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营商环境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近年来,全省各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下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方向,聚焦补短板强优势,全省营商环境近四年呈现连年提升态势,全省营商环境能级整体跃升。各省辖市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对标全国一流水平,坚持寻求问题最优解,探索出一批市场主体认可、实践证明有效的改革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一些领域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
继2019年河南省首次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后,为进一步发挥全省各地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示范带动效应,形成全省比学赶超、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今年再次汇编印发了《2021年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汇编》,全面系统梳理了189项具体的改革举措,其目的为促进各地区相互学习借鉴,推动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切实带动省内各市跑出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今天,我们选取了十个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濮阳市全国首创营业执照“一码集成”
为进一步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切实打通市场主体准营“最后一公里”难题,濮阳市在全国首家推行了“一码集成”、实现“一照准营”改革。濮阳市“推进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的地方”中,因成效显著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
“一码集成”改革,是指在企业获得营业执照后,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把许可信息以“二维码”形式,加载到营业执照上,从而实现“一照准营”。
对标先进,按下改革快捷键
改革前,市场监管局与市委营商办、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卫健委、市公安局一行组成学习考察组,赴上海、苏州等地,就“证照分离”改革实地学习考察,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找出了差距、树立了标杆。改革中,市场监管局结合濮阳实际,制定改革方案,多次向省局请示汇报改革思路和工作进展,争取省局支持和帮助。适时召开党组扩大会专题研究“一码集成”改革,让相关许可科室放下思想包袱,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善于科学放权,全力推进“一码集成”改革。
告知承诺,跑出服务加速度
企业获得市场准入后,如果不能及时取得许可证,将面临很大的市场经营压力。通过实行“告知承诺即可准营制”,行政审批机关下发“告知书”,告知企业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的审批内容、审批依据、准予办理条件、承诺的期限和效力、监督和法律责任,企业签署递交“承诺书”,作出符合条件才可经营的承诺,彻底打破许可证的门槛,当天即可拿到加载许可证信息“二维码”的营业执照。
放管结合,当好创新助推器
放宽市场准入准营门槛,并不意味着企业进入市场后就放松监管甚至不再监管,而是放管结合、放管并重,监管人员扫描许可信息“二维码”了解许可信息,立即将其列入监管计划,把事后监管前移,实现“发证即监管”,做到简政不减责、放权不放任。
助企便民,提升群众获得感
实行“一码集成”首席服务员制度,全程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精准帮办,切实提高企业办证准确率和通过率。在营业执照“审核合一”的基础上,推行行政许可证“独任审核制”,提高工作效能。开发“一码集成”软件系统,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并审批、一码集成、一照准营”,企业只需在经营场所悬挂加载许可信息“二维码”的营业执照即可,许可部门不再发放相关纸质许可证,群众可通过微信、支付宝、i 濮阳APP等扫描许可信息“二维码”,可随时了解该企业相关许可证信息。通过营业执照与许可证书关联,实现“一企一照、一照准营”。
“一码集成”改革之后,只需把群众要办的许可类政务服务事项涉及到的审批部门、办理事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梳理汇总,再造涉企审批服务流程,实现了按需组合、一次申办,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现阶段濮阳“一码集成”的范围包括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药品零售、食品流通、食品生产等领域,下一步将逐步扩展到全市32个涉企经营许可事项。
濮阳市施行模拟审批模式,助推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
