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养鸡有三大好处:一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有利于解决发展畜牧业与农业的争地问题。二是改变了林地、果园生态环境,提高了生态效益。林地养鸡,可有效地促进林、牧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鸡觅食林中的虫、草,排泄的粪便增加了地力,又有利于树木生长。三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林地养鸡投资小,操作简便,不需要繁琐的饲养程序。林地为鸡提供了广阔、理想的空间,鸡的活动范围大,抗病力增强,饲养管理很少用药,并且林地的草、虫为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节约了饲料,降低了饲养成本,生产出来的鸡蛋、鸡肉无药物残留,恰恰适合现代人追求的高品味消费,在社会上深受欢迎,市场价格高于普通肉鸡、鸡蛋,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
发展林地养鸡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围栏和鸡舍的建设
按照每667平方米林地、果园建一个围栏,目的是防止鸡只的丢失和天敌(狐狸、黄鼠狼等)的侵害。围栏用高1.5m的塑料网或尼龙网,地下深埋25cm,间隔2m打一木桩,把网栓在木桩上即可。把自来水或水源引到果园、林地中。鸡舍建在围栏的两端,便于轮放时移动围栏。鸡舍主要是供鸡晚上休息及避风雨用,可以相对简单,如盖草棚、塑料帐篷、石绵瓦等。冬季四周可以用草帘、塑料簿膜围起来保温。鸡在鸡舍的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10~12只鸡。同时,可在舍内顺着鸡进出林地的方向搭建30cm斜面的栖架,栖架材料可用木条、竹子等,间隔10cm左右,让鸡夜间在栖架上休息。鸡舍建成后,应认真搞好消毒。
二、品种选择
林地养鸡主要是追求鸡的品质,保证绿色无公害,一般以适宜放养、抗病力强的当地土鸡品种为主,这些品种的鸡在喂养一段时间出栏时一般公鸡在2kg、母鸡在1.5~1.8kg左右。
三、饲养管理
1、育雏
(1)育雏前的准备。育雏室一般是专门建造,用砖木结构建造保温的平房,也可以利用空房进行改造。采用火炉保温为主,通过烟管将煤气直接排出室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另加红外线保温灯提高室内的温度。育雏室应有换气的窗口,既能保证室内温度,又利于新鲜空气的供给及室内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氨气等)的排出。地面垫料可采用刨花、谷壳、稻草等。每次进雏前必须对场地进行消毒。出雏后应把垫料及鸡粪彻底清除,严格消毒后备用。
(2)引进的鸡苗必须确定出壳24小时内已注射马立克疫苗,这一点很重要,是饲养成功与否的关键。雏鸡应认真挑选,健康雏鸡的主要特征是:出壳整齐,大小均匀,体重正常,羽毛光洁,眼大有神,两腿健壮有力,脐带收结良好,腹部柔软,肛门周围无粪便污染。育雏的时间一般为25~30天,在具保温功能的育雏室内进行。有的雏鸡经长途运输,抵抗力有所降低,可在饮水时添加一些维生素、葡萄糖和抗菌药物(如恩诺沙星、氟哌酸等)。鸡苗的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每平方米40只左右。
(3)育雏温度是育雏的首要条件,适宜的温度是提高成活率的保证,应注意温度均匀恒定,不要忽高忽低。温度正常时雏鸡活动正常、精神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温度偏低时雏鸡发出尖叫声,并且靠近热源,拥挤打堆,这样易造成鸡群叠压死亡;温度过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增加。因此,一定要注意观察。一般育雏第一周为32~34℃(前三天不低于33℃),以后每周下降3℃,第四周应保持在20~23℃,并在放养前提前脱温,让雏鸡适应外界的环境温度。
(4)初饮与开食。雏鸡入舍休息后即可饮水。最初应在饮水中加少量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和糖,水温开始以16~20℃为宜。开食应在鸡群饮水后2~4小时进行,把饲料稍加一点水拌匀,然后均匀撒在事先消毒过的深色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要少喂勤添。3天后改用饲料桶,干料喂养。开食应选择质量稳定且信誉好的饲料厂生产的颗粒饲料。
2、育成鸡的管理
脱温后的小鸡一般还需在室内再养上一段时间,让其逐步适应外界环境。夏季饲养7天、春季15天、冬季饲养20天才能放进林地、果园中。注意鸡群从室内转移到林地、果园中宜在晚上进行,以减少应激反应。一般以春、夏、秋三季饲养为宜。放进林中头几天对鸡群要进行调教,形成条件反射,达到吹哨补食的目的。饲料以玉米、豆粕为主,粉碎后添加适量多维素和微量元素,搅拌均匀再投到饲料槽中让鸡采食,一般每天早晚各补料一次。要注意经常观察鸡群的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另外,在果园中养鸡可采取人工育虫来补充部份动物蛋白质饲料,节约饲料成本。一般采取的是稻草育虫法,效果很好。方法是:将稻草切成6~7cm长,用水煮1~2小时,捞出倒入事先挖好的0.6m宽、0.3m深的长方形土坑中,上面盖上6~7cm厚的泥土、剩饭菜等,再盖上泥土压实,每天泼一盆淘米水或米汤等,8天可生虫子。翻开让鸡啄食,食完后再盖好泥土照样浇淘米水,可继续生虫子。同时也可通过灯光诱虫喂鸡,可减少农作物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量。
四、疫病防治
