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郑庆红 周颖昳 文/图风吹麦浪,满目皆景。5月中旬,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大型主题报道“天府粮仓与我们的担当· 一线调查”第二站走进遂宁田间地头。车行浅丘,一片片高标准农田中机器轰鸣作响,正在有序抢收刚刚成熟的小麦;另一边,刚刚翻耕平整的水稻种植基地里,插秧机开过之处,一簇簇绿油油的秧苗被整齐均匀地插种在田中,为稻田披上绿色的新装。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平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遂宁正着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样板区。希望的田野上,抢种抢收成了最繁忙喜悦的景象。食为政首,粮安天下。2022年,遂宁GDP总量为1614.47亿元,在全省名列第13位;而在当年,遂宁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19.95万亩,增速全省第3位。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遂宁正全力以赴探索沃野有良田、作业有良机、种地有良法之道。位于安居区白马镇的红薯小麦轮作示范基地,小麦迎来了丰收。在哪种粮?高标建良田,“粮田”提质增效5月11日一早,太阳还躲在云层后面,在大英县蓬莱镇桅杆坝村,饱满的麦穗迎风摇曳,两台小麦收割机已驶入麦田,只待一声令下。“村集体去年按高标准农田标准整改了214.77亩地,现在机器能够开到田里了。

”桅杆坝村党总支书记刘建华说,原本这些农田零碎分散、坡度大,配套设施也不完整。“通过几个月的改造,实现了农田小变大、弯变直、坡变缓,目前可以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不遗余力推动农田宜机化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民能得到怎样的实际利益?去年9月,27岁的任浩返乡成立了家庭农场,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手中接过这200多亩地。去年10月底种下的小麦,眼见着迎来了丰收。“得益于农田改造,预计今年小麦亩产600-700斤,亩均比过去增效300元左右。”他说,“有了更好的农田基础设施,才让我更有信心回乡种粮。”建好天府良田 ,才 有“天府粮仓”。作为全省高标准农田整区域推进示范市,遂宁正全面统筹实施新建和改造提升项目,截至4月底,2022年在建项目已完成18.03万亩、占全年任务96.42%,力争5月底前全面完工。届时,遂宁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累计将达到252.4万亩,粮食亩产平均增加100公斤以上。在具体做法上,遂宁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制定技术细则、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建立分级管护制度等方式,坚持推动高标准农田“良田粮用”。“力争在全省率先示范将‘天府良田十年攻坚行动’提前到五年完成。”遂宁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建军说。

谁来种粮?机器忙升级,告别“单打独斗”放下浅蓝色衬衣的长袖,抖了抖裤腿前的麦秆,安居区巧农农机专合社负责人彭巧面对记者时仍有些腼腆。作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每到农忙时,他都会在田间接待不少媒体。“ 你们从高速路口下来,一路过来看到的,都是我们合作社种的小麦。”今年,彭巧在白马镇种植了2700亩小麦,收割机已经作业了好几天,预计收成也不错,言语间他难掩自豪和喜悦。丘陵区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成本高、效益低,而如此大面积流转土地来种粮,彭巧的底气何在?回忆起合作社成立初期,彭巧感慨:“我们丘陵地区土地零散、土壤黏度高还有碎石,直接购买回来的机器用了几次就坏,所以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后,再推广。”随着“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项目的实施,彭巧尝试将起垄机、旋耕机、播种机“三位一体”进行改装,实现一机多用,节约生产成本。“现在,合作社小麦种植的机械化率能达到100%。”对彭巧而言,合作社要发展,还需不断放大机械化生产效应,增强造血功能。“我们为全区的农户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推广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镇村服务点、服务片区、智慧管理信息化平台……在遂宁,已经实现了多极多层全覆盖农业社会化服务。

