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在一家公司工作,见证了公司快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刚离职时,因为自己是局中人,不好下笔,写好的一面会有水军和洗刷的成分,写不好的一面会有落井下石的嫌疑,所以就没写。距今已过去几年时间了,再写写感触与总结,会更中肯,更容易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思考。
这段工作经历,对我的触动比较大。期间,我经历了公司从起步,到快速扩张,再到缩减业务,最终核心业务关闭的过程;经历了公司融资从被看好,到遭遇融资困难,再到资金断裂,最终走向失败的过程;经历了团队从几百人,到上千人,再到突然业务大缩减,裁掉大部分员工的过程。
这种经历有点像坐过山车,从山底爬到山峰,突然又跌落到谷底。各种滋味,酸甜苦辣咸,不经历很难体会。
虽然已过去这么久,我现在回想起来,多少有些惋惜。有些事情可以改变,至少可以做得更好。有些事情很难改变,也许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我加入这家公司也是机缘巧合。当时一个前同事在这个公司担任总监,给我打电话,说参与了一个创业项目,机会和空间不错,是否考虑参与,并且给我发来了项目介绍资料,使我对项目模式和初创团队有了初步认识。当时我有工作,没有马上答应,提了一些问题并说了自己的顾虑。其实我对社区拼团模式持谨慎,甚至怀疑的态度。可以说,我并不看好这个模式。
那时我在公司上班,工作也不太顺利。这时,这位前同事又打电话来沟通,做说服工作,说公司待遇不错,还有股票期权,并且创始团队的履历、背景都很出色。当时工作上的不顺,加之创业团队发展前景的吸引,多种因素叠加起来,最终我被说服了。
后来就去面聊了。当天,前同事出差不在北京。直接跟COO聊,我之前有类似的工作经历,很多问题都能解答,并且有解决方案,COO比较满意。后来又跟研发的一位管理者聊了一下,聊得也比较投机,基本就敲定了。
当时我的岗位选择有2个方向:
一是去产研部门,做供应链产品经理,参与供应链的产品规划和设计工作。
二是在业务部门,属COO体系,协助供应链业务,对采仓配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帮助业务降本增效,提升用户体验。我最终选择了留在COO体系,助力业务发展。
总体来讲,可以将这段工作经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准备弹药和预热期。我入职时,公司就是996,这是我在职场遇到的唯一一家996公司。虽然不用打卡,但是大家都很守时,不迟到早退。公司的管理层,每天9点都要开晨会,对公司前一天业绩情况进行总结和复盘。
因为老板有不错的背景,加之初创团队阵容豪华,而且当时社区拼团在风口上,一开始融资比较顺利,很快融到了数千万美金。当时公司的战略是跑马圈地,有点像美团在千团大战中的打法。美团当年通过快速开城,快速抢占市场,迂回包抄,最终打败了窝窝团和拉手网,取得了一骑绝尘的胜利。
公司有了充足的资金弹药,开始疯狂招人,办公场地也在不断扩张。全国各地都在招人,选址建仓,为公司下一步加速发展做准备。
公司很快进入第二个阶段,快速发展期。业务从十几个城市,发展到四五十个城市,并且在自营发展还不充分,模式没有跑通的情况下,开始开放部分城市的加盟业务。最多的时候,自营和加盟的业务覆盖了七八十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配送、销售,都有团长。部分是区域仓库,部分是前置仓,前置仓没有库存,只负责中转分拣与配送。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公司的最高层,对物流的关心和重视不太够。公司的产研体系,包括供应链的产品经理,没有去过仓库,开发出来的IT系统,下面的操作人员意见较大,却没人响应和解决,听之任之。
我记得有次去青岛出差,跟着送货的司机跑了一趟车,发现司机要送十几个自提点,每到一个自提点,司机都需要从面包车上挑选出该站点的商品,这个动作耗时长且极不专业,尤其是车辆满载时,常常将一车货物翻来覆去才能找到所需商品。
仓库在装车时,没有分拣到站点,而是分拣到线路。仓库分拣省事了,站点卸货却麻烦了。这在管理上,属于问题后移。而问题越到后面处理,成本和代价越大,用户体验越差。
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速度掩盖了很多问题,这也为后面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当时烧钱速度很快,商品毛利低,成本高,导致卖的越多亏损越厉害。
因为融资不顺,公司开始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衰退期。
当公司开始放开加盟,并放缓开新城时,显示出发展遇到瓶颈的迹象。记得在某月月初,公司组织周年庆典时,老板一点没有透露公司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风轻云淡,举止平静。没想到10天后,公司就宣告大裁员,关闭自营城市业务,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
公司融资失败,主要原因是用户和销售额的增长跟不上烧钱的速度。融不到钱,加之无法造血,最终陷入困局。
可以粗略算一笔账。当时公司商品毛利在20%左右,物流费用占比10~13%,团长提成10%,生鲜品类损耗3~5%,加上城市市场、销售和运营费用,以及总部产研和行政费用等,算下来总成本超过30%。公司每个月,都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亏损。一旦大量的亏损无法带来足够的用户和销量的增长,就会陷入困局。而融资失败,让公司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因参与其中,很多事情亲身经历会有一些体会和感触,我试着从行业,企业和个人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行业方面,当时社区拼团如火如荼,处在风口上,资本和各方都极度看好,也让很多公司快速融到了钱。下图是19年行业的融资情况。2年过去了,有的公司倒闭了,有的被兼并了,有的资金周转困难苦撑局面,有的公司开始调整业务,从同城次日达向网上在线购物转型。