为进一步创新审批模式、提高审批效能,确保投资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濮阳市探索建立了投资项目模拟审批创新模式,通过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积极对接各审批部门、项目业主和平台开发公司,深入摸排项目审批的难点堵点,梳理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模拟审批”工作思路、关键环节、审批流程,在全省首先实现投资项目线上“模拟审批”。模拟审批是指在投资项目还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条件下,利用土地报批的时间窗口期,将拿地之后的审批事项前置,完成除施工许可证以外审批事项的技术性审批,并出具模拟审批意见,待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后,将模拟审批转化为正式审批的模式。
开发运行“模拟审批”平台
开发运行投资项目“模拟审批”平台,模拟审批适用于政府投资、省市重点项目、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项目业主单位或投资人登录市政务服务网进入市模拟审批平台提交申请,经过申请提出、联合认定、模拟审批、文件转换四个阶段,各审批部门在市模拟审批平台完成各环节模拟审批。
制定出台“模拟审批”办法
为加快濮阳市投资项目“模拟审批”创新模式的政策解读和平台应用,出台了《濮阳市投资项目模拟审批实施办法(试行)》(濮政办〔2021〕31号),印发了《濮阳市投资项目“模拟审批”项目业主操作手册》和《濮阳市投资项目“模拟审批”审批部门操作手册》,制作了濮阳市投资项目“模拟审批”一图读懂,在多家媒体和公众号发布。
截至2021年底,濮阳市模拟审批共完成5例案例。该审批模式打破了传统审批方式,大大缩短了新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助推新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
开封市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办电服务
开封市高度重视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工作,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将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2021年,公司创新工作举措,以梳理管理盲点、打通流程堵点、解决用户痛点为抓手,深化小微企业“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和大中型企业“三省”(省时、省力、省钱)办电服务,全面打造“便民、降本、提速”的“阳光业扩”服务品牌。
构建“线上一次都不跑+线下网格化”整体服务体系
推行用电报装掌上办、指尖办,提升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电子合同实用化水平,实现新装、增容、过户等24项办电业务线上办理“一次都不跑”。创新开展网格化服务,以台区为单元,将开封市划分为1200余个用电网格,网格化经理对辖区内设备进行维护、对用户全类型业务进行服务,做好台区服务信息公开,建立服务微信群,做到服务无死角,第一时间响应客户电力诉求。强化供电公司网格与政府网格匹配、协同,将涉电业务与政府综合整治事项协同推进。
深化低压客户勘查、装表一体化,推行“一次上门、一次送电”业务模式
组建低压业扩专业队伍,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充分发挥班(所)计量周转柜、抢修计量周转箱作用,随工作车辆建立“移动四级表库”。低压客户经理收到客户报装需求后,随工作车辆携带表计至现场开展服务,现场具备条件时,工作人员直接装表接电,现场签订供用电合同,报装业务“一次办结”。
实现水电气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推动市政务服务大数据局开展信息共享,实行水、电、气、暖“一次联办”模式。客户办理水、电、气、暖任一业务时,营业人员主动服务,按照申请人意愿,通过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将水、电、气、暖收取资料一并受理,相关企业通过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获取资料,分别进行办理,办理完成后将办理结果以短信等形式告知申请人,实现公用基础设施业务办理由“多家”变“一家”。
建立“万人助万企”首席服务官工作模式
针对开封市“万人助万企”活动涉及企业,印发专项工作方案,建立“万人助万企”五项机制,保障助企五项措施,选派业务能力强、政治站位高的市县公司中层及以上干部对企业进行分包,作为首席服务官精准为企业做好电力服务,“一站式”解决企业用电诉求。
济源示范区推行“告知承诺”
提高办电效率
为提高企业办电获得感,实现客户办理电力接入工程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2021年,济源示范区围绕10千伏及以下电力接入工程行政审批办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研究手续简化可行性,制定审批事项告知承诺实施标准,发布《用电报装外线接入工程告知承诺审批暂行办法》(济政数〔2021〕5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通过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三步走”,有力推动办电更高效、服务更优化。
政府定标准
济源示范区各相关部门,围绕用电报装外线接入工程所涉及的城市绿地树木、挖掘城市道路等12个行政审批事项,梳理准予行政审批应提交的安全施工、树木赔偿承诺、临时占用期限等申请资料,依据梳理结果,分类制定告知承诺相关工作细则和告知承诺书标准模板,建立告知承诺实施标准。
企业作承诺
对纳入用电报装外线接入工程告知承诺实施范围的项目,济源示范区各相关部门一次性告知企业审批条件、申请材料和办理要求,企业通过市民之家综合窗口或线上渠道对相关审批事项作出书面承诺后,当日即可获取行政许可,并组织工程实施,在竣工验收前办结所承诺的行政审批事项即可,实现“承诺即开工”。同时,行政审批部门将企业承诺书在济源市人民政府网站“营商环境在济源”栏目向社会公告。
过程强监管
