠阻尼三种工作状态,说明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引导学生思考为人处事如何准确把握好“度”,受到学生广泛欢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结合理论类知识,以项目设计、小组讨论等方式,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和实践,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等。在专业定期召开的课程思政工作坊和研讨会中教师们会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经验,不断探索更多元有效的教学方式。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电信学部微电子学院,国家级一流专业。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集成电路设计、工艺制造、半导体器件等“卡脖子”技术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结合专业特色,瞄准国家重大课题开展课程思政
我国在微电子和集成电路领域较为落后,微电子领域是近两年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各种禁令和制裁的重灾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聚焦这一现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微电子和集成电路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对国家安全、工业、民生、经济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及报效国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育学生积极投身微电子事业,破解“卡脖子”难题。耿莉老师在“半导体物理”课程中,在传授半导体物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国家大力发展微电子行业的战略意图和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制度自信、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程军老师在“半导体数字集成电路”课程中,通过对比“中兴”“华为”案例,说明将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家手中的重要性。张鸿老师在“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课程中,强调集成电路行业历史和未来发展发向,向学生传递“报效祖国、承担责任”的理念。向锋老师在“电子材料与器件原理”课程中,追踪国内外最新产业趋势,着重介绍我国材料产业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引导学生做西迁新传人,在国家最需要的专业领域报效党和国家。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
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媒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特别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拓展思源学堂等线上平台作为课程思政的“第三课堂”。在思源学堂的讨论板上,师生就专业学习、职业发展、行业状况等主题进行深入和广泛的交流,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同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颠覆传统学习过程,运用翻转课堂等教学创新形式,安排开放性的专题调研活动等,使知识传递方式由单向传导转为多向互动,教师角色由知识传授者转为学习活动设计者和指导者,师生关系由“你教我学”转为学习伙伴甚至学习共同体。专业老师们在课程思政研工作坊研讨交流,通过多元的教学手段,学生更热爱课堂,爱上“学习”的过程,课程思政育人也取得更好的效果。
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广泛动员教师在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定期召开全专业教师大会,明确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教学方法,并邀请校级示范课程老师做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专业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经常以教研室为单位举办“三集三提”课程思政学习活动,即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教师们研讨如何根据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明确本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方法和路径等,通过这种方式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和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
注重师生互动,扩大课程思政育人成果
课程思政不能只看教师在课堂中教了什么,还要关注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只有全过程、深度关心学生的成长,建立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才能真正的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传达给学生,取得课程思政的实效。“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线上为每个年级建立微信群,主要领导和专业课教师全部入群,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传递正能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线下邀请集成电路行业的校友或者专家来学校为学生作报告,鼓励学生投身振“芯”事业。通过线上线下与学生的互动,本科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普遍提升,继续深造的意愿十分强烈,升学的学生比例不断提高。2015级和2016级微电子本科生升学的比例分别达到78.8%和79.2%,远高于平均值。毕业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在中国电科、航空航天等国家单位以及华为海思等重要的民营企业从事模拟集成电路研发,为我国摆脱西方国家在集成电路领域对我国的限制战斗在第一线,真正体现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育人成果。
社会学专业
“社会学”专业,隶属人文学院,国家级一流专业。成立于2004年,有关系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人口与城市研究、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培养方向,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管理与建设相关领域,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社会学人才。
重谋划、抓统筹,形成长效化机制。
社会学专业把课程思政建设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建设,对接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打造校内外、课内外、线上线下、点面结合、多维立体的“三全育人共同体”,形成了理论方法并重、强化国际联培、扎根现实国情、塑造实践能力等人才培养特色,探索出“学术工作坊”“实证研究方法暑期班”等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育人、科研的国际化协同,通过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联合培养平台增强学生国际视野。面向学术研究、社会治理与政策分析,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了一大批拥有坚实的社会学基础理论素养,掌握社会调查技能与实证研究方法的德才兼备型人才,为我国西部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重培训、强技能,打造“全先生”队伍。
社会学专业响应学校立德树人相关文件要求,构建完善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明确教师师德的21条禁行行为,提出“八要”“十不准”及58个师德要求,制定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制定师德考核办法和惩戒机制。在新教师入职培训、师德师风培训中设立课程思政模块,不断引导教师树立“育人职责人人肩负、育德使命门门落实”的意识。充分发挥课程团队、教学团队的价值,发挥后备教学名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教学攻关、集中备课、教案审查、协同合作,不断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及混合式教学改革研讨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教学研讨会”、“西安交大推进课程思政研讨会”等培训活动,及陕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陕西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等比赛。通过培训塑能力,通过比赛强技能, 不断增强教师综合育人的能力,打造社会学“全先生”队伍。
重考评、树典型,强化学赶超氛围。
