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鱼经验心得_买鱼经验心得_买鱼经验心得

丁杰

随叶橹、费振钟两位先生,往历史文化名城高邮参加活动。

一行人步至高邮师范北边的巷子,看到巷子边结着薄冰的水盆里,十来条鱼儿在阳光下一动不动静默着,便齐齐驻足,朝着盆中打量。两条白丝、三尾马鲫,鱼眼睛透黑晶亮,鱼身闪着银白耀眼的光芒。另有肥壮鳊鱼与鲫鱼各数条,一看便知是一群生存环境优渥的鱼儿。这鱼好吃!高邮湖的吗?费师很有经验地发问,全然忘却了高邮湖已然禁捕。等到想起时,先生转而自言,虽然禁捕了,还是可以钓到的。于是,不等卖鱼人回答清楚,几人便决定了,买鱼。

凡来高邮之人,没有不吃鱼的。高邮有两处令大多数城市望尘莫及的胜境,大运河与高邮湖。在高邮吃鱼,炒软兜、红烧鳗鱼、鳜鱼汤、清蒸黑鱼,咸的鲜的、上品的轻贱的,各式鱼等种种吃法,难有不喜爱的。面对美味的鱼席,你在品尝时,脑子里浮现的一定是大运河汤汤而下的奔涌,心底里荡漾的一定是高邮湖亘古浩瀚的柔波。而后,总要到西堤走走停停看看。伴长堤银杏飘飞,入苇花深处清唱,听运河流水絮语,同珠湖落日相望。非如此而不能归。

不多的几次高邮行,赏湖吃鱼自然必不可少。如今次这般买鱼,还是头一遭。

记起那年在雅安,朋友相约吃冷水鱼的事。我好奇,什么鱼不是在冷水里长成?原来,那是一种水温超过二十摄氏度便不能存活的鱼。雅安有三绝,“雅雨”“雅鱼”和“雅女”。“雅鱼”即为冷水鱼的一种,其肉质细嫩,口感鲜爽。想来“雅雨”滋润了“雅鱼”进而涵养出“雅女”。难怪朋友水色性情那样好。冷水鱼,一朝相逢,终身不忘。

前不久,在皖南山乡小镇驻车吃饭。店家从冰箱取出几尾鱼,我摇头撇嘴,故意说,平日在家,非活鱼不吃。店家不以为然,这是山涧里野生的,出水不活。昨晚好不容易弄了来,微冻保鲜,肯定比你平常吃的活鱼好。又说,水库都禁捕了,可遇不可求哦。试试?不好吃不收钱。那就试试呗。挑出两条大的红煮,果然极好。其后的几天,逢店便看鱼,也买了,也吃了,未有能出其右者。

高邮与扬州乃至泰州,风土仪俗、生活习惯相类,都有通江大河。白丝与马鲫也都时能遇见,鳊鱼和鲫鱼更是寻常。在我来说,这次买鱼既非猎奇,也非开眼界长见识,颇像石头往山里背。但从先生们的神情看来,在高邮买鱼再自然不过,就像平日在家逛菜场似的。所幸遇着了入冬以来最寒冷的一天,得天时之便,买也无妨。

询价,称重,付款。其实,此刻的询价只是在完成买卖过程的一道程序。我敢说,没有谁真正介意这鱼买得贵还是便宜,斤两多了还是少了。特别是两位先生,他们要的,或者说想要体味的,也许就是在高邮,在这条特定的古城小巷买鱼。

沿着巷子往前走,远远地,已能看到高邮师范校园内土黄色的大楼和寒冬里光秃秃的树丫。我注意到,跨进小巷伊始,先生们便仿佛跨回了40年前,跨入了他们的邮师时光。那时,叶橹先生刚刚复出,此前23年,无法读书看报,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更没有机会握笔。是邮师让他重回文学的怀抱,进而在文学的大海扬帆远航。而费先生正值青春年华、才情洋溢。正是从这里,先生走上了挚爱一生的文学之路。

两位先生一到高邮,便满心欢欣、神采激扬。他们喜欢高邮的美食,更对高邮的老同事老朋友充满感情。他们一同缅怀在邮师度过的岁月,谈到有趣的人和事,我们几个旁听的也不由得跟着大笑不已。邮师,上世纪80年代,学人心中的文学摇篮。放眼当下,许多精英学者的身影都曾在这里流连过。

邮师又是温馨的,几回走过费师旧居的后窗,先生总不忘说一句,这是费滢出生的地方。86岁的叶橹先生感慨万端。他说,当年每天都得从这条巷子经过,不知走过多少遍了。先生们熟悉小巷的一切。那墙缝里摇曳的小草,那门洞口晒太阳的老人,还有那窗子里飘出的锅碗瓢盆交响,和那饭啊菜啊肉啊鱼啊的香味,是不是还和从前一样?

作者简介:

别名娴子,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在省市级报刊发表散文随笔若干。曾获市级文艺奖及《稻河》文学奖。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