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就是牛膝种子。 本报记者 陈东明 摄
牛膝,单看名字,它就很“牛”。形态上,其茎节类似牛之膝盖,故称牛膝;从其滋补身体、治疗疾病之功效来说,如牛之持久耐力、坚韧不拔。医学家李时珍说:“其滋补之功,如牛之多力也。”
“四大怀药”中,怀牛膝是唯一可重茬种植的药材。由于其生长周期短,盛夏播种,寒冬收获,耐酷暑,抗寒冷,能与其他粮食作物错开农事季节,因此,怀牛膝是我市怀药产区农民喜爱的经济作物。我市怀药产区的个别地块,连续种植牛膝在百年以上。日前,记者走进我市怀牛膝主产区——武陟县大封镇驾部村,听农民讲解怀牛膝种植与炮制的历史、怀牛膝给怀川农民生活带来的改变。
■怀牛膝产区犹如聚宝盆
“金西陶,银白水,驾部是个聚宝盆。”3月13日,武陟县大封镇驾部三村农民、国家级科技示范户李铁庄笑着对记者说。记者在该村走了走,才真正明白流传在当地的这句顺口溜的真实含义。
驾部村分为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六村,全村1700多户、8000多口人。该村家家都种植牛膝,面积有上万亩,是我市怀牛膝的主产区。驾部村民在牛膝的种植与炮制中,创造着怀药文化,也走上了致富路。如今,这里到处都是装饰豪华的小楼。
“牛膝一般亩产四五百公斤。去年天气不好,减产了一半,牛膝也比往年长得短些。”李铁庄抓了一把捆扎好得干牛膝说。即便如此,该村生产的怀牛膝仍是抢手货。正在该村收购怀牛膝的石先生说,与外地牛膝相比,这里种植的怀牛膝条子粗壮、色泽鲜艳、油性多,品质最好。
“为啥怀牛膝的品质好?这要从我们当地的土壤说起。”李铁庄说。怀牛膝是深根性作物,适宜于具有深厚土层的沙质壤土,即农民所说的“白捏土”“沙夹泥质”,农谚说“无沙不长,无泥不大”就是这个意思。大封镇的农田多为沙壤两合土,这里受黄河、沁河多次泛滥和改道的影响,土层深厚,自然肥力强,牛膝根可长到1.5米,且侧根须根极少,匀称油润,成色极好。
武陟县怀药办主任周本福说,如今,国内逐渐形成了三大牛膝产区——河南焦作、河北安国、内蒙古赤峰。虽然安国的产量最高,但最地道的是怀牛膝。翻阅历史典籍,怀牛膝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在《神农本草经》中,牛膝被列为上品之药,并指出其“生川谷”。经汉、三国、晋及南北朝,梁朝陶弘景才具体指出:“牛膝生河内川谷及临朐。”这里说的“河内”即河内郡,也就是今天的焦作市辖区。这就说明,早在公元500年之前,焦作地区川谷间的野生牛膝已经引起医药界的重视,认识到它在疗效上有着其他地方出产的牛膝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此前报道曾提到,怀药之名是伴随着它的地道地位的确立而确定的。宋朝唐慎微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首先提出“怀州牛膝”。苏颂的《图经本草》记载:“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为真。”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又采用了对比之法,说:“牛膝处处有之,谓之土牛膝,不堪服食,惟北土及川中人家栽莳者良。”这里说的“北土”,即河南省的黄河以北,指的正是现在的焦作市辖区。
到了清朝,张秉成的《本草便读》便简称怀牛膝,此后的本草著作中,有的将怀牛膝作为牛膝的正名,有的将怀牛膝作为牛膝的别名,还有的说它是牛膝的习称或处方用名。
“国家于1963年和1977年先后两次颁布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都一致肯定我市是怀牛膝的主产地、地道药材产地。其实,这个金字招牌是历史形成的。”周本福说。
■金字招牌终成“金饭碗”
“四大怀药”是我市的一张传承千年的金字招牌。然而,重新擦亮这个金字招牌却经历了不少曲折。李铁庄记得,改革开放前,他们村一个生产队种植牛膝不过十几亩,人们守着“金饭碗”饿肚子。
追溯历史,怀牛膝的生产在明清时期逐渐进入鼎盛时期。据记载,清光绪庚子年(1900年),仅武陟县就产牛膝7.5万公斤,沁阳市1928年产牛膝5万公斤。新中国成立初期,怀牛膝发展迅速,不仅质量佳,数量也居全国之首。1959年,怀牛膝产量占全国牛膝总产量的46%。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怀牛膝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种植怀牛膝再次成为怀川群众发家致富的门道。
