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别看葫芦小,却是农民致富的好产业,”在韩城市芝川镇毓秀移民搬迁小区的葫芦工艺品工厂里,孙星亮对这个社区扶贫工厂的前景很是看好。
孙星亮在韩城有“葫芦王”的美誉,是韩城星亮葫芦工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市级非遗传承人。他出生在葫芦工艺制作世家,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学习葫芦工艺制作、国画、微雕、浮雕等等,在父亲手把手的传授下,加上自己钻研好学,技艺日趋成熟。2015、2016连续两年,他凭借葫芦工艺制作这手绝活,在村里盖起了两栋房,成为村里的致富“名”人。
“小葫芦是个大产业啊”,富起来的孙星亮萌发了把葫芦工艺制作做大做强的想法,从而带领更多人通过葫芦产业致富。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带着希望孙星亮前往山东聊城考察葫芦产业,现场蓬勃景象对他刺激挺大,更加坚定了依托葫芦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想法。回到家,孙星亮开始忙前忙后,先是找到白家庄村干部,说出了流转村民土地化零为整种植葫芦,建立生产基地。村里很支持他的事业,很快200多亩的葫芦种植基地建了起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孙星亮把村里愿意跟随自己学习葫芦工艺制作的村民组织起来搞培训,把自己的手艺教给更多的人,白家庄村的葫芦产业红红火火的搞了起来。
“今年3月,毓秀移民搬迁小区建成,陆续有贫困户入住,如何才能让这部分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我们镇政府跟孙星亮一拍即合,建成了这个葫芦工艺制作的社区工厂,现在小区里的贫困户实现了‘楼上居住,楼下上班’,”芝川镇镇长鱼普锋如是说。
在社区工厂二楼制作区域,20余名村民正在制作葫芦工艺品,他们或描图,或雕花,或烙印,紧张有序忙活着。贫困户薛妙玲拿着一张写有“背水一战”的图纸比划着,准备把这四个字刻到葫芦上去。“我就喜欢这四个字,现在好不容易能学一门手艺,就要靠着自己的双手改变贫困的生活状况,再不努力一下,就对不起这些关心我们的人。”薛妙玲虽然不是太懂“背水一战”的含义,但她觉得这跟自己目前的状况很贴近,就是要和贫困“战斗”。跟着孙星亮学习制作葫芦工艺品快一年时间,虽然还处在“学徒”阶段,每个月仍然能挣到1500块钱。
“考虑到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在我这里参加培训的贫困户不收一分钱,每个月还给发1000块钱的补助,随着技艺的精进,领到的钱会越来越多,等他们的作品能走向市场了,一个月就能挣3000多到5000块钱不等!”为了打消贫困户的顾虑,真正掌握一技之长脱贫致富,孙星亮想了很多办法。目前有13位贫困户在社区工厂学习葫芦工艺制作培训,从3月份开始,这些人便开始“带薪学习”。
在社区工厂一楼的展厅里,展览着一件上百年历史的葫芦工艺品,那是孙星亮祖辈制作的,一直传承到现在。目前,工厂制作的葫芦工艺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经济效益可观,发展前景广阔,小小的葫芦,既承载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又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力,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享受到“葫芦经济”的福利脱贫致富,正是“小葫芦里有着致富经,脱贫攻坚的好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