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生动展现我区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潜心教学的精神风貌,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经学校推选,现对49位2023齐鲁最美教师候选人优秀事迹进行宣传展播,弘扬育人精神,讴歌师德典范,厚植高尚师德,引导全系统干部教师锐意进取,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倡导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营造理解支持教育发展的更加浓厚的氛围。
不忘教育初心踔厉担当前行
杨爱春,女,1975年10月,中共党员,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教龄24年,正高级教师。现任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化学教师、班主任、教导处主任,兼任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济南群组负责人、齐鲁师范学院外聘教师。
主要荣誉:“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济南市优秀教师”、 “济南名师”、 “章丘十大杰出青年”等,被济南市人社局认定为“C类”高层次人才。
教学比赛:“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山东省电教优质课一等奖”、“山东省优课”、“济南市优质课一等奖”等。
课题研究成果:《思维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积极教育视野下的班级管理策略》、《良好班级性格形成的理论与实践》、《主题班会序列化相关问题的探索》、《合作小组捆绑评价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等。
在自己热爱的教学岗位上,我已经走过了24个春秋。从最初的拼体力与学生同甘共苦,到拼脑力与学生斗智斗勇,再到把班级还给学生,真正站在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上来培养学生,让我充分体会到了学生成长带来的成就感,感受到了专业成长带来的“幸福感”。
立足班级发展专注学生培养
爱是教育的活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不断实践与反思中我深切地体会到:爱学生,就是尊重、理解和包容;爱学生,就是指导、信任和激励;爱学生,就是站在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上,给予他们最需要的,让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期孕育出梦想,拔节出希望,具备未来发展所具备的基本素养。
抓“共性”,培养良好班级性格。具有良好班级性格的班级就像一个巨大的“正能量场”,个别学生的不足会在这个“正能量场”中不自觉地转化,班主任的教育期待会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
在班级管理中,我着力培养“良好班级性格”,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班级建设、班干部与课代表培养、班级文化打造、思维型主题班会等班级活动系列化设计等,同时用“精心设计过的不经意”从不同的方面打造班级正向的非正式群体,发挥同辈文化的巨大榜样带动作用。通过集体教育方式,优化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从而使班级具备良好的班级性格。
合作小组捆绑评价是我对班级进行管理的主要形式。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小组划分和座次安排,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实行“人人挂长各尽其责”,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管理内容从纪律秩序、卫生整理、两宿表现、课堂作业、活动参与等五条线索进行全方位过程考核与评价,考核与评价的内容纳入“学生成长档案袋”,作为阶段性总结和评优树先的依据。因为责任到人,管理线索清晰,评价合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的积极性。在课堂合作学习、主题班会展示等活动中,合作小组捆绑评价极大地展现了其优势,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能力,同时强化了责任与担当意识。
我把班级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经历深刻的自主体验,深层的认知感悟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交往、学会自律、学会生活,从根本上落实了“以人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
抓学生“特性”,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性格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作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我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对学生的培养中。通过量表分析,结合日常表现判断孩子的性格,不同性格的孩子,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以走进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我以班级管理任务驱动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性格优势,避免其性格劣势表现,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抓 “节点”,教育效果事半功倍。新学期开学、假期、周末返校、早到校、晚放学、课间,这是时间的“节点”;第一次开展活动、新开一门课、新换一位老师,这是事件的“节点”。“节点”也是良好的教育契机,我善于在“节点”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其巨大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构建班级良好成长环境。
历年来,我所带班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发展后劲足,班级各项评比均位于年级前列,高考成绩届届优异。2009年所带班级的学生马同学以707分的成绩获得高考总分济南市理科第一名;2012年所带班级高考平均分639.7分,被多家媒体誉为“济南最牛高考班”;2017年,我所带班学生高考成绩包揽了区裸分前3名,全班无一人掉队;2020年高考全班50名学生中有48名通过重点本科线,其中班级最高分685分,660分以上6人。因班级管理和教学成绩突出,得到了师生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珍惜成长机遇不断积蓄能量
2010年的春天,济南市教育局组织首批济南市优秀班主任工作室成员的遴选,评选的内容包括育人材料评比、理论考试、现场案例分析、班会展示和个人成果五个环节,按先后顺序举行,跨时两周。
那几天,我将班主任工作以来的所有材料进行了系统的归类,整理了包括班级组建、班级评价、班干部与课代表培养、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学生成长标志、教育随笔与发表文章、个人成长标志等八块主要内容。送材料的那一天,参赛的老师们带去的都是大捆大捆的各式材料,而我的材料只有一个里面装着240页A4纸的档案盒。后来,分管这项工作的基教处尹处长再次提起我评比的材料时,依然记忆犹新,对我工作的细致条理表示高度的认可。
我极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长机遇,所有参赛的项目都不是去碰运气,以能想到的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最终,我以各项总评94.5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济南市首批优秀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入选的35位成员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各个学段,而我是唯一的县区代表。
济南市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给我搭设了快速成长的平台。一周的上海培训让我见识了顶尖的教育专家,了解到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这为我后来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工作室出了两本专著,我作为主要联系人,对案例进行了多轮次的修改和点评,那个暑假,我学会了很多班级管理与学生培养的技巧和方法,也学会了如何把教育案例描述得更准确、更有意义。济南教育电视台录制《我是老班》节目,让我第一次站在了镜头前,我系统整理了工作思路,一个上午录制了两期节目。在工作室的两年,是我走向专业成长的关键两年,珍惜平台,不浪费每一次机遇,就一定会获得更好的成长,这是我最深切的感悟!
