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主题:聚焦“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访谈时间:2021年5月25日上午9:00—9:45(时长45分钟,嘉宾提前15-30分钟进入直播室)。
访谈地点:行政中心东附楼信访局5楼(在线访谈室)。
访谈嘉宾:黄国栋(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访谈内容:
问: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顶梁柱,请介绍一下市里是怎么重视工业的,有什么有效举措?
嘉宾: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始终强调“抓发展是主业、抓工业是主责”,在全市营造“大抓工业、强攻产业”的浓厚氛围。具体来说,一是树导向,成立以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副组长的工作机构,每年以市委市政府重要文件印发工业发展意见,今年的《意见》前不久刚刚印发(吉发〔2021〕4号)。实施了由市主要领导为总指挥,其他8位市领导领衔的产业链链长制,安排两位市领导分管工业。二是建机制。实行市主要领导“季工业日”和“大工业”联席会,实行常态化调度,今年已经召开“大工业”联席会3次。落实部门“清单化+责任制”,集中解决产业发展突出困难,对推进较慢的单位和地方,实行表态发言、重点督办等方式倒逼推进。三是强考评。将工业产业发展纳入市委督查、巡察范围和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重点内容,作为县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考评、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每年“三看”必看工业产业项目,使产业发展一线成为干部的“赛马场”。近期,我们正在筹备召开全市工业大会战暨工业强市推进大会,年底还将评出工业“蜗牛奖”,不断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
问:受疫情全球蔓延影响,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呈现区域化、碎片化趋势,请问今年吉安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非常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自从2020年3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产业链供应链”之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全国两会也都明确提出,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可以说,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对此,我们吉安迅速行动,去年5月对标省里部署,在全市部署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加强产业链建设,今年也将链长制工作作为全市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进一步夯实“四图五清单”基础,抓实产业发展和营商环境重点,完善调度、考核、政策机制。例如,我们将问题办理作为重要举措,实行评价反馈、定期回访,做到问题解决由企业说了算。当前,我们正在完善优化有关政策举措,近期将会出台。
问:请问吉安的“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进展如何?
嘉宾:看这位网友的网名,我们就知道他很关心吉安发展,心系家乡未来。“十四五”作为“两个一百年”交织的关键时期,确实意义重大,做好“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也必将影响深远。我们对吉安工业的“十四五”规划工作早谋划、早实施,去年5月就开始启动,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对标国家、省里的《规划纲要》和市里的《总规》,提出了打造革命老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目标,明确了制定“1+4”规划项目,就是1个全市工业总体规划和4个子项规划。
总体规划就是吉安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目前已草拟了规划初稿,近期将开展调研,再完善优化,届时,也欢迎各位网友提出宝贵意见。
子项规划有4项,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聘请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为编制单位,调整了我市电子信息六大细分领域,分别为触控显示、半导体照明、移动智能设备及终端、电子电路板、5G制造、新兴信息;生物医药产业规划聘请中科院专家(成都文献情报研究所)编制;农机装备制造产业规划聘请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编制,并征求院士意见修改完善;5G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9-2035年)》已经发布,为全省第二个发布的设区市。下一步,我们将召开座谈会,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按程序报批后,确保如期发布实施。
问:近两年受全球市场以及疫情影响,吉安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发展形势怎么样?政府层面今年采取了哪些举措推动电子信息发展?
嘉宾:非常感谢这位网友对吉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心关注。电子信息产业是吉安的首位产业,近些年,市委市政府集全市之力做大做强,坚持全域化布局、全链式发展、全方位帮扶、全要素保障,做到了首要支持首先发展。虽然受市场以及全球疫情冲击,但总体态势良好,保持了稳中有进。目前全市集聚电子信息企业近千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2家,营业收入连续7年以百亿量级新增,尤其2020年逆势勇进,达1706.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营收的47.76%,总量列江西省第一,全国30强。今年一季度,产业保持两位数、三字头增速,增幅达32.2%,年内预计突破1800亿元。
当前,为应对复杂多变形势和市场环境,我们着力推进“三大行动”,一是延链补链强链行动。重点是完善并用好产业链的“四图五清单”,并瞄准新六大细分集群,拟联合省工信厅举办电子信息产业链对接大会;二是产业创新赋能行动。主要是紧盯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热点,加强与高校院所对接,导入院士等高端资源运营电子信息研究院,加快推进5G创新中心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三是龙头企业帮扶行动。完善稳企帮扶机制,推动实行百亿企业市领导结对帮扶,促进条件成熟企业加快上市,推动项目投产见效,夯实产业发展主力支撑。
吉安的产业发展离不开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我们将聚焦发力、久久为功,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扩量提质,进一步提升吉安作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影响力。
问::当前国内经济整体上处于复苏期,请问我市工业运行情况如何?