落实系所主体责任,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社会学“双一流”建设和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建设先进典型和优秀成果,引导教师充分交流课程思政经验,营造思政育人“学赶超”氛围。在“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原理”等有基础、有影响的本科生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建设,从点到面,逐步形成课程思政对专业、课程和教师团队建设的全覆盖。请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生活中的社会学”、“家庭与性别社会学”的负责教师王奕轩和童梅作主题报告,分享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落地的具体方法。举办“社会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坊”、“社会学一流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研讨会”等多场活动,搭建社会学教师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模式创新的经验交流平台。
重党建、抓思政,共建党风共同体。
社会学专业紧抓基层党建,牢树爱国奋斗理想信念,师生共建党风共同体。通过积极开展红色革命教育、“爱国奋斗、不忘初心”系列研修、“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等活动,坚决筑牢教师思想阵地。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把西迁精神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四面旗帜融入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师生每周三举办午间工作坊、每周读书会。积极对本科生开展“四个一百”思政教育活动。社会学10余名教授、副教授深入书院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为学生在学业辅导、专业选择、职业发展、人生规划、创新创业等方面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隶属外国语学院,陕西省一流专业。自南洋工学时期即有师范院西文科,现已形成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英语专业、英德、英俄、英法双语方向人才及复合型人才。
聚焦第一课堂,培养家国情怀及国际视野。
英语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思辨能力、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自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良好的社会与职业道德的英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英语人才。不仅将上述要求写入专业培养方案中,更落实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杜丽霞老师在“比较文学及作品赏析”课上带领同学们赏析《木兰辞》,展示木兰孝敬父母、保家卫国、淡泊名利、巾帼不让须眉的优秀品质,对比迪士尼动画电影《木兰II》,引导同学们认清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对西方宣扬的价值观具有理性批判思维,客观认识和评价中西方差异。常虹老师在“同声传译基础”课中,教育学生树立“坚守自信、面向世界”的文化态度,教导学生比较鉴别中西文化思想,去伪存真,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及国际视野,能够适应行业创新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高素质复合型双语传播人才。
扩展课外链条,全方位协同育人。
英语专业深入挖掘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课程之外的思政建设也进行得细致扎实。英语系支部书记兼副系主任曹浩煊老师连续数年利用小学期带领大二同学参观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在帮助学生提高英汉翻译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使大家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光荣奋斗的抗战历史。英语系党支部利用专业优势,于2021年初制作了两集英语微党课“红色经典:红星照耀中国”及“红色经典:新西行漫记”,并组织全院师生观看学习。英语专业在学业导师指导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也一直强调贯彻思政育人理念,全方位协同育人,并连续数年为毕业生制作带有临别赠言的贺卡,鼓励学生们走出校门以后继续发扬西安交通大学“为世界之光”的理念等。
注重培训交流,提升育人水平和成效。
为解决教师们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方法不足,育人成效不够显著等问题,英语专业成立了11个课程组,开展研讨和集体备课,并每年组织近10场培训交流活动,指导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在培训会、工作坊中教师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领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教育部重要文件精神;学习四川大学原副校长石坚教授《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课程思政与育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夏永林教授《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几个问题》等报告;学习陕西省高校课程思政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中分享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倾听陈向京、李莹、杜丽霞、曹浩煊、范晓晖、牛莉、张蕾、董艳云、高岩杰等示范教师分享自己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并展开广泛探讨。
经过多维度高密度的培训和集体研讨,课程思政的理念在英语专业形成广泛共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升,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杜丽霞老师荣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钱希老师的“通用学术英语”获得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第一批课程思政校级教改项目评选中,英语专业获批1项重点课题、8项一般课题,是获批数目最多的专业之一。
机械工程专业
机械工程专业隶属于机械工程学院,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是以机械工程一流学科为依托的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内高等机械工程教育的发轫者之一,为高端装备、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西部担当的领军人才。
融贯学科历史,浸润工程价值
西安交大机械工程专业上世纪50年代随校西迁,历百年沧桑变迁,为国育才初心须臾不曾改变。新时代专业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堪当制造强国建设重任的高素质、拔尖型工程科技人才为己任,以课程为主阵地,以思政元素挖掘和教学设计为切入点,以产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改机制为保障,紧扣学科特点及内涵,不断强化专业教育中的思想价值引领,着力推进“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一体化建设。
机械工程学科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紧密结合,引领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制造”新阶段。机械工程发展史以增进人类福祉的价值取向为主线,蕴含着工程价值观、工程社会观和工程职业观元素。制造与社会发展、工业社会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从课程属性和定位出发,系统地把这些价值观融于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理解机械工程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巨大作用和工程与伦理、环境、安全、法律等社会因素间的交互关系,历史现实相对照,民族自豪感、专业(职业)认同感、现实紧迫感有机统一,激发学生投身科技进步的创新意识和拼搏动力。
厚植精实文化,培育工匠精神
“科学家发现已有的世界,而工程师创造未来的世界”,实践性是工程科技的本质属性之一,崇实重干、专注敬业、规范严格、精益求精等品质是构成工程文化的核心要素。机械工程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毕业生应树立以“精勤、敦笃、果毅、忠恕”为核心的人格价值观,并在“职业规范”等毕业要求下将其分解为4个可落实、可考核的二级指标项,结合机械工程职业特点,进行详细的内涵界定与阐释。在课程层面,机械精度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创新自信的工作作风和大国工匠意识。在实践教学方面,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CDIO项目实践实现了工程素养熏陶、工程过程训练、工程科研创新的有机融合,对学生综合性能力素质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近三年本专业在校生各类学科竞赛成绩丰硕,国家(国际)级一等奖以上获奖就有50多项,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对脚踏实地、敢于挑战、不畏挫折、团结协作、求新求变的工程文化的体验和践行。
