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栀子花采收让农民乐开怀。
黄栀子花。
随着产业化水平提高,黄栀子,这种生长在福建福鼎市贯岭、管阳等山区乡镇区域的药食两用之树,近年来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黄栀子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目前,福鼎市共种黄栀子4万亩,2012年已投产1.3万亩,年产鲜果0.62万吨,占全国药用栀子1/4强,总产值1.07亿元,从业1.84万农民,人均年收入5860元。
福鼎黄栀子,这棵小小的“摇钱树”是如何长大的?
商标名称:福鼎黄栀子
所属行业:药材、干果、新鲜果蔬
注册人:福鼎市福鼎黄栀子协会
注册号:12038424
注册时间:2012年12月
商标释义:“福鼎黄栀子”地理证明商标由福鼎黄栀子的花朵与果实为原型、与福鼎黄栀子的汉语拼音创意组成,寓意为黄栀子原产地为福建省福鼎市。
栀子村的致富经
8月,正是黄栀子果实成熟的季节。14日上午,福鼎市贯岭镇分关村几个山头的栀子林连成黄灿灿的一片,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芬芳。
当地农民张清泉带着笔者参观他的黄栀子地。看着满山的栀子果,他一脸喜悦:“看这长势,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分关村位于闽浙交界处,当地海拔300多米加上温润的亚热带气候,十分适合黄栀子生长。分关村村民过去以种植水稻、芋头为主,户均年收入不到3万元。其实,二三十年前,就有少数村民种上了黄栀子,由于没有发掘其价值,村民们不识“摇钱树”,难觅致富路。
今年是老张大面积种植黄栀子的第5个年头。“我是村里种黄栀子较早的。以往,我们农民各种各的,黄栀子果实产量不高,又没有稳定销路,5年前,1公斤也只能卖1元左右。这些年,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和工商部门的行政指导下,村里成立了黄栀子合作社,家家户户都种上了黄栀子,种植技术也已成熟。很多媒体都来报道,让我们这里的黄栀子知名度不断提高,‘分关1号’成了响亮的品牌。我们的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现在,1公斤能卖到6元以上,村民户均年收入能有六七万元。”
$pager$
村民们的黄栀子地连片形成种植基地。记者跟着老张继续前行,只见一些农民正忙着在地里采摘提前成熟的栀子果,一些农民在空地上铺晒栀子果。“栀子果晒干之后,将送到合作社的加工厂进行深加工或外销。”老张说。
距离种植基地不远处有一排房子,那就是分关黄栀子合作社的加工厂和办公室。合作社负责人温登足带着记者参观了黄栀子产品展柜,展柜里除了加工成食品的栀子花,还有用其黄色果实制成的天然色素和香料。分关村黄栀子的种植、采摘到后期深加工,俨然已串起一条特色农业产业链。
“5年前,在政府指导下,村民们自发入股,组成农业生产合作社,黄栀子得到大面积推广。福鼎市的林业部门也大力支持,技术人员下到田间地头,教我们怎样科学种植和管理。这些年,黄栀子市场行情一直不错,我们就想办法开始深加工,除了卖黄栀子,更卖它的副产品。”
“黄栀子从花到果都是宝!”面对记者的好奇,温登足乐呵呵地介绍起来,该村开始大面积种植黄栀子,今年种植面积已达1500多亩,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一大特色产业。
“比如这栀子花,本身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我们就把这些花晒干做成食品,可生吃也可炒着吃,不少超市来这订货。同时,我们还主动和一些药厂联系,直接提供栀子花给它们制药,又拓宽了销路。”
“近几年,天然色素和香料一直热销,黄栀子的果实恰好是一种很好的天然色素。我们合作社与河南中大生物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发黄栀子色素产品,市场行情年年看涨。”
走出合作社,笔者再次爬上山坡。只见从山谷到半山腰,都结满了金黄色的栀子果,让人仿佛置身在果实的海洋。笔者发现,果海中除了劳作的农民,还有10多名摄影爱好者。中国茶乡摄影联盟发起人吴维泉说:“这几年,从花开到收获,我都会抽空和朋友们过来拍照。这成片的栀子林景色很独特,闻一闻花香果香,烦恼都忘在脑后。”
贯岭镇镇长郑兴邦告诉笔者,这些年,分关村的栀子花开时节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前来观赏,游客们被这里的景色吸引着,也被这边特有的畲族风情吸引着。“从2012年开始,我们都在栀子花开的季节举办‘栀子文化节’,并植入特色民俗文化元素,使黄栀子这一特色农业向文创产业迈进,进一步提升当地黄栀子的品牌效应。”
夕阳西下,晚霞中的金黄色栀子果轻轻摇曳,令人流连忘返。
$pager$
“摇钱树”的富民路
黄栀子的投入产出效益较为明显,一般第三年即可开始收益,周期长达30多年,要形成产业化不容易。贯岭镇镇长郑兴邦说,黄栀子产业之所以能在近5年来稳步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与其起步时就注重“公司 农户 科技”的发展模式密不可分。
据介绍,近年来,福鼎尤其是贯岭镇等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工商资本投入和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策略,黄栀子产业在基地化造林、规模化栽培、品牌化经营等方面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促进了栽培区域的扩大和效益的提升。
黄栀子产业发展注重品牌创建。2011年11月,福鼎市工商局启动了“福鼎黄栀子”地标申注工作。2012年5月福鼎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福鼎黄栀子”争创地标工作,“福鼎黄栀子”争创地标工作被提上政府议程。2012年6月,福鼎市福鼎黄栀子协会正式成立,开展商标品牌的申注、管理、规范和保护工作,分别于2012年12月及2013年1月获得国家商标局的《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
黄栀子产业发展注重科技创新。为了改变黄栀子单一的加工传统,福鼎市林业局早在8年前就率先开展黄栀子栽培技术与品种选育,专门从事黄栀子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现在推广的“分关1号”是专家近年来选育出的,产量高、质量好的新品种。贯岭镇政府先后请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籍华人王志远教授和中国江南大学食品工程学院王立博士等人来考察,对黄栀子在做茶、榨油、提取实用色素等方面开展初步研究。
黄栀子产业还注重挖掘背后的文化内涵。在黄栀子产品宣传资料上,你可以看到黄栀子丰富的历史:《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古籍记载内容、苏东坡诗句等等,使黄栀子这样一种药食两用品,从种植、观赏、加工、包装、品尝到深加工,都与文化相连,提升品牌价值。依托文化特色,目前一些龙头企业已经开始打造集黄栀子种植、加工、科研、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黄栀子文化园”,进一步拉长产业链。
郑兴邦表示,整体上来看,目前黄栀子生产加工水平较低,产品单一,难以适应干果类消费形势发展和不同消费群体要求。受黄栀子发展规模和生产企业规模制约,新产品开发难以规模化、市场化。这些问题都亟待突破,以打破传统的生产加工模式,避免“果贱伤农”。(雷顺号 项芳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