嘉宾:对我们工业战线来说,工业运行数据就是工业发展的“晴雨表”“指南针”,必须时时紧盯、时刻关注。近年来,我市工业运行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我们的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已经连续9年保持全省前3,今年形势更为严峻复杂,为确保掌握实情、摸清家底,我们2月底派出6个组深入各县(市、区)一线调研工业运行情况,3月底又派出2个工作组对去年386个集中开竣工项目逐一过筛、实地督查,现在来看,情况还比较良好,实现了“开门红”。这里,我跟各位网友分享几组数据:
主要指标方面:1-4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6%,列全省第2位,高出全省平均增幅1个百分点;工业用电同比增长42.4%,列全省第1位;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长57.6%,列全省第3位。
行业分类方面:34个行业大类中32个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94.1%,其中31个行业实现了两位数增长;23个行业增幅超过50%,占行业总数的67.6%。重点监测工业品中,实现正增长的117种,占比77.5%;实现两位数增长104种,占比68.9%。
市场行情方面:规模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6%。规模工业产销率达98.4%,比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方面: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5.2%。规模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工业税收同比增长26.8%,高出全省平均增幅10.4个百分点。
问:目前,国家将创新上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请问工信部门在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提升竞争力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支持政策?
嘉宾:这些年我们一直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截至2020年,全市工业领域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各类创新平台110余家,每年能新增新产品40余项。今年我们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创新:
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方面:我们将实施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和创新活动三年覆盖计划,加快培育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组建智能农机、区块链研究院,并在今年启动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继续深化与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高端院所对接合作,落实企业开发新产品的优惠政策,年内新增省级新产品50项以上。这里和各位网友一起分享企业开发新产品的一些主要政策: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市内按每项省级新产品1万元标准予以奖励;市内企业研发装备纳入首台(套)目录的,装备保费将给予95%补贴。
培育和引进工业人才方面:继续发挥好“庐陵英才”和T类特需工科类人才政策的引领作用,落实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计划。今年将力争在每个工业园区建设一个实训基地,推进企业、院校和生源地“三点一线”用工对接,开展“订单式”技术人才培养。
问:请问吉安今年在中小企业培育上有什么打算?
嘉宾:中小企业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我市中小企业占比较高。截止2020年,我市有规上企业1624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家(2020年新增,实现零突破),省级专精特新196家、专业化小巨人18家、单项冠军企业6家,2020年我市49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创历年新高。在这里也和各位网友介绍下,目前我们中小企业主要培育方向是朝“专精特新”、专业化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发展。今年,重点围绕梯次化培育,认真落实新经济“21字”要求(众创业、个升企、企入规、规转股、扶上市、育龙头、聚集群),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模式,建立市、县两级企业培育库,实行梯次培育、动态管理,今年我们力争净增规上企业110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8家、省级以上“小巨人”企业3家,这也是前几天市人大会通过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任务。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目前蓝微电子已进入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第一批扶持名单,我们还将积极帮助鑫泰科技、瑞鹏飞争取扶持。另外,帮助中小企业争取“工信通”政策,缓解部分优质企业融资难题。这个政策是省工信厅和江西中行开展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业务,授信期限最长不超过五年,单笔不超过500万元,原则上特别优质的企业单户可发放两笔。
问::请问目前我市5G网络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具体有哪些工作安排?