济源示范区各行政审批部门建立告知承诺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在监管过程中发现承诺申请人未达到承诺标准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达到要求的,撤销审批决定。同时,将违反承诺的失信企业纳入诚信档案,在信用修复前,不再适用告知承诺,并对其他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暂行办法》的执行,实现用电报装外线接入工程由事前“行政审批”改为事后“行政监管”,办理时长由5个工作日压减至1个工作日。同时,为支撑改革举措的落地实施,切实落实告知承诺制度,国网济源供电公司以“人民电业为人民”为宗旨,主动提供“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充分知晓改革内容,自觉运用改革成果,变“企业跑”为“代办跑”,实现企业办电“零跑趟”,为企业用电需求提供便利,进一步提升企业办电“获得感”。
信阳市“三减一优”打造高效便捷用气环境
为全面提升服务质效,营造“效率高、环境优、用户获得感强”的用气环境,信阳市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大力弘扬服务用户“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打造“三减一优”服务方式,全面提升用户办事体验。
减环节,“预服务”压缩业务办理流程
为加快燃气报装进度,将服务前置,打造“预报装”项目。在用户报装前先行预设管道,减少工程设计、施工等环节和部分安装成本,实现用户报装即开通。该项特色服务为开发商招商引资增加了优势砝码。同时公司将用气环节由原来的8个减少到2个,即用气申请、验收通气。此外,设计、施工、办理报批等环节全程由燃气公司帮办代办,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
减时间,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全面梳理业务流程,通过财务、市场、工程、运营、客服多部门对报装业务全链条进行梳理,采取上门服务、网上受理、多部门联合办公等多种方式,加快工程施工及验收速度,压缩业务办理时限。目前各环节办理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不包括设计、施工、报批等与用户无关联的时间),进一步提升燃气用户满意度和获得感。
减材料,实现“无感业务办理”
实现政务网电子证照共享,用户可“零材料”进行线上燃气报装和过户,减少用户跑趟次数。
优化线上办理通道,实现“不见面”业务办理
开通“掌上营业厅”,用户可通过中燃慧生活APP、壹品慧公众号以及小程序查询、办理报装、缴费、维修、开具发票等业务。同时,“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可一窗办理水电气等多项业务,线上同步设置“一件事”办理通道,实现水电气等高频事项一窗受理,极大提升用户办事体验。
郑州市积极探索“登银合作”模式改革
郑州市坚持以“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为抓手,以抵押登记这一高频次、大业务量的服务项目为突破,持续推动不动产登记机构与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深化协作,探索构建起系统直连、信息共享、业务集成、流程简化的“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的“登银合作”模式,较好地破解贷款程序与抵押登记衔接不紧、环节多、材料多、跑趟多等痛点难点,为广大群众和中小微企业提供“零接触式”服务,有效缓解融资难、贵问题,提升了办事群企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构建合作平台,推进登银机构业务协同、系统对接
分步推进实施“不动产一件事”抵押登记事项改革。从2019年初开始,协调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和金融信贷系统的对接直连,指导登记机构围绕“登银合作”事项、登记类别、材料清单等内容详细分析梳理数据需求,明确数据开放边界和信息共享范围,实现登银机构之间信息要素交流互通、线上线下环节有效贯通,抵押登记申请方式发展线上为主、多渠道并存。着眼解决纸质申请资料转递效率低、签署繁琐、问题件回退修改流转时间长等痼疾,持续推进“登银”系统深层次对接基础上的材料数字化升级。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地全面启用电子不动产抵押权登记证明,省去人工缮证、领证环节;上线格式化的电子版询问记录,支持申请人在线填写,倒逼金融机构研发、应用电子合同等数字化业务材料,基本实现登记要素共享获取、材料系统生成、表单智慧填写、印章签名一键添加、数字认证覆盖全程,打通了线上办理的“最后一公里”。
探索事项集成,推行贷款及抵押登记全流程线上办
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专项印发不动产登记“当场办、当天办”工作方案,通过创新手段、整合资源,对抵押登记流程进行再优化、再提升。规范引入并充分运用电子签名、电子文书等技术,将贷款、抵押登记两个事项整合为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全国首创性打造不动产抵押贷款全线上化办理模式,达到贷款申请、审批、签约、抵押、放款等环节无缝衔接,不动产抵押人办理有关事项,只需通过手机银行客户端自助发起申请,通过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技术进行身份核验、材料签署后即可实时网上办理,结果即时反馈,真正意义实现全程“无纸化、线上办、零跑动”。较其他地区依托属地不动产登记系统开发应用程序(或政务网外延端)、申请人通过相应程序(或外延端)自行上传申请材料影像或仅填写申报信息发起登记申请、登记部门审核影印件或要素模板进而登簿的做法,较好解决了贷款程序和抵押登记流程脱节、线下签约环节和纸质材料依然存在、留档资料过于简化等弊端,材料完整性、程序合规性、登记安全性都具有显著优势。基于该模式探索试行贷款及抵押登记“一件事”“全豫通办”,郑州市主城区范围内不动产的所有人在中原银行省内异地分行申请抵押贷款,也达成全程线上办理目标。截至2021年年底,已成功受理漯河、开封、信阳等十余个地市分行网上推送的80多笔抵押业务。
