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永莲 潍坊报道

为推动潍坊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潍坊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委政法委牵头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于2020年3月3日正式印发。

《实施意见》共分七部分,主要从政治、法律政策、司法保障、市场环境、法治服务、执法司法规范、组织领导7个方面,着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今年以来,潍坊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各项工作。具体来讲,可以概括为建立“五个机制”、开展“五项行动”、强化“六个支撑”。

坚持以机制创新为牵引,夯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根基

建立“接诉即办”机制,依托12345热线、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商直通车”专栏等,打造“即应即办、一办到底”平台,办理各级平台企业诉求256件。建立“免罚清单”机制,53项轻微违法行为纳入免罚清单;明确不予处罚事项267项、轻罚事项19项。建立“限时清欠”机制,推动对1300余万元有分岐账款进行了清偿,剩余的9300余万元欠款已全部进入司法程序。建立“法律服务代理”机制,组建中小企业、涉外、党员律师服务团“三支队伍”,建立中小企业法律顾问合同、“法治体检”项目“两项制度”,搭建律师服务中小企业手机APP“一个平台”。建立调度督导机制,建立周调度、半月督导、每月分析通报、每季听取汇报制度,召开工作调度会4次,实地督导6次。

坚持以专项行动为突破口,破解影响市场经济秩序难题

集中开展涉企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清理专项行动,排查出的41件涉企积案中已依法结案16件。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专项行动,立查非法集资类案件7件,涉案金额2076万元。开展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立查恶意逃废金融债务案件1起,涉案金额5000万元。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破获案件465起,紧急止付1.65亿元,成功预警劝阻受骗群众3.25万人次。开展打击侵害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查处合同诈骗案件5起。

坚持以强化基础支撑为保障,打造服务保障企业经营的优良环境

强化立法和备案审查支撑,加快推进户外广告设置、供热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定,先后审查规范性文件30件和合同5件,纠正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内容2处。强化执法司法规范化支撑,评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涉企黑恶案件等110余件,受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37件,网络平台落实执法监督案件1900余件。强化法律服务支撑,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实地调研走访企业1348家,解决困难1457个。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举办宣传咨询活动257场次。强化“放管服”支撑,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加快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流程再造。强化社会信用支撑,在劳动保障、房地产等30多个领域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为2000余家企业修复信用信息。强化矛盾化解支撑,加强市县两级医调委建设,制作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提示书,建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新模式。

同时,为推动《实施意见》贯彻落实,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浓厚氛围,市委依法治市办开展了“四个一”行动,在全市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浓厚氛围,受到省委依法治省办肯定:

举办一次学法专题讲座。将全面依法治市纳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推动举办“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讲座。

举办一场新闻发布会。也就是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解读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介绍工作推进情况。

开设一个专栏。在潍坊日报社开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家谈”专栏,发表市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访谈文章,分析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总结做法,分析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已刊发访谈文章14篇。

开展一次研讨征文。与市法学会联合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暨法治潍坊建设理论和实践研讨征文活动,届时将组织相关专家集中评审,开展颁奖和研讨交流活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