了解技术“痛点”,激励报国之志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自主创新能力、基础配套能力相对薄弱,在基础制造工艺、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受制于人。中美贸易战引发的新的大国博弈格局下,众多“卡脖子”问题都和机械工程密切相关,因此激励青年学子胸怀“国之大者”,以奋斗拼搏的信念投身于科技领域攻坚克难的宏伟事业,是开展专业思政的核心要旨。亲身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教师们把对本领域关键技术的思考与理解引入课堂讲授之中,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富于说服力、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如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通过介绍谢友柏院士首创润滑理论及轴承转子研究所、卢秉恒院士主持“973”项目“高性能滚动轴承基础研究”攻关等事例及我国科技人员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而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激发学生明确国家所需,传承奋斗精神,树立科技报国的宏伟志向。专业还以西迁精神作为主题,以不同形式开展西迁史、学科史教育,缅仰先贤爱国奋斗精神,激励学生争做西迁新传人。学院党政领导、领军教授率先垂范,积极投身人才培养和思政育人。卢秉恒院士、蒋庄德院士及其团队以爱国情怀、战略卓识和杰出成就,书写了一个个“把论文写在中国装备上”的生动案例,王朝晖书记在统抓全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担任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的责任教授。截至2021年,本专业入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试点课程2门,学院层面培育示范课程5门,获批省级思政示范课1门,为国育才正成为全院教师自觉的价值追求。
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质量评价
机械工程专业以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丰富质量文化新内涵,不断健全、完善教学质量评改机制。专业在认证状态保持期间,重新修订了《机械工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实施办法》等5个制度性文件,把课程思政作为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融入专业建设的系统工程。在由24个指标点构成的专业课质量监控要点体系中增列了课程思政观测点,把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纳入课程负责人工作职责和教学团队考核指标,要求各教学团队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关于课程思政的专题研讨,常态化收集、总结优秀课程思政案例等。这些举措为专业思政的推进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下一步,专业将继续强化使命意识,加强思想引领,深化体制改革,加大对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探索和实践力度,为培养堪当制造强国建设重任的领军人才而不断努力。
地球环境科学专业
地球环境科学专业,隶属人居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唯一地球环境科学理科专业。突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特色,培养能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综合治理污染、科学利用资源的综合性高端人才。
围绕专业特色,筑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探索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蕴含着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理念等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及创新精神等。
为了更好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本专业要求每门课程最少设计3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共同形成本专业的案例库。如“水资源与水环境”课程,通过都江堰、郑国渠、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等案例,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环境社会学课程,结合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万物平等的理念,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保护和关照自然,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而努力。通过课堂教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文化自信、报效祖国、承担责任”“敬业精神、创新意识、法治意识”等理念深植学生心中。
创新思政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实践活动
专业要求教师改变简单、生硬的灌输方式,鼓励创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方法,灵活采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及画龙点睛、专题嵌入、元素化合、隐性渗透等方法“和风细雨润无声”地引导和教育学生。加入短视频或PPT图片等具有代表性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思考、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师们积极投入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普通地质学主讲教师张海伟获得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环境科学课程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环境地学、普通地质学、土壤学等课程通过开展野外实践,在使学生了解我国地学研究的地域优势,我国土壤的类型及利用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地质学家爱国奉献、刻苦钻研、勇攀学术高峰的精神。通过课程实践达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目的,增强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课程思政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在野外实践中增长了智慧才干,锤炼了意志品质,收获良多。
制定详细安排,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在实处
环境科学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本着统筹规划、逐步深入、教师主体、全面覆盖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安排。首先,抓好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案例整理和执行,用3-4个学期的时间达到课程思政全覆盖。第二,抓好课程思政试点课和示范课建设。要求示范、试点课程每学期都有示范交流活动,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第三,每学期召开1-2次本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集中解决教师们在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申报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环境科学专业配合学校、学院安排,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报告和研讨会,不断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和能力。2020年8月12日,全系教师参加人居学院召开的课程思政培训大会,听取金禾中心俞炜华副教授报告及张硕英副院长对全院课程思政工作安排。2020年12月14日,程燕教授、吴一平教授参加全校课程思政教改项目及示范评选启动大会,并与次日召开研讨会传达大会精神。2020年12月18日,本专业全部教师任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案例及成果分享活动,李旭祥教授、邱临静副教授、张凡副教授等老师分享了课程思政案例等。
下一步环境科学专业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三全育人”为目标,以环境学科为底色,从“课堂-活动-实践”等多维度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努力将理论与实践、基础性和先进性高度结合,取得思政教育、德育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