嘉宾:非常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大家都知道,5G不是简单的4G+1G,它的优势在于数据传输速率远高于以前的网络,比4G网络快100倍;有着更快的响应时间,网络延迟低于1毫秒,而4G为30-70毫秒;链接密度将达到每平方公里100万台设备,将有力实现“万物互联”,对“两化融合”发展有着重大助推作用。近年来,为抢抓数字经济新风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5G发展,市工信局作为5G发展的牵头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出台了《吉安市加快推进5G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加大5G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全市5G网络进入规模部署阶段,已对外发布了《吉安市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20年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692个,实现了市中心城区、县级主城区、工业园区及部分重点景区5G网络全覆盖,率先开展电子信息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区块链创新应用,并入选中国通信学会“2020年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创新成果名单。
下一步,我们将从技术应用服务与制造两个方向着手,一方面,实施5G网络覆盖质量提升工程,按照“适度超前部署”原则,规模部署5G网络建设,加速向有条件重点城镇延伸,同步推动5G在各垂直行业的应用融合,力争2021年新增开通5G基站2000个,累计开通达到4700个。另一方面,加快发展传感器、天线、芯片、智能终端等5G产品制造,提升关键器件生产能力;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支持企业开展内外网改造,向生产环节延伸,提高生产效率。
问:请问我市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有哪些特色优势?今年将如何进一步推动这一产业高质量发展?
嘉宾: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众所周知,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将其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目前全市已经构建了以“种”为基础、“医”为核心,“游”为支撑、“养”为配套的产业体系,2020年营收突破千亿,成为全市第二个千亿产业。我们依托丰富的道地药材资源,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制造,已经聚集规上企业95家,拥有国家准字号产品568个,中药制剂批准文号318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10个,大家熟悉的“美媛春”“半边天”等品牌,曾经红遍大江南北,另外还有桔贝合剂、红花逍遥片、裸花紫珠颗粒、破伤风抗毒素等产品实现单品种年销售额过亿,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省级产业集群,年初大自然药业成为全省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成药企业。
关于您的第二个问题,今年我们将积极顺应“健康中国”战略,以医药制造为核心,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链条。生物医药制造方面,瞄准药品研制生产、医疗器械制造等领域,加快培育中医药、生物药、化学药等医药品牌,做大先进医疗设备、高质医用耗材等器械制造,重点推进上海创诺医药原料药生产等重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优质企业。创新驱动升级方面,借力院士等高端智库,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对接,加快产学研用合作,全力推进黄璐琦院士乌鸡产业研究中心落地,实现品牌资源效益最大化。业态融合发展方面,加快种、医、游、养深度融合,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农户”“定制药园”等模式,推进艾草、热敏灸等康养融合发展。
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做优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请问我市今年怎么推进这项工作?
嘉宾:感谢这位网友的关心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可以变为朝阳产业”,这充分说明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性,也指明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些年,我们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刚才主持人也介绍到,我们2020年获得国务院“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的通报激励。今年我们将重点从政策引领、数字化改造和创新驱动三个方面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政策引领方面,以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为导向,深入落实《全市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施方案》,总结推广新干盐卤药化省级试点经验,并从工业发展转型资金中切块支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传统产业中的转化应用。数字化改造方面,实施智能制造升级和两化融合工程,推进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开展新一轮技改行动,打造一批数字工厂、智能车间。创新支撑方面,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实现传统产业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全覆盖,重点开发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产业价值链。
问:我想请黄局长介绍一下吉安市工业项目情况和今年推进项目建设的一些打算。
嘉宾:这位网友的关心,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着力招大引强,强化履约见效,创新推行“擂台赛、巡回赛”双赛制,每季度举办重大项目开工竣工活动,相继落户立景创新、木林森LED全产业链等百亿项目,近三年每年均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超300个,稳住了工业的基本盘。去年面对疫情冲击,我们通过强化技改扩大工业固投,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49.6%、列全省第1。
今年,我们将实行项目招引和企业技改扩产“双轮驱动”,深入推进“重大工业项目三年大会战”活动,推动“老树发新枝、新树扎深根”,实现工业项目量质双升,重点实行“三个一批”。
一是谋划招引一批。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延伸方向,用好“四图五清单”开展补链延链壮链招商,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革命老区振兴和支持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成立工作专班向上争取更多更大支持,力争全年实施亿元项目300个以上。
二是提升改造一批。聚焦“1+4”产业优势领域、关键环节、重点企业,实行技改清单化管理,推进技术升级、装备更新、产品迭代,实行技改专项扶持,着力打造5-10个技改标杆项目,年内实施150个以上工业技术改造项目。
三是落地达产一批。继续开展“擂台赛”“巡回赛”双赛制,分类推进省三百项目、“5020”项目、市县领导挂点项目,确保木林森全产业链项目达产达效;同时,全面梳理2019年以来工业项目,实行“专班、专图、专策、专资”,推进实施调度,落实开工、见效、问题解决“三张时间表”,力争开工率、投产率分别达95%、40%以上。
问:请问市里对技改项目有什么扶持政策,申报的条件要求有哪些?
