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养殖奶牛中,奶牛繁殖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奶牛卵巢囊肿发生。奶牛卵巢囊肿包括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卵泡囊肿主要是导致奶牛持续发情或者停止发情,严重时会形成慕雄狂;黄体囊肿主要是导致奶牛性欲降低,长时间不出现发情或者无法形成明显的发情周期。由于导致奶牛繁殖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奶牛卵巢囊肿的病因 奶牛卵巢囊肿的治疗方法。
1 病因
1.1 内分泌因素:内分泌失调是引发卵巢囊肿最主要的原因。给予外源性孕激素、雌激素均可能引起卵巢囊肿。自然发生囊肿的原因有:
①促卵泡素(FSH)分泌过量,促进卵泡发育过度。
②垂体分泌的促黄体素(LH)低于正常水平。
③控制促黄体素释放的机能失调。非自然发生的囊肿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与下丘脑、垂体、卵巢和肾上腺等机能有关。肾上腺机能亢进,促使黄体功能减退,导致孕激素水平降低,肾上腺产生较多的雌二醇和雄激素,是影响卵巢周期的重要因素。
1.2 疾病因素: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等可引起卵巢炎,导致发情周期紊乱,使排卵受到扰乱,引起卵巢囊肿。产后早期子宫正值复原之中,子宫内膜和卵巢上的激素靶细胞受体尚未恢复正常,而卵泡已经开始发育,且不断产生雌激素,因缺乏受体的接受和转移,使信息不能由子宫传递到下丘脑和垂体,故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不排卵而引起卵巢囊肿。有报道,母牛性周期的不同阶段,卵巢和子宫的血流量呈规律性变化;休情期卵巢血流量增加,在发情期子宫血流量增加。若子宫有炎症和充血,将打乱这一规律,影响卵巢周期的正常运行。
1.3 营养因素: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或含有大量的雌激素(如过量饲喂生大豆、白三叶草等含植物雌激素高的饲料)都可能引起囊肿。饲喂精料过多而又缺乏运动,导致母牛肥胖也会增加发病率。
1.4 气候因素:在卵泡发育的过程中,气温骤变容易发生卵巢囊肿,尤其在冬季发生卵巢囊肿的病牛较多。
1.5 人为因素:母牛多次发情而不予配种也可导致囊肿的发生。
2、临床症状
慕雄狂。奶牛发生卵泡囊肿的症状表现之一就是出现慕雄狂,主要特征是机体强烈且持续出现发情行为。对于这种病牛,很少会接受公牛交配或者其他奶牛的爬跨,大部分拒绝接受爬跨且会试图爬跨其他奶牛,往往如同公牛一样具有明显的带有攻击性的性行为,爬跨正处于发情或者临近发情的奶牛,且通常由于运动过多而导致体重降低。另外,奶牛出现慕雄狂还可能导致阴道脱出,从阴门流出较多的灰色分泌物,有时流出黏脓性分泌物。奶牛长时间出现慕雄狂后,会导致骨盆韧带明显松弛,能够在卵巢上触摸到发生囊肿的结构,一般处于卵巢边缘,壁增厚,持续检查就会发现能够持续超过10天时间,有时甚至达到数月之久。
乏情。奶牛长期没有表现出发情征兆,有时甚至能够长达数月之久。部分病牛会在出现1~2次正常发情后就转变成乏情,部分会在发病初期就表现出乏情,发病后期出现慕雄狂。但也有部分病牛会在发病初期就表现出慕雄狂,之后变成乏情。病牛出现乏情后,子宫黏膜略微萎缩,某些部位会出现增生现象。
产奶量明显增加。奶牛患有卵巢囊肿后,会对产奶量造成不同的影响,通常认为发生卵巢囊肿后会提高产奶量,出现乏情后产奶量更高,这可能是由于卵巢发生囊肿后会分泌大量的雌激素,从而对乳腺造成刺激,促进泌乳。
3、诊断
一般性诊断。先要对奶牛的繁殖史进行调查了解,接着才能够进行临床检查。如果奶牛表现出慕雄狂、发情周期不规则或者发情周期缩短,以及乏情症状,就能够怀疑其发生卵巢囊肿。