数据显示,遂宁市共培育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271个 、联 合 体(社)45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9家,2022年为35.5万个服务对象提供耕、种、防、收等农业生产服务232万亩次。怎么种粮?良种配良法,农产品涨了“身价”寒露麦、川麦902、川麦23,彭巧的基地里种植了 3种小麦,寒露麦属于早播早收的品种,还具备植株矮、抗倒伏、产量高、适应性好等优点。“ 烘干后亩产超过了800斤,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彭巧直言,在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谭飞泉团队的指导下,今年种植的400亩寒露麦有了好收成,“周边的种粮大户都来看了,不少人建议我留种扩繁,我也会把好的品种分享给大家。”一粒良种,就是一把丰收的“金钥匙”。徐建军介绍,大力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遂宁正加快推进联合育种攻关、育种创新联合体和制种基地建设。同时,扶持一批领军型种业企业,建立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机制,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种业创新战略联盟,引进育种新材料,创制新的种质资源。在安居区,像彭巧这样敢闯敢干的年轻人还有不少。三家镇的返乡青年旷世力,就是从父亲手中接过种粮的“接力棒”,挑起了绍兵家庭农场的大梁。依托得天独厚的宜虾宜渔稻田资源优势,今年,绍兵家庭农场流转土地600余亩,首次实施“稻虾共生”模式,提高了水稻种植的综合效益。

“种田也要了解市场,敢于尝试新模式、新技术。”旷世力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实施稻田养虾后,每亩稻田可产水稻580公斤以上,可产小龙虾150-200公斤,种养亩均纯收入达6000元。此外,三家大米现代农业园区以优质水稻为主导产业,已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水稻规模10万亩,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栽培,从源头控制水稻产量和质量,致力让“三家大米”的品牌叫得更响。绍兵家庭农场有底气大力发展稻鱼综合种养,以鱼稳粮、以鱼增收,得益于全市“鱼米之乡”项目的实施。2021年以来,遂宁全市已新增稻鱼综合种养面积达6.69万亩。如今,放眼遂宁的广袤田野,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聚起合力,铆足了劲头发展粮食生产,借着政策的东风,积极投身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中,新的丰收正在孕育。

(记者 王成栋)10月16日,在眉山市东坡区激情广场,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四川主场活动拉开大幕。活动现场,粮票成了“主角”之一。头发花白的老人拉着儿孙,在活动展馆前驻足,指着不同年代的粮票抚今追昔。退出市场流通30年后,粮票正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重新回到大众视野。粮票的进退,见证了农业大省四川在粮食流通领域的改革进程,也折射出四川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更多愿景。丰收时节,资阳市乐至县通旅镇,几位村民正在晒粮。 蒋本兵 摄(C视觉)破壁的前提1993年,全省粮食仓储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位,存续40年的四川粮票退出流通激情广场围观的老人们提到一句话:1953年,(粮票)故事开始了。1953年10月16日,为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和粮价平稳,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项政策的核心是政府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即“统购统销”。随后,“统购统销”被推行到棉布、食用油等诸多领域。1955年,国家层面发行全国通用粮票,中国社会进入“票证时代”。民以食为天,粮票很快在诸多票证中处于流通性的顶端,有的机关企业用它发工资,有的人拿它兑换其他票证……到1993年,粮票已经存在了40年。

粮票在四川流通了40年,也发生了不少故事。1982年,刘永好等刘家四兄弟在成都新津创业养殖鹌鹑。让他们最头疼的不是没有技术,而是“粮票从哪来”?因为,养鹌鹑需要粮食。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四川,农民的粮食已开始有富余,不少农户会在市场上把自家的余粮拿出来交易,被称为“议价粮”。但“凭票供粮”的年代,“议价粮”并不多,能不能买到,全凭运气。于是,刘家兄弟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鹌鹑蛋去换鸡蛋,之后卖掉鸡蛋换取鸡蛋票,再用鸡蛋票买饲料粮。川人的敢为天下先,成就了这般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而存续40年的粮票,又经历了怎样的退出过程?大约5年前,记者曾与四川农业农村改革的推动者、著名“三农”问题专家赵文欣(已逝)有过一次交流。他说,四川为了粮票退出流通,准备了十多年的时间:从广汉金鱼公社探索“包产到组”,到率先完成“包产到户”,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让四川粮食生产潜力充分释放。1992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857.8亿斤(含重庆),人均占有粮食800多斤,超过当时全国和全球平均值。“那时候的粮票基本只剩下象征意义。”赵老说,让粮票退出流通的另一个理由是,政府对粮价的调控能力仍在。1993年5月4日,经省政府批准,四川省粮油批发市场正式设立,主要负责全省大宗粮食交易。