不论是育雏阶段还是育成阶段,都要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和消毒保洁工作,并加强对一些常见病如鸡球虫病、鸡白痢、大肠杆菌病等疫病的防治。应常备鸡球虫药2~3种,交替使用,其他如防治鸡白痢、大肠杆菌病的药物(如恩诺沙星、氟哌酸等)及青霉素等常规药要备足,便于发现疫病时及时治疗,提高鸡群的成活率。在果园中不要轻易喷施农药,果树喷药时,鸡群应关在室内,待药有效期过后再放进果园,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林地果园养鸡可参照如下免疫程序:
日 龄 疫 苗 免疫方法
6~7 新支联(ND+H120+扩J9) 滴鼻、点眼
13~14 法氏囊(IBD) 饮水
20~21 新支联(ND+H120+扩J9) 滴鼻、点眼
25 法氏囊(IBD) 饮水
40~45 鸡新城疫I系(ND) 肌肉注射
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1、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成年鸡也会感染,但症状轻或不明显,主要侵害卵巢、卵泡、输卵管和睾丸等器官。本病的潜伏期为4~5天,雏鸡在5~6日开始发病,第二至三周是发病和死亡的高峰,表现为精神委靡、羽毛脏乱、两翼下垂、缩头颈、不吃不动,由于体温升高怕冷寒战,常挤在一起或呆立一旁;排出有恶臭的白色糊状稀粪粘在肛门四周的羽毛上,结成块状,甚至堵住肛门,排不出粪便;发出吱吱的尖叫声,若病菌侵入肺部,引起肺炎,病鸡呼吸困难,张口喘气,病后常因虚弱衰竭死亡。成年鸡感染本病后一般无明显病症。防治本病育雏是关键,:要尽量购进无白痢病的鸡苗,严格消毒,育雏舍、育成舍做好地面、用具、饲草、笼具、饮水器等的清洁消毒,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应严格控制,密切注意鸡群动态,发现糊肛鸡应及时隔离或淘汰。育雏头几天可在饮水中适当加入恩诺沙星,发病时用复方禽菌灵、强效环丙沙星、氟呱酸、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2、鸡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肠道寄生虫病,15~50日龄雏鸡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可达80%以上,常见症状:精神委靡,食欲减退,羽毛脏乱,闭目呆立,翅膀下垂,下痢等,最具诊断特征的症状为排带血的粪便,解剖可见小肠和盲肠肿大、充血。本病的防治应在早期进行。平时勤换垫料,防止饲料和饮水被粪便污染,也可以用消毒液带鸡消毒,发病时可用地克珠利或磺胺类等抗球虫药物进行治疗,全群用药,并且经常更换球虫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3、鸡大肠杆菌病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各种日龄的鸡都能发生,多见于雏鸡和6~10周龄幼鸡,临床上以继发感染为主,常与鸡传染性法氏囊、慢呼、白痢、新城疫、腹水症等混合感染。鸡群密集、空气混浊、过冷过热、营养不良、饮水不洁等都是主要诱因。主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气囊炎、肺炎、肠炎等,病鸡表现精神萎靡、羽毛脏乱、缩颈呆立、下痢或腹泻,有时出现呼吸困难,粪便黄色、绿色或灰白色。剖解病变主要是内脏实质器官充血、疲血和变性,常附有一些白色纤维素膜,脾脏肿大呈紫红色,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液混浊,腹膜发炎,有的鸡关节肿大。本病应以预防为主,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等病的预防,能减少或降低本病的危害。在育雏期适当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有利控制本病。由于大肠杆菌对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应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如泻痢停、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强效氟呱酸、土霉素、强效环丙沙星等,并且药量应充足,保证连续用药,使药的有效浓度在机体内维持一定时间。
果园、林地养鸡是一项短、平、快可持续发展的好项目,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新生事物,是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应该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加大推广规模。
--------------------------------------
好文章,学习了,谢谢
--------------------------------------
不错是个好主意。。
--------------------------------------
希望跟大家多多学习
--------------------------------------
起码这是未来的方向。地球没有变大,人口在增加,怎样合理的利用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永远是个需要探索的方向。
--------------------------------------
支持 学习@@@@
--------------------------------------
呵呵,学习了。
--------------------------------------
同意5楼的,综合利用好农业用地是解决食物的大问题。
--------------------------------------
立体养殖,生态养殖应该是发展方向
--------------------------------------
呵呵,学习了,请问一下果林养鸡怎样防除肉食凶禽对鸡的捕食啦??????????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