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镇化建设经验借鉴 一、浙江城镇化建设发展现状 目前,浙江的城镇化已经从飞速发展进入稳步推进时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一,城镇化率提高迅速。浙江的城镇化率已从1978年的14.5%提升到2011年的62.3%,浙江目前的发展水平虽然离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有一定距离,但已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 第二,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浙江没有县级市, 2011年有22个县级市,1978年浙江市辖区仅有10个,2011年为32个,乡镇数量在逐步下降,街道数量在增多,不少地市的规模扩张力度逐年增强。 第三,城镇化的质量提升显著。社会和谐度高,浙江中等收入群体庞大,基尼系数全国最低,分配较为均等,高等教育普及率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3.2%,处于较低水平,在卫生和保障方面,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18个,参加社保人数占全省从业人数的86.09%。城市功能优化,"十一五"末,浙江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6.7平方米,排水长的度26367公里,城镇居民每千人互联网用户数898.4人,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对城镇化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浙江城镇化建设经验总结 (一)民营经济的强大与发展,为城镇化注入源动力 浙江省是民营经济最发达省份之一,截止2011年10月,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各类中小企业数量突破3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1%,浙江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民营经济,在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起来最重要的推动作用。
1.乡镇民营企业飞速发展为城镇化积累充足资金。乡镇民企的壮大带来了庞大的税收收入、快捷普遍的民间融资,为城镇化建设需要的道路、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2.乡镇民企的产业集聚使的人口不断聚集,扩大了城镇的规模,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收入较高而迁入城镇成为新城镇居民,部门外来职工因长期稳定工作而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居住权,成为了没有户籍但具有城镇人口性质的人群,推动了城镇各项功能的优化和完善。 3.乡镇民企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的实质就是农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过程。乡镇民企的发展带动了商业、通讯业、餐饮业等一系列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也催生了对金融、法律、财务等各类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2015年浙江第三产业比重位居全国前列。 (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加快实现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浙江在加快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高度重视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着手,切实确保"人"的城镇化。 1.城乡规划一体化 完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一体的供排水、公交、生态建设与保护等专项规划,2008年年底,全省11市58个县(市)完成了城乡一体的区域总体规划的编制,90个县(市、区)都完成了村庄布局规划。
2.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 在35个县开展就业政策、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等"五统一"就业试点,对农村新生劳动力、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农民、转移转业渔民和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仅2009年就业培训130万人。 3.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2009年浙江省出台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意见,推动城市医院向农村社区医疗机构提供支援工作,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城市医院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和对口支援机制。 4.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开展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试点,全面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并在全国率先开通网络图书馆,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配置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近年来,浙江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目前,全省共有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97家,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全省各公共图书馆的平均馆舍面积近6千平方米,人均藏书量0.75册,2010年人均购书经费达2.18元,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从2008年开始,"两馆一站"专项资金增加到每年5800万元。 5.加强新农村建设,转变农民生活方式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环境建设,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乡村康庄工程"、"欠发达地区下山脱贫致富工程"、"百亿帮扶致富"、"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东海明珠工作"等十大工程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
2010年,浙江省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并专门制定出了《浙江省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11-2015年)》,提出努力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三)维护失地农民的利益是加快实现城镇化的关键所在 浙江在城镇化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失地农民的利益维护,从就业、安置、社会保障、补偿机制等各个方面为失地农民提供各项优惠政策,如嘉兴的"两分两换"模式,即农民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传分开;鼓励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不少地方通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资产量化使农民变股东,失地农民可以带股带资进城,不少农民也因为城镇化获得了百万、甚至千万的赔偿收入,农民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配合保障了城镇化的顺利进行。 (四)行政改革推动,加强中心镇培育,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浙江省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优化城市圈或城市经济圈的空间结构,推行扩权强县、强镇扩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中心镇的培育,使其成为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小城市。2011年末,全省中心镇个数达到184个,平均每个中心镇行政区域面积120.7平方公里,平均镇常住人口7.67万人,平均镇区面积8.3平方公里,中心镇的培育,既减轻了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又带动了周边农村的发展,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新节点。
(五)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提高城镇化建设科学发展水平 浙江城镇化发展充分尊重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发展规律,积极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的创造性,呈现了因地制宜发展的发展模式。 1.产业集聚促成的城镇化。当一个地区具有明显的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具备了一定规模之后,逐步形成了城镇化。如绍兴诸暨店口镇,全国知名的五金管业产业基地;温州乐清柳岩镇,全国低电压器制造中心。 2.大型城市发展需要带动的城镇化。大型城市因为发展需要将行政区域周边的郊区化为城市,逐步实现城镇化。如2011年杭州市将下属的县级市萧山市撤市设区,萧山新区的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日益配套完善,地铁等公共交通系统已经实现了一体化。 3.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形成的城镇化。浙江拥有年成交金额超亿元的市场达633个,绍兴中国轻纺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海宁皮革城都是全国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这些市场的所在地义乌市、绍兴市、海宁市都依托专业市场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4.以旅游开放和古迹保护而催生的城镇化。充分利用所在地的旅游资源,带动景区和周边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浙江旅游总量占全国首位,是名符其实的旅游大省,"十一五"期间浙江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一大批优质城镇的发展,如以杭州市主中心,建立市、区、镇三级旅游中心地体系,将老余杭的径山、富阳的龙门镇、临安的太湖源、桐庐的瑶琳等乡镇建成"旅游强镇",并建成了西湖区梅家坞、富阳白鹤、桐庐畲寨、建德渔村、临安白沙等大一批旅游特色村。 5.因交通枢纽位置导致的城镇化。如宁波市是浙东交通枢纽,注重陆、海、空协调发展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曾经的"海濡之地"北仑区已经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东地区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现代化滨海新城区。 作者简介: 卢俊(1982-),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