同时,中央和地方储备体系加速构建,全省粮食仓储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位,“仓中有粮”让人“心中不慌”。1993年,四川粮票退出流通的第一年。原四川省粮食系统在全省布设了上千个监测点,干部们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催着地方电话汇报最新粮价。不过,这样的电话办公只持续了4个月。那一年,全省粮价十分平稳。解除的封印1993年,四川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崛起,成为个人命运和行业的转折点1993年,是值得记录的年份。那年2月,成都邛崃市一家粮油厂的业务员在《四川日报》上看到,粮票退出流通的标志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正式发布。这让业务员下定了创业的决心。随后,这个业务员接手盘活了一家小型粮油厂。这家粮油厂就是日后全省菜油加工龙头企业——成都市新兴粮油有限公司,业务员就是这家企业和“董小榨”的创始人——董国伟。同样是1993年,快要小学毕业的罗麟的愿望就是一家人一起吃上一顿饭。那一年,在粮油票退出流通后,有着榨油、舂米手艺的罗麟父母接手了一家小作坊,开始了走街串巷销售粮油的创业之路。每天盼望着父母回家吃饭的罗麟没有想到,改革释放的红利,孕育出了难以想象的成效:如今,小作坊已经变身年销售额逼近10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绵阳辉达粮油有限公司。

个体命运的变迁折射在行业上,就是一个领域的沧海桑田。过去30年,全省粮油加工业入统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约10%左右。去年,全省粮油产业总产值达2535亿元,位居全国第六、西部首位。粮票的退出流通,在四川农业特色产业领域,解除了发展的“封印”。记者曾与全省多位致富能手座谈,他们提到,粮票就像一种暗示,提示所有人粮食供需极有可能不平衡。但国家层面迈出的一步,给所有人吃下了“定心丸”。四川的水果、茶叶、畜禽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崛起。如今,四川有油菜、生猪、花椒、牛、兔、蜂、晚熟柑橘、芒果、柠檬、红心猕猴桃、川芎、麦冬、贝母、白芷、黄连共计15项特色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首位。如今,全国每10头猪,就有1头来自四川;每10杯茶,就有1杯来自四川的茶山;每10斤菜籽油,就有2斤榨取自四川的油菜籽;每10只兔子,就有4只来自四川;每10个柠檬、血橙,就有8个摘自四川……今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食安全”,面对这个主题,四川确实有底气。全新的征程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到2030年,全川粮食年产量将达到750亿斤有人在互联网上晒出了学生时代的粮票,配发上感怀文字:2023年粮食又收获了。

的确,四川人早已不再为粮发愁。但这并不意味着,四川可以放松粮食生产。放眼世界,过去几年,受疫情和国际环境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在过去3年始终处于高位。因此,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着眼全国,四川是国家的战略腹地,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格局中居于重要地位。由此,四川必须更好扛起粮食、生猪、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责任,必须强化粮食等生产供应,加快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很多人注意到的细节是:去年和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四川视察时均强调,四川要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作为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四川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优越的自然条件,有条件也有能力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中展现更大的作为。例如,在2020年至2022年,四川采取率先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复垦复耕撂荒地、腾退园地等方式,确保了全省粮食产量连续3年超过700亿斤。而今年小春,全川夏粮总产量达90.52亿斤,同比增加3.18亿斤、同比增长3.7%,增幅居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第二位。根据各地测产情况,今年全省秋粮亩产有望增加20斤。同时,全省粮食仓储量位居历史高位……“天府粮仓”如何更加充盈?去年底,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印发《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提出,通过扩面积、增单产等措施,到2030年,全川年产粮食将达到750亿斤、“菜篮子”产品生产基本实现现代化。此外,《方案》还提出,要坚持粮经统筹,进一步拓展“粮仓”的范围。眼下,同步启动建设的“天府森林粮库”等专项行动,也让四川的食物来源从农田进一步向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沙漠等延伸,支撑四川践行示范“大食物观”的扎实底座。粮票记录的历史已经过去,但承载的渴望正在走进现实。