健全支撑体系,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延伸服务事项
积极打破信息壁垒,统一归集人口、婚姻状况、网签备案、市场主体登记等与不动产登记相关的公安、民政、房管、市场监管等16个局委37项数据,实现身份识别认证可通过网络便捷完成,办理部分登记事项所需的合同、证照等信息或材料可共享获取、免于提交。推进不动产登记、金融机构深化协同内容,强化不动产权利状况及变动情况、贷款结清状态等内容的实时共享更新,支持金融机构受权查询、获取有利害关系的登记结果,便于贷前了解、贷后掌控抵押物状态,招商银行郑州分行依托不动产共享信息改进信贷模型投产的“闪电贷”产品,支持自有不动产的市民一键申请、1分钟快速获得信用贷款,充分满足了融资个人对贷款审批时效的要求。主动为登记机构松绑解套、鼓劲撑腰,支持、指导登记机构着眼融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现实登记需求进行探索创新,先后推出土地使用权抵押、在建建筑物抵押及不动产抵押、预告预抵等关联性登记合并办理,开展“联合抵押、部分解押”、既有抵押注销与新增抵押设立联办等创新型业务类型,金融机构与企业办理相关业务可有效节省中间环节,整体办结时间大幅缩短。
随着“登银合作”模式的迭代升级,郑州市不动产抵押登记流程不断优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通过延伸登记窗口、打通业务系统、共享信息数据、推行全线上化办理等系列举措,实现抵押登记办理从“来回跑趟”到“只跑一趟”再到“零跑趟”的转变,办理时限先后从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1个工作日再到目前的现场1小时内和全线上化的即时办结,效能提升97.5%,同时推动金融机构再造流程、提升效率,群众办理不动产抵押类贷款从申请到放款全程压缩至最快3个小时即可完成。同时,“登银”机构之间材料传输、业务协同,有效防范了以虚假材料骗取登记,切实保障登记和信贷资金安全。
安阳市实施“重点先行+全面覆盖”
提升服务质效
2021年,安阳市以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以纳税人满意度为导向,持续推进税费改革和便利化服务举措,印发了《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推出了“2+4+6+8”优化营商环境总体部署,在红利账单精准推送、跨省异地缴税、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安易税”智慧税务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安阳经验”。
红利账单精准推送
安阳税务将减税降费成果以红利账单形式,通过电子税务局和安易税税企沟通平台向重点税源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含小巨人)、小微企业27797户精准推送,推送率、查看率均达100%,居全国试点单位第一。
跨省异地缴税
安阳市税务局在全省率先实现跨省异地电子缴税,跨省税、银、企三方联动,借助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渠道,全省率先成功实现了跨省三方协议签约和税款的跨省异地清算,让群众跨省办税缴费“零跑路”。跨省异地电子缴税业务实现后,在不改变现行属地管理、就地入库的征缴以及预算管理体制下,可针对纳税人因跨省经营或管理需要,借助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渠道,将异地税款跨省电子缴入经营地国库,彻底解决跨省异地缴纳税款环节多、手续慢、耗时长的问题。
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
为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全生命周期”四个机制精准服务。结合万人助万企等活动,通过第三方问卷调查、交流座谈会等方式靶向问需,印发了《服务全市“三个一批”活动实施方案》,为89个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行业自初创期至退市期,建立税收营商环境服务员制度,专人负责,主动对接,全生命周期实施“税收惠企政策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税务前置服务、涉税服务机构协作”四个机制,大幅减轻办税时间和成本。服务企业1294户,解决问题53个。
“安易税”智慧税务建设
建成“安易税”税企沟通平台,成为电子税务局网上办税的有效补充,涉税事项全程网上办;在全省率先实现小额退税“免填单”,使退税平均办理时间进一步压缩。在“安易税”税企沟通平台推行“企业体检码”,点击即知纳税信用等级、风险事项、税收优惠事项等信息。
商丘市完善“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
商丘市依托不动产登记、交易职能一体化体制优势,围绕“更便捷更高效”服务目标,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牵头,税务、财政、司法、大数据、金融多部门配合的常态化协作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思路,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交易工作便民化、信息化、规范化发展,实现办事时限再压缩、办事环节再优化、企业登记“零”成本、便利程度再提升。
推进非涉税登记事项“全豫通办”
依托现有电子政务外网网络运行环境,积极联系技术合作单位,于2021年5月完成“全豫通办”平台对接,提前完成阶段任务。截至2021年底,已经完成平台接口、非税接口、省高院接口、税务系统“总对总”对接,商丘市本级完成了省辖市间、商丘各县(市)间第一批非涉税抵押权首次登记、抵押权变更登记等13个登记事项联调测试、对接。
加大“跨省通办”推广力度
在2020年底全省首家实现“跨省通办”的基础上,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群众对“跨省通办”业务范围、网办业务流程的认知度,提升“跨省通办”平台利用率。