2011年,从3月份参加区级电教课比赛到11月底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一级级遴选,历时八个月。在那八个月里,我学会了用flash制作动画,学会了用格式工场剪切和合并视频,学会了如何将课件制作的更加实用和精美,学会了如何结合课的特点把信息技术搬上课堂,学会了用真诚的微笑、准确的语言来把控课堂的随机事件......
在准备全国比赛课的日子里,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次大大小小的修改,课件每修改一次就多一层感悟,说课稿每改动一回就加深一层理解。在理化组来自全国各地的69位选手中,我最终排名进入了前12%,获得了一等奖。这是我专业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它让我明白,每一份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智慧的投入和汗水的浇灌。我常提醒自己的学生和身边的年轻教师,越努力越幸运,越早努力便越早幸运!
依托课题研究形成教育思想
当初为人师的兴奋和新鲜感逐渐褪去,面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一个有追求的教师会不断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佳路径,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中开展行动研究,从而一步步走向教科研之路。
济南名师人选的三年培养,为我走向课题研究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章丘区教育局教科所的郭道胜所长(二级正高)是我的导师,他指出:反思型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途径,能够促进教师积累总结,促进教师风格形成,促进教师品味提升。他指导我们要从“教书”走向“教学”,从“明师”走向“名师”,从“教研”走向“科研”,从“战术思维”走向“战略思维”。我立足自己的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实际,将丰富的一线经验进行梳理、贯穿和分类,通过上位的理论支撑,把零碎的东西系统化、杂乱的东西规律化、经验的东西理论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系统、方法策略和风格特色。
“思维教育”是郭教授的教育思想,而我是“思维教育”课题研究的主要追随者和成果推广者。我将发展学生思维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任务落实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之中,让学生在自主体验和深层感悟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锻炼深度思维能力,拓展多元思维方式。
《“五步教学法”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是我落实思维课堂研究的主要成果,“创境启思”、“问题导思”、“探析辩思”、“建构反思”、“迁移拓思”五步教学法的运用使我对课堂教学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传统课堂逐步走向高效课堂,学生学习逐步走向以思维发展为导向的深度学习。围绕“思维教育”,我将其基本理念进一步落实到班级管理中,课题研究《思维型主题班会的理论与实践》、《“思维型”班级文化的创设》、《积极教育视野下的班级管理策略研究》、《合作小组捆绑评价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等成果越来越成熟并逐渐推广。
近年来,在章丘区内,我应各乡镇教育办、区直中小学校及教师进修学校的邀请,做报告几十场;为济南、青岛、济宁、泰安、淄博、聊城、亳州、曹县等地市做班主任或教师培训几十场,应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师范学院邀请,开展省级及以上教师培训多场。研究成果的分享,让我的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经验在异地开花,为相关学校的课堂和班级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发挥带动作用榜样示范引领
除了常规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外,我还担任着学校部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我负责的工作室从“济南市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到“济南名师工作室”,到“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济南群组”,到“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工作室逐渐升级,任务要求越来越清晰,工作室成员也逐渐由本校拓展到章丘区以外,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以及上级对我工作的信任和期待。
我通过讲座和个别座谈等形式,手把手指导年轻班主任如何较快地组建班级,提升班级凝聚力,打造班级特色。主动提前制作主题班会、考前指导、考后分析、假期生活指导、家长会等课件,供全体班主任借鉴使用。老师们在使用时遇到不明白的内容,我会再单独耐心地讲解。而这些课件及内容的制作,每次都需要付出一整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不少内容都是我在半夜中完成。虽然工作辛苦,但与老师们共同成长和进步,让我的工作充满了饱满的热情和无限的乐趣。
我带领工作室成员认真学习并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新课程标准》,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和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的《幸福的科学》和刘儒德的《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效应》等心理学专著,寻求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良好状态激发的理论指导,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班级和课堂。
通过工作室成员培训、课堂研磨、课题研讨等形式,让老师们了解“思维教育”基本理念,并将思维课堂的基本模式拓展到数学、英语、生物、政治、历史等其他学科和班级管理中,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和班主任管理水平。目前本工作室成员,以“思维教育”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有五项区级,一项市级,一项省级,目前均已结题,为学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从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从一名普通的任课教师、班主任,成长为一名山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C类”高层次人才,经历了由“体力”到“脑力”,再到“科研”的教育教学路径的转变。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视,也深刻体会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的重视。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心存无限感恩,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服务于社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