(唐彪 记者 李全民)“一叶嘉木情深深,跨越千里两相宜。举杯同饮白茶香,携手共进一家亲……”10月20日,回忆起“白叶一号”扎根青川县的历程,“80后”赵武有感而发,写下名为《嘉木》的歌词。2015年到青川县工作的赵武,现任青川县委宣传部文艺股股长、青川县政协委员。2018年以来,他一直关注着“白叶一号”的成长。“10月19日,我们进行了主题为‘一片叶子感党恩 携手同心话振兴’的2023年青川白茶采风创作活动,就是想通过‘白叶一号’展现浙川对口支援携手致富的时代风貌,营造‘吃水不忘打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浓厚氛围,汇聚‘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强大力量。”赵武说,接下来他将对《嘉木》进行修改完善,并力争尽快创作完成。与此同时,在青川县沙州、木鱼等6个乡镇的7075.5亩“白叶一号”基地里,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忙着对“白叶一号”茶树进行秋季管护。不管是除草、浇水,还是补苗、施肥,大家都干得一丝不苟,生怕出一点纰漏。……从无到有,再从少到多,扎根青川5年后,“白叶一号”带来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青川县及广元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用青川县委书记李方甫的话来说,“白叶一号”是致富茶、奋进茶、感恩茶,青川坚持以茶增收、以茶兴业、以茶育人,正持续放大“白叶一号”产业的带动效益,释放携手共富的持久动力,凝聚感恩奋进的精神力量……白叶一号一株株茶苗承党恩 跨越千里续写“山海情”1700多公里,是浙江安吉和四川青川的距离。

跨越千里的距离何以能拉近?安吉和青川携手作答:“白叶一号”。2018年7月4日,国务院扶贫办在北京举行“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向贫困村捐赠白茶苗签约仪式”,青川县成为四川省唯一的受捐县。当年10月20日,黄杜村捐赠的首批1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从东南沿海的浙江,跋山涉水“远嫁”至西部广元青川。而为了迎接“白叶一号”茶苗,质朴而热烈的青川群众早早等在村口,点燃了鞭炮,敲响了锣鼓……对此,青川县沙州镇党委书记陈蕾将其理解为:一片感恩叶的“山海协作情”。她告诉记者,因为在“白叶一号”运抵沙州后,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把“白叶一号”种活、种好、种出效益作为了共识和自觉行动。山海情深,白茶扎根。在2018年至2019年,黄杜村向青川县陆续捐赠54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帮助青川县建成1517亩受捐茶苗基地(涉及沙州镇青坪村、关庄镇固井村、乔庄镇瓦砾村3个贫困村);在2019年至2021年间,青川县群众积极购买“白叶一号”茶苗建成基地3801亩;在2022年,安吉县再次向青川县捐赠“白叶一号”茶苗,在青川新建“白叶一号”基地1700亩……一株株茶苗承党恩,山海情深永不相忘。2022年3月28日,青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永明将两封带有“白叶一号”元素的感谢信和采摘的第一批“白叶一号”茶叶,一起寄给了“黄杜村的亲人们”。

