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 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引导和支持设计下乡工作的通知》,引导和支持规划、建筑、景观、市政、艺术设计、文化策划等领域设计人员下乡服务,大力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近几年来,各地积极组织开展设计下乡服务,形成了一批好的经验与做法。即日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全媒体推出“设计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经验”专栏,聚焦各地优秀经验和典型案例,共绘美丽乡村,推动村镇高质量发展。

经验丰富平台优质_经验丰富知乎_优质丰富经验平台的意义

江苏省:突出服务重点 丰富服务形式 搭建服务平台

一、突出设计下乡服务重点

围绕村镇建设的关键载体“房、村、镇”,明确通过引导设计下乡,以积极服务农房改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小城镇多元特色发展等重点工作,为基层和农民提供规划、设计、建造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服务。

在农房设计和建造方面,省级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和引导技术单位开展农房建设咨询,为农户建房提供专业化服务。同时,通过高校、设计单位、相关行业协会和学会等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深入农村,为农民建房提供技术支持和全过程服务。

在村庄建设规划和设计方面,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为重点,省委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明确省级建立专家咨询和技术指导制度,组织熟悉乡村情况、热心乡村建设的大院、大所专家、学者、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等,参与各地特色田园乡村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

在小城镇规划和设计方面,以重点及特色镇发展示范项目为引领,构建“一对一”指导和全过程跟踪指导机制。根据基层需要,协助地方优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省设计大师、中青年优秀设计师团队对重点及特色镇发展示范项目进行“一对一”指导,并成立专家指导组全过程跟踪指导,确保示范项目规范化实施、高质量建设。

优质丰富经验平台的意义_经验丰富平台优质_经验丰富知乎

溧水李巷村

二、丰富设计下乡服务形式

(一)开展乡村调查

组织由规划设计专家领衔的技术团队赴苏北5市及相关下辖涉农县(市、区)开展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现状调查,对苏北地区村庄人口、村庄基础设施、农房建设现状、农民住房改善意愿及需求等进行了分析,形成《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现状调查报告》,摸清了苏北农房现状和农民需求。

(二)编制技术文件

组织编制了《江苏省苏北地区农房设计指引(2019年版)》《江苏省农房设计方案汇编》《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指南》《乡村营建案例手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工作解读》等技术文件,用于指导农房改善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并免费向基层发放,为指导地方提升农房和村庄设计、建设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加强过程指导

邀请设计大师、专家、学者和优秀设计团队实质性、全过程参与苏北农房改善、特色田园乡村、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在苏北农房改善工作推进中,委托5家规划设计单位对苏北5市及下辖33个涉农县(市、区)农房改善项目持续开展第三方技术巡查工作,重点巡查各地项目规划设计质量、房屋建设质量等情况,切实提高了各地农房改善工作水平。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中,建立了设计人员陪伴式服务制度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的基层实践“一对一”联动制度。首批45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庄由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江苏省设计大师亲自指导的共计31个,是历史上高水平规划设计师聚焦江苏乡村最集中的一次。

(四)强化示范先行

先后遴选、确定3批共111个省级农房改善示范创建项目,组织5位设计大师开展全过程跟踪指导,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方案评审等方式,为示范项目空间布局、农房设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村庄景观、建设过程质量安全管控等方面提出优化意见建议,以高品质示范项目带动农房改善项目整体品质提升。

(五)组织技术培训

在近年举办的全省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中,将特色田园乡村、近零能耗农房等技术实践等作为学习课程,并请省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授课,共有近3000名注册人员参加了继续教育培训。认真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的部署要求,结合苏北农房改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工作,加强对乡村建设工匠的培养和管理,进一步提升江苏省乡村建设工匠专业技能,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2021年全省经过培训的乡村建设工匠有4330人,共编制培训教材及图集20余本。

苏州湖墅关大桥

三、搭建设计下乡服务平台

(一)研发“农房建设服务网”