列举几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同程生活累计融资19亿元,在21年7月宣布破产;谊品生鲜B轮融资20亿元,C轮融资25亿元,累积融资超过47亿元,目前发展势头一般;滴滴的橙心优选业务全面缩减,由原来的“9大区31省”缩减至“3大区9省”;十荟团和你我您合并,保留十荟团的品牌,近期开始缩减业务和裁员。
尽管19年那一批的企业处境困难,烧了很多钱还未能实现盈利,但仍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社区拼团是电商最后一片蓝海,规模和空间巨大。有数据显示,生鲜电商市场规模2020年为5万亿元,2025年将达6.8万亿元,未来可能超过10万亿元。
虽然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不过各大电商巨头仍不愿错过这个风口,前仆后继地纷纷进入。除了滴滴的橙心优选,还有美团优选、京东的京喜拼拼、多多买菜、淘宝买菜等。业界认为,企业一旦退出,可能掉队,未来在这个数万亿市场中将没有翻身机会。所以,就算烧再多的钱,只要有发展的可能,也愿意投入,不愿放弃。
目前比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来自政策监管。根据分析,社区拼团模式若能跑通,将导致大量的线下蔬菜水果店关门。而这个结果,会导致许多从业者失业,跟国家保就业的政策相悖。前段时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始进行干预,明确禁止低于成本价销售,并对几个行业领先企业进行罚款。使得行业未来的发展充满变数。
总而言之,目前这个行业,投入上百亿的资金,商业模式还没跑通。未来前景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虽然行业本身并不明朗,但还是有公司能持续发展。比如兴盛优选,前后融资达到50亿美元,说明还是有公司被看好。所以,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的公司,根源在内部管理。
在我看来,公司成败创始人占80%的原因。任何一家公司的组织架构,都是自上而下决策,自下而上执行。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决策与人才选拔,中层管理者对执行结果的关注和跟进,往往决定了一个公司的发展。公司最大的问题,往往是中高层团队之间没有实现1+1>2的效果。
当时公司产研体系的几个大佬,思考问题的角度,永远是维护面子,反驳对方观点,而不是讨论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不是承诺可以做什么。
每次开会的初衷是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最终都没有围绕解决方案展开,而是认为你这个问题不合理,为什么会存在这个问题,你应该如何避免这个问题,而不是将这个问题提给产研等。天天开会,天天暴露问题,但问题天天存在,从来没有彻底解决。
另外,当时公司招了新的总监后,有同级管理者不认同新总监,并且产生分歧,甚至矛盾,导致原来的管理者离职,并且带走了不少骨干。之后招来了新的继任者,能力也很强,但是跟公司的其他管理团队磨合也不好。
总体来讲,虽然管理层大部分都很优秀,也很有想法。但没有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出现这种局面,跟创始人和人力部门负责人有很大关系。而这也是对管理者的巨大考验,如何有效领导团队,实现1+1>2的效果,往往决定一个团队的生死。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公司,高层不能做到坦诚、简单、高效沟通,发展几乎不可能。最好的团队模式,是战略目标清晰正确,各自明白分工和任务,团队相互协作、配合、补台,朝着共同目标努力,才有可能取胜。如果内耗过大,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内外部环境下,失败几成定局。
对于我个人来讲,在公司的这段经历,虽然工作时间长,也很辛苦,但这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自己在团队中,站在业务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却很难推动落地。每次将业务痛点需求提给产研,多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开会时我常常跟产研相关负责人争执,甚至出现过拍桌子的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产研的内部沟通机制,推动系统优化升级,我还去产研轮岗了一段时间,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后来因为公司管理人员调动,轮岗计划提前中止。
我在公司的这段时间,个人也有成长,最多的时候,让我负责过十几个人的团队,也体现了公司管理者对我的认同和信任。这个过程,暴露了我在管理上的缺点和不足,包括沟通方式,管理水平,激励机制等都有提升空间,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我在想,如果有一天,让我来管理类似团队,就算规模小十倍,也不一定能成功。当然,这个事情没有答案,而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一种成长,值得花时间去思考和探寻。
事非经过不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