全面提升电子证照利用率
商丘市不动产电子证照库于2020年底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2021年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共享面及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不动产电子证照使用率。2021年已在“商丘便民网APP”和“商丘政务服务网”上提供查询、下载服务,商丘市中原银行、邮储银行、农行银行、公积金4家金融机构全面使用电子证照。
实现“掌上查询”“扫码查询”
2021年实现了地籍图公开查询;上线不动产登记“任意查”服务功能,为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规避风险提供保障;实现“一证一码”,通过数据共享集成的方式将归集好的电子图像取代原来的纸质图像,并生成二维码打印在证书上,群众和企业可以更便捷地获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信息;同时与金融机构、教育部门、法院、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查询机制,为抵押贷款、子女入学、市场主体注册、法院查封执行提供及时有效不动产信息查询服务。
焦作市采用国际高标准
建立水质安全“防护盾”
焦作市在全省建立首家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使饮用水生产过程中的水质最大限度趋于“零缺陷”,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水质风险预防管理。
加强关键控制点风险控制
通过对水厂净水过程以及参与净水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终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等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进行危害分析,确立一般危害和显著危害,最终确立水厂运行关键控制点,通过抓主要矛盾,实现水质安全控制。
建立优于国标的企业内控标准,为水质安全设立多道“红线”
严格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进行城市生活饮用水的生产和供应,在引入HACCP管理体系后,为降低水质风险,企业在沉后、滤后、出厂等环节分别建立了优于国标的水质内控标准,通过设置多道“红线”,提前预警处置,确保合格自来水的安全生产与供应。
规范水厂运行,为饮用水水质安全护航
通过在水厂推行HACCP管理体系,使得水质管理目标清晰、明确,通过规范作业流程和供水卫生标准操作、设备设施管理维护、采购物资管控以及监视监控全过程水质等方面控制各项水质危害,同时加强水质风险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响应和演练。通过规范水厂运行,建立一套完整的HACCP计划表,阐明所有的控制手段,控制范围和纠偏行动,为饮用水水质安全护航。
定期进行体系评价,确保水质管理实现良性提升
水厂运行期间,通过定期对体系进行评价,关注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是否偏离,一旦偏离需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并进行关键限值的调整,使饮用水生产过程中的水质最大限度趋于“零缺陷”,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水质风险预防管理,确保水质管理实现良性提升。
鹤壁市加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开启项目审批建设“加速度”
鹤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国土空间规划试点改革为着力点,开发建设了集“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在线并联审批、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业务协同审批管理系统,创新探索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一个平台、一网通办”的服务模式,让项目审批流程更优化、工作更高效、机制更顺畅。
实现工改系统与电子证照系统无缝对接
现阶段,鹤壁市已完成工改系统与电子证照系统无缝对接,在河南省率先实现“一书三证”(选址意见书、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电子证照审批应用。
合并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间
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与施工许可阶段已整合为一个阶段,实现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与施工许可证同时核发,技术服务、窗口受理、业务审查、核发证书并联审批“四同步”。
推行并联审批,压缩审批实现
全市工改系统审批281个项目实现联合审验和并联审批,出台《关于优化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的实施意见》,大大减少了办理环节,压缩了审批时限,主要指标达到国内前沿值。
鹤壁市为27家工业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书45本,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难题;为3个住宅小区解决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惠及4644户群众。处置闲置土地1173亩,超额完成土地盘活利用任务,2020年度新增2260亩土地利用计划指标,鹤壁市11个新开工省重点项目服务保障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