组织设计大师、优秀中青年设计师等专家线上线下为农民建房提供指导咨询,推动设计师与农民群众常态化互动,共同促进农房设计水平提升、共建美好家园。

(二)优选多领域设计师,汇编设计手册

在全国范围优选专业水平高、设计经验丰富、社会责任感强、愿意服务江苏农房建设、乡村规划建设的设计师,涵盖规划、建筑、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文化策划等相关领域,汇编形成了《农房建设设计师手册》《特色田园乡村设计师手册》,供基层和农民群众选择设计师时参考。

(三)遴选技术服务单位,汇编建造手册

遴选了一批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等方面具有较强能力的技术服务单位,汇编形成《农房建设咨询与建造单位手册》,供各地在选择农房建设技术单位时参考。

优质丰富经验平台的意义_经验丰富知乎_经验丰富平台优质

省级农房改善示范创建项目:淮安市涟水县成集镇条河新型农村社区

四、构建设计下乡激励机制

设计下乡需要久久为功,不能搞形式主义。为激发广大设计师、设计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让设计师愿意留在乡村、服务农民,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年来从设计创优入手,一方面在“省四优”、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评选中一直设置村镇建筑、村镇规划两个类别,常态化开展评优;另一方面,在专题设计竞赛中将主题聚焦乡村、设置相应奖项,逐步构建设计下乡长效激励机制。

2018年,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省委宣传部等组织开展了江苏省第5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以“宜居乡村·我们的家园”为主题,通过设计给乡村注入文化元素、发挥创意力量、激活乡村价值,回应乡村居民拥有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共同推动营建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美丽宜居家园。

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018项,182所院校、179家设计机构、5269人次参与,最终选出124项优秀作品,其中《李巷三步曲》等14个设计作品已落地实施。大赛的成功举办,有力引导广大设计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乡村设计创作,投身乡村建设实践,推动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促进乡村发展振兴。同年,组织开展了全省优秀农房设计方案征集评选,共计收到参选作品155项,最终选出61项获奖作品。从评选结果看,全省设计行业积极响应号召,农房设计水平有显著提升,为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发挥乡村工匠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利用“江苏乡土人才传统技艺技能大赛”的平台,专门组织了传统木作、瓦作两个专项赛事,获奖选手可获得“江苏传统技艺技能大师”荣誉称号以及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此外,为引导推动高层次设计人才持续关注乡村建设、深入乡村开展实践,江苏省还规定“江苏省设计大师(城乡规划、建筑、风景园林)”评选的要件之一是要有获奖的乡村设计作品;每年组织开展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评选,在村镇建筑设计类别评选中,获奖作品注重体现时代性、先进性、示范性,以一流设计引领一流建设。

在推进设计下乡工作中,各地也涌现出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如苏州市以“定人定存、深入基层、广泛参与、长久服务”为原则,在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中推行设计师驻村服务制度,据统计,2021年平均每个试点村庄驻村团队人数约7人,团队年平均驻村约35次、280小时。

结合设计师驻村服务制度,苏州市进一步加深、加强了各试点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内涵的理解与对建设尺度的把握,从专业技术层面促进各地、各试点的建设工作少走弯路,更快取得了实效。扬州市建立了美丽乡村建设专家库,组织专家积极参与乡村项目建设的前期论证、规划设计方案评审、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项目综合验收,有效提升了全市乡村建设水平。

溧阳塘马村

五、下步工作

一是研究制定设计下乡支持、激励政策,如建立设计下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机制,在设计大师评选、设计评优、职称评审中对服务基层提出相关要求等。二是建立设计下乡工作平台,将基层和设计师有机联系起来。三是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农房、村庄、小城镇和传统村落等重点工作,同步推进设计下乡工作。四是加强设计下乡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广。五是加强全国设计下乡人员工作交流。六是推动相关专业学会组织开展设计下乡活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原文见《城乡建设》2022年第12期第10~15页

供 稿: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编 辑:高梦冉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