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和农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你认同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这一观点吗?
费孝通
38年前的今天——1980年3月7日,费孝通获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夫斯基奖,揭开了我国社会学走出国门的序幕。不过,他对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的关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
1935年,还是清华大学社会系学生的费孝通在广西实地考察过程中不慎跌入猎户所设的陷阱,他的新婚妻子王同惠为救他独身前去求援,却意外坠渊身亡。为平抚丧妻之痛,他来到了姐姐费达生居住的开弦弓村。
开弦弓村很早就引进了缫丝机,费达生还在这里成立了信用合作社。费孝通对这些新事物很好奇,把这里当成“中国工业变迁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例子”,并得出结论:解决农村问题需增加农民收入,恢复农村企业。
开弦弓村当时的缫丝厂
费孝通据此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这就是1939年用英文出版的《江村经济》。之所以把开弦弓村称为“江村”,既因为这里是江苏的村子,也因为他的别名(费彝江)中也有“江”字。
不过,这本书的意义当时并未被发现——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尝试在农村培植自己的工业基础。他的观点受到关注是从被批判开始的。
1957年,费孝通重返开弦弓村做调研,“现在每个农户都拥有了土地,怎么还是缺粮食?”他走村串户,得出的结论是“问题出在副业上”。因此,他重申了自己的观点:在农村发展轻工业。这一观点在当时受到了猛烈批判。
改革开放后,他所期望的“农村企业”成为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1981年,费孝通再访开弦弓村时看到,家庭工业开始复苏,家庭副业的收入几乎占个人收入的一半,并且在全国许多地方,乡镇工业也遍地开花。
《江村经济》随之显现出了巨大影响力,开弦弓村也开始被中外学界视为了解中国农村的窗口。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81年到2014年间就有100余批世界各地学者到访江村,国内学者的访问更是难以统计。
如今的开弦弓村
除了开弦弓村,费孝通还考察过许多地方。
身体力行去农村调研是费孝通常做的事——他曾三访温州、三访民权、四访贵州、五上瑶山、六访河南、七访山东、八访甘肃,其中第八次到访甘肃时他已93岁高龄,当看到当地农民不再以土豆为主要食物时,他才表示:“我可以不再来了!”
在考察中,费孝通提出了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等各具特色的地区发展模式;在研究农村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构想,包括黄河上游、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长江经济带等影响重大的区域发展问题。
有媒体称,费孝通对中国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为中国农民找一条出路,是他研述一生的大课题。他关心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