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养鸡数量的不断增多,规模化养鸡场也越来越多,但是养鸡场的鸡病也越来越容易流行.因此,如何防治鸡病的流行,降低死亡率,增加养鸡收益,就变成了养鸡的关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关注一下:农村规模化养鸡场流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

u=93726607,1153021509&fm=26&gp=0.jpg

1、流行现状

笔者选取的450例样本中,出现次数较多的鸡病为温和型禽流感、非典型新城疫、大肠杆菌病、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和球虫病等。鸡病的高发期为每年的四季更替时,在这450例样本中:疑似被病毒感染的疾病有21例,占比为48%;被混合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的有293例,占比为65.11%;被寄生虫感染的有30例,占比为6.67%;被细菌感染的有310例,占比为68.89%。

2、流行特点

鸡病的种类增多。目前的鸡病主要有非典型新城疫、病毒性疾病、瘟热性疾病、温和型禽流感、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弧菌性肝炎、肿头综合征等。

非典型性的疾病逐渐增多。所谓的非典型性疾病是指症状不明显,表现特征也不够典型的一类疾病,这就对鸡病的诊断与治疗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比如:非典型性新城疫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产蛋量减少以及低死亡率;传染性法氏囊病在临床上的剖检病变与此病在理论上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发病的日龄也会增宽,如有的鸡在10日龄就感染此病,但有的鸡要到140日龄才感染此病。所以,在临床上一定要多动手,多解剖病鸡;同时要多了解鸡群的免疫情况,疫情暴发史和用药史。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来对鸡病进行确诊。

单一的鸡病减少,多呈混合感染。在上面的450例病鸡样本中,混合感染就占65.11%。这会导致诊断和用药难度大大提高,增加了病鸡的死亡概率。如:温和型禽流感继发大肠杆菌、传染性喉气管炎并发大肠杆菌等。

养殖环境恶化,为疾病流行创造了条件。农村的规模化养鸡几乎都是建立围墙或者围栏来圈地养鸡的,所以单位面积内的养鸡密度过大、不同日龄的鸡在一起混合饲养,鸡种的来源也不统一,且几乎没有进行鸡病检疫,导致鸡病一直没有中断。

新陈代谢性疾病增加。首先是饲料原因:因喂食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能加快肉鸡的生长速度,减少投入提高产出,但是会导致猝死症、腹水症以及鸡内部器官的代谢紊乱。其次是药物使用不当:包括用药品种、方法和量的选择,如果没有选对,就会导致治疗没有效果或者药物中毒,都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养殖网:]。

u=3403797089,3610959333&fm=26&gp=0.jpg

3、综合防治

改善饲养条件。首先是加强围墙或者围栏的建设,以防止动物和风的侵入,起到防盗和保温的作用;其次是要加强鸡进食、进水和休息场所的建设,要利于消毒;最后是要防止鸡从上部飞离的设施建设。

消毒灭菌。进鸡苗前要对养殖场所进行彻底的消毒灭菌,采用o.5%百毒杀喷雾消毒,春天和秋天每天1次,其余时间3天1次;高锰酸钾熏蒸养鸡场,熏蒸过程中,要关上所有门窗。要在消毒后2-3天再养鸡,同时时间间隔也不能大于10天,若大于10天就要重新消毒;对于鸡进食和饮水的地方要用1%-3%的漂白粉澄清液进行充分浸泡。对于鸡的饮水可将111杀菌灵按1:700的浓度来配比杀菌。进入养鸡场就要换上专用的衣服和雨鞋,把手放在消毒液中清洗,减少病菌带人;若养鸡场出现病死鸡,就要马上分析并找出致死的原因,并加于防治,同时将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

免疫预防。对于养鸡常见传染病的基础免疫要执行到位,同时对新城疫和禽流感这两种传染病的疫苗要作为重点执行,否则养鸡很可能失败。另外还要依据周边的鸡病流行情况来决定是否还要进行某种疫苗的补免,保证养鸡的成功,提高养鸡收益。免疫预防的鸡病包括新城疫、球虫病、鸡大肠杆菌病、鸡慢性呼吸道病等。

预防、诊断与治疗。因我国的大多数农村养鸡场所处的环境欠佳,很难达到标准的饲养条件,所以只能采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鸡病。首先就是要针对鸡的发病季节和易感日龄来进行有计划的免疫预防;其次是要依据鸡群自身的健康状况和鸡病的流行规律来确定用药治疗。对于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这类病情复杂的疫病,则要多做临床解剖和镜检,以最终准确确定病原,对症下药;最后,为了了解鸡群的免疫注射情况和用药史,掌握鸡群的免疫能力,就要对鸡群做抗体检测,保证鸡群的准确协同用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