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讯) 昆明10月17日电 走进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镇连厂村委会陈家村,一座依山而建的标准化肉牛养殖厂豁然出现在眼前,牛舍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肉牛正吃着新鲜的草料。养殖户陈玺正忙着打扫棚圈、拉草喂牛,黝黑的脸庞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20年6月,陈玺毅然辞去药厂财务人员的工作,带着妻儿从昆明回到老家从事肉牛养殖。3年来,他从技艺生疏的“门外汉”,成长为看病、接生、繁育样样精通的“多面手”,成为村里远近闻名的“养牛达人”。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周边的农户从过去的“观望者”变成了“参与者”,不少家庭纷纷走上了肉牛养殖致富路。

“我决定回来养牛的时候,村里好多人都不理解,父母更是强烈反对。”陈玺说,“他们觉得我好不容易走出大山,有高学历,在大城市有着一份收入较高的工作,却选择回乡养牛,不是疯了就是傻了,只有我知道,回到家乡,守在父母身旁,守着这片山水,是自己多年来梦想的生活。”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养殖有很大的兴趣,在外面打拼这么多年,觉得还是家乡的生活最吸引我。经过长期考察,我觉得肉牛产业发展前景很是可观,所以就回家和父亲一起养牛。”陈玺说。

最初,陈玺只养了13头本地牛,畜圈也只修建了50平方米,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干,但由于缺少技术,一年下来,并没有挣到钱。在后来两年多的养殖过程中,他细心观察牛的生活习性、生长特点,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研学肉牛养殖书籍,摸索积累了许多养殖经验,总结出了一套饲养、配种、接产、保犊、防疫、治病的养牛方法。

“这几年,政府的养殖配套政策越来越好了,今年我家扩建、翻新畜圈、建造青贮池,政府都有补贴,我还办理了县里出台的‘金牛贷’,解决资金困难。”陈玺说,现在他的肉牛养殖厂得到翻修、扩大,畜圈占地面积达220平方米,青贮池有80余平方米,养殖的肉牛增加到了32头。

“从小牛到出栏,大概需要一年半时间,我家的牛主要供往屠宰场和加工厂,去年我家总共卖了8头牛,刨去成本,每头牛的利润有3000多元。”算着这本“养牛账”,谈起自己的“致富经”,陈玺感到十分高兴。

对于下一步规划,陈玺满怀憧憬,“我计划带动更多养牛户一同发展肉牛产业,扩大养殖规模,养精品牛,大家共同增收致富。”(完)(张永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