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名选手获得109个项目的金、银、铜牌,36名选手获得参赛代表团最佳选手奖,13名选手获得西部技能之星奖,12个代表团获突出贡献奖,24个代表团获优秀组织奖。9月19日,伴随着全部赛项结果的揭晓,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落下帷幕。作为全国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全国技能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余名选手围绕109个赛项展开角逐。本届大赛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主题,以“智慧、绿色、安全、特色”为目标,旨在以赛促训、以赛促培、以赛促建,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大赛闭幕式上,承办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河南省省长王凯接过了会旗。

全面升级,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标准

相较于参加首次大赛的36个代表团、2557名选手参加86个项目,本次共有36个代表团4045名选手参赛,其中职工选手比第一届大赛增加7.6倍,学生选手中,大中专院校和技校学生占比89.5%,还有博士25人、硕士546人。“高学历参赛选手多数集中在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领域,表明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对不同学历层次人才技术技能水平提升的需求加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表示。

本届大赛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标准,建立完善了大赛组织、举办等各个环节的制度安排和运行体系,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确保大赛公平公开、阳光透明。据了解,本届大赛共涉及制造业、信息技术等15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覆盖国民经济行业门类的75%。所有比赛项目均服务于实体经济,有超过七成的项目属于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项目,近四成的项目属于先进制造业项目。与第一次大赛相比,本届近三成的项目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增加了20个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类赛项,如全媒体运营、互联网营销等,同时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等5个专业技术类竞赛项目。从本届大赛参赛特别是获奖情况看,参赛选手的整体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地区差距也逐渐缩小,共有18个代表团获得金牌、29个代表团获得奖牌,全部代表团均有选手获得优胜奖,部分西部省份实现奖牌零的突破。

本届大赛采取集中开放办赛、“赛展演会”集成模式,将技能竞赛和技能展示交流活动相结合,大赛期间安排现场展演30项具有传统特色的绝技绝活,还新增了“技能大集”活动,为50个绝技绝活技能项目单独设展,最终评选出微电子手工焊接、唐代蒸青茶饼制作等“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技能展示同时,航天器返回舱、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6600千瓦绞刀功率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等大国重器也闪亮登场,引得不少观众驻足观看。有专家指出,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各行各业技能高手云集赛场,吸引全社会聚焦技能人才队伍,刷新了社会公众对技能人才固有的认识,进一步感受了技能之美。

标新竞异,新技术、新职业亮相大赛现场

天津代表团的耿绍光获得了这次大赛首次增加的人工智能技术项目的冠军。像人工智能技术这样的新项目,是本届大赛增加的20个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类赛项。

在智能制造工程技术赛场,有着博士身份的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冯伟格外受关注。他说:“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是国家发布的新职业,对我来说是新挑战。”

河南代表团的任格格今年16周岁,获得时装技术项目的铜牌,是本次大赛最小的获奖选手。她目前就读于河南技师学院,今年2月底参加了郑州的选拔,4月中旬参加了河南省的选拔,本次时装技术(世赛) 项目共有27位选手,她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我的训练时间非常紧张,相比较其他选手,接触这个专业的时间也不长,还是有一定压力的。我会尽量利用时间提升自己,解决存在的问题,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也都一直在帮助我。”任格格告诉记者,这次的成功对她是一种激励。很荣幸可以代表学校、代表河南参加此次大赛,这是人生中难得的经历。

首次设置新职业赛项,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发展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的体现。王晓君认为,设置新职业赛项,对增强新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感、促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届大赛上,不少企业也参与其中招揽人才,与相关院校进行对接,合力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尤其是技能型人才不断走俏,成了企业竞相追逐的“香饽饽”。在选手专注于比赛的同时,观众可以欣赏花艺、时装技术的曼妙,感受云计算、移动应用开发的科技感,还能了解建筑信息模型、飞机维修、轨道车辆技术等“硬核技术”……与此同时,本届大赛新增了“群众技能体验擂台赛”。举办方在擂台赛上设置一些简单的项目,报名参与的观众经过简单学习后一展身手,相互挑战比拼成为“技能英雄”。

论坛争鸣,赛场之外同样精彩

本届大赛还新增“技能强国1+3”论坛,邀请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各个方面的专业人士共议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共商推进技能人才工作的对策建议。

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对技能人才带来的新挑战?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认为,对于人工智能这个新兴的先进生产力,恐惧是没用的,正确选择是主动学习、驾而驭之。他提出,要推进职业教育的绿色化和数字化双重转型。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则在“以高质量人才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探索了一套独特的培育人才的路径,即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牵引、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加大高技能人才引进力度、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班组建设、开展技能人才多元培养、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激励、组织各类技能大赛。

面对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经济转型升级等热门话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杨志明以数字赋能作解。他指出,当前人力资源开发有三个趋势:一是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二是人力资源供给由无限供给转向有限供给,三是一大批新生代劳动者投身到数据驱动、网络协同、平台支撑的现代服务业经济转型中。进而提出要加快数字赋能人力资源的五个创新:一是数字化浪潮正在加快转型中的创新。二是加快数字赋能的技术创新。三是加快产业融通和场景应用的模式创新。四是加快数字经济的人才创新。五是加快数据要素聚集的环境创新。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军通过数据翔实分析,得出了中国的人口红利没有消退,也没有消失,只是在变化的结论。他还注意到两个变化: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规模和比重是上升的,另一个是女性技术人员数量的显著上升。

技工教育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汤涛的回答是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对此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高度重视增加支持力度。二是要加强“四赛”成果的转换。三是要加强工作督导、指导,确保教学的实施。四是要开展优质课堂、精品课程、示范专业和骨干院校的评选、遴选工作。他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工学一体化的深化工作,会对全国技工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加快培养一流技工和大国工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论坛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颁布了2023年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规程,发布了一批国家职业标准、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公布了一批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并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赠送书籍。

《中国教师报》2023年09月27日第14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