直肠检查。对疑似病牛进行直肠检查,发现卵巢囊肿变成圆形,且表面光滑,并在卵巢表面上存在突起结构,其中充满液体,相比排卵前的卵泡要大,直径通常达到大约2.5cm,有时会达到5cm以上,但比较少见。发生卵泡囊肿会导致壁明显变薄,且容易发生破裂,而黄体囊肿会导致壁明显增厚。有时卵巢内可能只存在囊肿,有时也可能存在多个,通过检查不容易区分同一卵巢上存在的单个大囊肿与多个小囊肿。通常仔细触诊有时能够区分卵泡囊肿与黄体囊肿,其中卵泡囊肿会导致壁较薄,具有较好的弹性,但没有明显的波动,囊肿周围区域比较竖硬,且触诊时机体不会表现出痛感;黄体囊肿会导致壁较厚,具有较差的弹性,但存在比较明显的波动,囊肿周围区域没有明显的硬实感,且触诊过程中有时机体表现出痛感。如果检查发现囊肿大小接近正常卵泡大小,可经过2~3天再进行1次检查,防止发生误诊。
4、类症鉴别
持久黄体。相似之处是病牛的卵巢都发生肿胀,区别是奶牛患有持久黄体不会出现发情,且通过直肠检查发现卵巢表面存在大小不同的黄体。
排卵延迟。相似之处是病牛发情期有所延长,区别是发生排卵延迟经过几天就会失去持续发情的症状,经过直肠检查发现卵泡没有形成囊肿。
5、治疗措施
激素治疗。病牛可肌肉注射100万~200万IU促黄体素(LH)1次,一般经过后3~6天囊肿就会形成黄体,此时症状则会消失。如果经过1星期依旧表现出症状,可加注射量再使用1次。病牛也可静脉注射或者肌肉注射1000万~3000万IU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次,据报道对75%左右的病牛具有疗效,如果配合使用促黄体激素会使治疗效果增强。病牛也可肌肉注射0.5~1m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于过度性兴奋以及慕雄狂的病牛,可肌肉注射50~100mg黄体酮,每天或者间隔1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2~3次,症状就会消失,10~20天后就能够恢复正常发情。
臀部穿刺治疗。以病牛臀中部肌肉作为注射部位,将手伸入直肠后向该处按压就能够导致皮肤出现波动,然后用另一手触诊该处就能够找到皮肤进入,选择骨盆腔最薄的部位作为进针部位。剪去进针部位的被毛,并进行洗净,接着涂抹适量的5%碘酊进行消毒,最后使用酒精棉脱碘。穿刺者手持经过煮沸灭菌的盐水放气针(16号针头)在准穿刺点迅速刺透皮肤,进针深度适宜控制在3~4cm,然后将手伸入直肠对局部进行检查,并配合另一只持有针头的手继续向盆腔推进,如果到达腹膜就会导致机体具有疼痛感,接着在进针处触摸就能够摸到针尖,控制针尖进入盆腔的深度控制在1cm左右。用两指夹住囊肿卵巢,再次检查波动中心部,并将其牵引到针尖处,双手配合刺入囊中,就会立即喷射出液体,略微用力挤压囊肿就会使液体完全流出,卵巢体积显著缩小。
(1)西药疗法
①对卵泡囊肿的治疗
一是肌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400~600微克,每天1次,连用3~4次,但总量不超过3000微克。一般在用药后15~30天内,囊肿逐渐消失而恢复正常发情排卵。
二是1次静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5万~1万单位,或肌内注射1万单位。
三是1次肌内注射促黄体素100~200单位,一般用药3~6天囊肿形成黄体化,症状消失,15~30天恢复正常发情周期。
四是先肌注促排3号200~400微克,促使卵泡黄体化;15天后再肌注前列腺素F2α2~4毫克,早晚各1次。
②对黄体囊肿的治疗
一是肌内注射15~甲基前列腺素F2α2毫克,用药后3~5天发情。
二是1次肌内注射脑垂体后叶素注射液50单位,隔天1次,连续2~3次。
三是1次肌内注射催产素200万单位,每2小时1次,1天连注2次,总量为400万单位。
(2)中药疗法 以活血化淤、理气消肿为治疗原则。
消囊散:炙乳香、炙没药各40克,香附、益母草各80克,三棱、莪术,鸡血藤各45克,黄柏、知母、当归各60克,川芎30克,研末冲服或水煎灌服,隔天1剂,连用3~6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