嘉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项目技改升级,实施项目三年攻坚行动,每年从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切块,采取竞争性分配的方式,扶持10个左右技改标杆项目,每个项目扶持金额50万元左右,今年扶持金额比去年将会有所提升。主要申报条件有五点:一是项目必须纳入2020年全市工业项目库(含技术改造项目);二是项目申报单位依法在吉安市内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且原则上属于规模以上企业;三是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1000万元(含)以上;四是项目立项、土地、规划、环评等前期手续完备,且申报前已完工;五是项目投产后应年新增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年新增税收50万元以上。具体申报条件和要求,届时经研究后会出台项目实施方案,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市工信局网站公示。
问:请您介绍下我市在完善园区配套上的一些打算?
嘉宾: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推进园区“两型三化”(提升园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管理水平,推进智慧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管理提标提档,围绕龙头企业,实施大企业组团配套,完善停车场、商超等生活配套设施,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全方位配套,目前全市园区内已经吸纳了超30万人就业。
今年我们将聚焦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推进产城融合,生产功能配套方面,加快发展科技咨询、检验检测等服务,推进园区智慧云平台应用升级,全面推行工业“标准地”,全年新建多层标准厂房300万平方米以上。生活功能配套方面,坚持新型城镇定位,导入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进园区,建设一批人才公寓和商务楼宇,满足园区职工美好生活需求,打造宜居现代化园区。生态功能配套方面,推进绿色园区创建,完善环保设施,抓好环境治理,开展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行清洁、循环化生产,全力做好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同步提升工业园区含金量和含绿量。
问:安全重于泰山,请问工信部门在抓安全生产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嘉宾:非常感谢网友提问。安全生产是工业发展的底线,更是生命线,工作中我们紧绷这根弦,将安全生产贯穿工业发展始终,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属地监督责任,注重从三个方面消除隐患。
一是完善园区安全设施。这里我给大家公布个数据。“十三五”期间,全市园区范围内修复或新建公共消防栓超1000个,新建微型消防站300余个;所有园区组建了安监站,夯实了安全生产的基础。
二是提升企业本质安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发挥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科技强安,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从根本上降低企业安全风险。
三是强化安全监管能力。每年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检查和监督指导,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履职能力。2020年,我们组成工作组走访企业158家次,帮助发现风险并治理隐患796项。
下一步,我们还将始终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督促检查,尤其加强重要节假日和特殊时期监管。同时,正在探索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更好的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效率和精准度,保障企业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问:想了解一下吉安在企业家队伍建设上有哪些具体做法?
嘉宾:我们始终认为,企业家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我们也始终坚持“工信部门是企业和企业家之家”的服务理念,坚持培育和帮扶“两手抓”,不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企业家人才队伍。
在培育上,做到“请进来”和“走出去”。“请进来”,即将优势资源引进来,市政府与长江商学院合作,每年举办“领航井冈”精英企业家培训班,目前已开展4期、120名企业家参加培育,第五期招生工作本月已经启动;“走出去”,即推动企业家走出去,我们组织企业家参加“映山红”上市、管理创新能力提升、MBA培训班等各类专题培训,同时引导各县(市、区)系统性开展企业高管轮训,拓宽企业家视野。
在帮扶上,推动建立“市领导联点帮扶+特派员驻企帮扶+龙头企业一对一帮扶”,构建全覆盖帮扶体系,加大中央、省、市纾困惠企政策落实,做到送政策“上门”,去年将5000册政策汇编送到企业手中,累计减税降费超15亿元。同时,我们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每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一批优秀企业家,积极向省推荐“一杰三优”(新时代杰出企业家,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优秀厂长)表彰,营造尊重企业家企业家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