谈及缘由,他说得干脆而深情:“饮水思源记党恩,青川白茶敬亲人!”一垄垄茶树渐长成 悉心呵护共圆“小康梦”以中山地形为主的青川县,山地多、坡度大,种茶历史悠久。当第一株“白叶一号”茶苗被种下,青川人民心底便滋生了新的希望——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因为,获捐“白叶一号”茶苗的2018年至2019年,正值青川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冲刺阶段。带着这样的期盼,青川县先后成立“白叶一号”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白叶一号”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白叶一号”暨茶产业发展推进专班、“白叶一号”茶产业推进中心等组织机构,统筹推进6个乡镇的“白叶一号”建设发展。5年来,在浙川两省的高度重视,有关茶叶专家等的跟踪指导下,青川县探索推广“5+7”(新建基地“选好地、改好土、开好沟、配好水、栽好苗”5项关键技术和茶园管护“重改土、促开沟、强采摘、精修剪、勤施肥、控杂草、防病虫”7项关键技术)技术体系,让“白叶一号”茶苗的高度、冠幅宽度等主要指标表现良好。与此同时,青川县立足“白叶一号”投产前无效益的实际,探索推行土地流转、茶苗管护务工等形式,想方设法给种植“白叶一号”茶苗的群众增加收入。这当中,有“白叶一号”助力,2019年至2022年里,青坪村脱贫人口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000余元增长到1.5万余元。

“不仅家乡变得更美了,自己的腰包也鼓了,在家种茶有了甜头,生活也有了盼头!”成为青坪村343户1041人的共同心声,因为他们全部参与到了“白叶一号”茶产业发展之中。关庄镇副镇长舒孟华以固井村为例说,该村实行“业主+基地村集体+贫困户”模式种植管理“白叶一号”基地,通过运用土地流转收租金、务工就业挣薪金等“五金”收益分配机制,不仅提高了村民建、管基地的热情,而且有力助推了村退出、户脱贫。“2019年固井村支出土地流转金9.6万元、务工工资47万元,仅此一项让全村24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一片片茶叶富百姓 携手相牵迈上“共富路”2022年春,黄杜村首批捐赠给青川县的“白叶一号”茶苗基地大规模投产,采摘鲜叶7180斤,加工干茶1795斤,实现销售收入530万余元。2023年,采摘鲜叶2.73万斤,加工干茶6600余斤,干茶产值2000余万元。“返租倒包”、打造“白叶一号”数字化茶园、为白茶种植加持保险政策……5年来,伴随着“白叶一号”茶树的长成,青川县一直没有停止对持续发展壮大“白叶一号”的探索和实践。在青川县茶产业事务中心主任马浩强看来,“白叶一号”扎根的5年,通过种植技术、加工工艺、品牌建设、主体培育的双向交流合作,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新品种,更是一次倒逼青川茶产业走上“三茶融合”、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契机,为青川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截至今年9月底,青川县用“白叶一号”开发出针形、扁形两款品质各有特色的青川白茶。青川白茶产业体系已与青川茶产业体系深度融合,10余家茶企从事“白叶一号”的收购、加工和销售,“白叶一号”的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以此示范带动青川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30万亩、产量达1.05万吨、产值突破30亿元……杭州市西湖区挂职青川县委常委、副县长何立剑认为,“白叶一号”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白叶一号”所代表的浙川情谊源远流长。“基本来到办公室的客人,我都会请他品尝这个茶,茶好,情谊更深。今后,我将竭尽所能持续提升‘一白(白叶一号·携茶)一绿(七佛贡茶)’的品牌影响力,从而不断夯实实现共同富裕的产业根基。”再从青川县看,“白叶一号”白茶种植项目更是成为了东西部协作的先导和示范工程。市乡村振兴局分管东西部协作工作的副局长戴亚男介绍,从“白叶一号”的种植到管护,再到采摘、制作、销售等环节,浙川两省各级各部门及相关企业等频频互动互访,不断提升了包括“白叶一号”在内的广元茶叶种植、采摘和加工制作工艺,进一步增强了东西部协作的质效。统计数据显示,有“白叶一号”等的全新助力,2023年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茶产量1.87万吨,综合产值70亿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