2000年至2002年,我市实施“四大怀药”规范化种植(GAP)示范项目,国家科技部将怀牛膝列入“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怀牛膝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2003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公告,对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实施原产地域保护,认定“四大怀药”地域范围为我市的武陟县、温县、博爱县、沁阳市、孟州市、修武县现辖行政区域。这意味着,“四大怀药”的地道产地被列入国家法定的保护范围。
“看到驾部村种植牛膝富裕了,周边村庄的村民也都把原来的玉米地改种牛膝。由于怀牛膝能够重茬种植,且种植期为7月中旬至11月上旬,不影响种植小麦,经济效益又高,农民都乐意种。单种植牛膝,平均每户一年收入一两万元。”李铁庄说。
周本福说,大封镇成为我市怀牛膝的主产区,其产量占全市怀牛膝种植面积的一大半。怀牛膝的传统当家品种主要有核桃纹、风筝棵,此外还有白牛膝、大疙瘩、小疙瘩等。当前,怀牛膝的加工大多仍是一家一户的初加工。牛膝收获时,将根茬取出,晒半干后捆成小把,按个大小挑选,分头肥、二肥、平条等。挑选后,加工炮制,削把晒干,装箱外运。近年来,武陟县先后成立了几十家怀牛膝加工企业,但大都停留在粗加工阶段。
“怀牛膝不仅药用价值高,食用价值也很高,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来煮肉、泡酒、煲汤等。怀牛膝用途广,发展前景好。”市怀药办主任马明琴说。
马明琴称,怀牛膝亟待升级,进行精深加工,如加工成畅销于药品市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良药——脉络宁注射液,提取牛膝多糖等。以怀牛膝提取液为主要原料,还可制成沐浴液等,使人们在沐浴的同时,促进血液循环,治疗腰膝扭伤、关节疼痛等。让怀牛膝精深加工带动生产和市场营销,把怀牛膝的产业做强做大,给焦作人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告别手工剜,挖掘机来帮忙
“虽然种植牛膝收益可观,但从事这一行业的‘80后’基本没有。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在家种植牛膝,主要原因是种植牛膝太辛苦。”李铁庄说。
每到立冬至小雪前后,农民开始收获牛膝。由于怀牛膝根部较长,需要在地的一端开一条与牛膝根深度相当的深沟,然后用手刮去泥土,将牛膝一根一根剜出来,既费时又费力。“以前人工剜牛膝,一亩地一个人需要干20天。由于劳累过度,村里很多老年人落下胳膊疼、腿疼的毛病。”李铁庄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怀牛膝的种植与收获都在不断改进。2010年前后,驾部村开始用挖掘机刨怀牛膝。“用挖掘机刨牛膝,一亩地不到半天就刨完了。虽然用挖掘机对怀牛膝的损毁高一些,采挖一亩地需要费用600元,但农民都能接受这种新的采挖方法。”李铁庄说。
种植怀牛膝也同样费时费力。3年前,爱动脑筋的李铁庄对市场上销售的播撒机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工作效率,很多农民向他取经。去年,他又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播撒机,然后拿着草稿,找来焊接工,制作了一台自己发明的播种机。
“我对怀牛膝种植后继无人感到担忧。除了政策鼓励、市场引导、利益刺激外,希望国家加大怀药生产、加工的技术研发力度,研发出更多省时省力的现代化种植与加工机械,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道路,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从事这一特色产业。”李铁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