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pexels
台湾作家张文亮的作品集《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出版近十年,《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这首散文诗几乎成了每个父母养孩子的金句。
当你着急的时候,当你想发火的时候,当你恨铁不成钢的时候,你得读读这首诗,然后告诉自己:养孩子要像牵着蜗牛去散步,简言之,慢慢来,不能急。
作家张文亮小时候,也是个不省心的孩子,回想年少时的经历,他说自己是“一个已经被教育界放弃的孩子”。
他小学五年级放火烧考卷,中学被校长痛打、被开除,大学重考才勉强考上。
面对这样的儿子,张文亮的父亲束手无策,他曾暴打儿子的手心到出血,也没阻止儿子成为人见人厌的坏学生。
就是这样一个众人眼中不成器的孩子,为什么后来却成为了作家和台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
#1:4:2:1:2:4:d:8:5:8:9:7:a:1:9:7:d:5:b:f:f:9:1:7:3:3:7:d:3:8:e:a#
因为,他上大学之后,遇见了一个只收“异类”学生的好老师毛松霖。让张文亮十分震惊的是,毛老师告诉他,他是一个天才。在毛老师的指导下,张文亮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研究学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这首诗,多多少少是张文亮对自己年少时的经历的感叹和感悟。
把养孩子比作牵着蜗牛去散步,是想让父母调整好心态
2018年12月,北京市某法院判决了一起案件,嫌疑人魏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向被害人郭先生夫妇退赔3095万元。
郭先生夫妇为什么会被骗走如此巨额的财产?说起来让人啼笑皆非,魏某骗他们说,将来他们的小儿子能“统治世界”。
郭某夫妇从2012年开始接触骗子魏某。魏某声称,自己所在的杏坛春熙机构是培养和影响历史与世界伟人的组织,而他本人是机构最优秀的教师。
为了把大儿子和二儿子培养成所谓的“伟人”、“天父”,郭某夫妇在魏某这里花费不菲,无奈两个儿子都是“资质平平”,眼看两个孩子都成不了大器,郭某夫妇决定再要一个孩子。
从妻子怀孕之初就请魏某“开光”、念咒,孩子出生之后,郭某夫妇又被诱骗在小儿子身上各种“投资”,最终,被骗金额高达3000多万。
像郭某夫妇这样盼着孩子“成神”,实在是很极端。每个家长心里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培养孩子这件事,也需要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步调,把养孩子比作牵着蜗牛去散步,是希望父母能保持平和心态。
前些日子在动物园里的见闻,让我非常有感触。
动物园里的双角犀鸟十分有灵性,饲养员和它们相处起来十分和谐,饲养员一边投食,一边和它们聊天,叫到谁的名字,谁就上前来接食物吃,有不听话的双角犀鸟,饲养员就会批评它,犯了错的双角犀鸟竟然也会像委屈的孩子一样偷偷躲到角落里。
真是太有灵性了!游客们纷纷称奇。而饲养员却说,并不是每一只双角犀鸟都像看起来这么聪明。
有的双角犀鸟,两个多月就能记住自己的名字,有的则不然,需要花费两三年的功夫才能教会。
鸟儿尚且如此,我们的孩子大抵也如此。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短板和长处,作为父母,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且不能操之过急。
#f:3:9:f:a:e:6:2:2:d:9:1:c:2:b:a:1:0:d:3:5:f:a:e:1:1:d:2:f:1:9:1#
把养孩子比作牵着蜗牛去散步,是让父母给孩子足够的理解和尊重
生活中,大多数的家长都能给孩子满满的爱,可有一些家长,却不知道如何给孩子尊重。尊重不仅仅是不打不骂,更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网上流传一个搞笑视频,一位家长辅导孩子作业,问:“唐僧师徒一行有几个人?”
孩子答:“两个。”
“为什么只有两个?”家长瞬间要发怒,明明大家都在说“唐僧师徒一行四人”!
“因为孙悟空和猪八戒,是猴子和猪,不是人。”
家长一时语塞,竟然无法反驳。
孩子回答的没有错,只是和标准答案不符。这样的孩子就是不适合应试教育的典型,这不是他的错。
霍金曾被老师认为“无可救药”,歌德曾被三个学校退学,爱迪生小时候反应奇慢,被老师认为没有学习能力,达尔文在自传中称,老师认为他资质平平,马克吐温被老师批评作文差……
这些不被看好的学生,却都成名成家。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评判孩子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
当你的孩子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时候,先不要着急否定他,找到他身上的闪光点,尽最大能力保护好他。
#e:a:c:e:5:2:4:b:e:9:5:a:8:9:3:b:2:4:f:7:9:7:3:e:7:e:8:a:8:2:3:6#
把养孩子比作牵着蜗牛去散步,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前不久朋友圈流传一篇爆文,《学渣儿子,我相信你是来报恩的》,作者的儿子成绩不好,她给儿子各种辅导、补习,始终没办法把儿子的成绩提上去。
最后,她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孩子资质确实普通。放下焦虑之后,她终于看到了孩子优秀的方面,比如,这孩子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又是个小暖男。
这大概是很多父母的心路历程。只不过有的父母醒悟的有点晚,直到孩子步入社会才放弃自己的期待,而孩子直到自己也做了父母,才能体谅父母当初的心情。
只是不知道,到这个时候,他们的亲子关系是否能修复如初?
一位棋童家长陪孩子参加比赛,忍不住跟着孩子一道患得患失,我这样宽慰她:
一个棋童从小到大要参加的比赛很多,若干年后再回想,也许他对这次比赛印象模糊,但,如果在去比赛的路上,爸爸妈妈和他一起会心大笑,或者对他说了鼓励的话,他可能一辈子都记得。
强调情感,弱化期待,父母也许最终没有收获一个"耀眼"的孩子,但,在相处的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才是最重要的收获。
#7:b:b:2:8:0:a:5:e:1:9:1:e:a:2:d:a:c:6:d:4:4:d:9:c:9:0:7:8:d:e:7#
良好的亲子关系中成长的孩子,性格开朗,自信大方,这样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快乐。
套用一个经典金句:被温柔以待的孩子,才能温柔待人。
牵着蜗牛去散步吧!享受过程,不问归期,不问收获,愿你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