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安排看似小事,却关系着每一个学生,渗透了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普通并不简单,细细琢磨,其实大有文章。
我做了二十多年班主任,排座位尝试过多种方法,都各有优劣。大致可总结为四种方式,与大家分享:
一、身高排座
学生先按照身高由低到高的顺序排队,然后由前排到后排坐。个别视力需要照顾的学生可事先提出申请站到前面,或有愿意坐同桌的也可以就着高个同学排队。可以男女生分桌坐,也可以混坐。
这是建立在身高基础上的公平,把矮同学容易被遮挡视线作为唯一依据。缺点是随机性强,兼顾面窄。
二、班主任排座
参考学生日常表现和成绩,由我对学生座位统一进行编排。一般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便于学习,把成绩好的学生和差的学生搭配开;二是保证纪律,把纪律差的学生拉大距离,并且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便于老师监督。
这么做是针对性最强的,能够把班主任管理重点都渗透进去。缺点就学生没有自主权,只能被动听指挥。
三、成绩排座
根据考试名次,由第一名开始自由挑选座位,一直到最后一名。
分数才是硬道理。优点是易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成绩好的学生座位相对集中,学习气氛浓厚,缺点是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只能坐在最后一排,失落感强,容易自暴自弃,而且管理难度增大。
四、小组排座
根据成绩把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参考小组成员的身高或成绩来安排座位。小组的位置也可以按照成绩优先或身高优先的方式来安排。
这兼顾成绩和纪律,强调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用先进来带动后进,优点很突出。缺点是可能出现个别成员纪律性差而且本组其他成员意志不坚定时容易把整个小组带差。
很难判断哪种才是排座的最佳方案。因为要想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同时兼顾到学习、纪律、交流和合作等多个方面,寻求完美,几乎没有可能。
我本学期排座方式是小组排座,但小组划分更注重民主。依据成绩由高到低把学生分为六段,每段十二人,由一段(总分前12名)同学任组长,并按照一条龙顺序从剩下五段中挑选出本组其他成员。
小组位置由组长按分数由高到低顺序自由挑选。组内座位前两名分坐在两排的中间,其余按照组内名次也固定位置。每周都进行座位轮换,除进行组间轮换外也进行组内前后轮换,小组间除左右轮换外也进行前后轮换。理论上每位学生都会把教室内的座位轮流坐到,最公平。同时每次考试进行小组评比,加强奖惩措施,开展组间竞争。
实行过程中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学生极不努力,成绩极差,明显拖小组平均分,再例如有的小组出现纪律差的把小组风气带差等现象。所以我想进行一下微调,在原方案基础上固定一个小组,另外11个小组轮换,起个名字叫“11+VIP”。
VIP自然是最好的。把最佳位置(讲台前六个位置)拿出来,指定最后六名坐在这儿,既便于老师监督,又是无声鞭策。其余11个小组的成组方式和位置均按以往模式。每次月考或期末考试后调整VIP组成员,其他小组如有组员进入VIP小组,就按照剩余五人平均分最低优先挑选的原则从考出VIP组的同学中选择补齐。
我给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方案,并征询了12名小组长、14名班干部、上次月考后12名学生的意见,除1人外希望保持原12小组方案外,其他人均一致同意下学期实施“11+VIP”方案。
这个方案的优点一是对最后六名加强了监管,同时因为每次考试后都进行流动,自然对成绩靠后的同学都有鞭策作用;二是拉平各小组的实力,使小组间的竞争更激烈;三是部分降低了对小组其他成员的消极影响,减少干扰。缺点是VIP小组的管理难度加大,也可能让组员思想上有压力。边实施,边调整吧。
你喜欢哪种排座方式呢?欢迎投票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然,如果也可以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新的建议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