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流市民安镇六感村,说起村里的养殖能手,大家都不约而同说起了一个人:今年42岁的“猪大婶”吴秋。她是六感村上河村民小组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多年来,她依靠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锲而不舍的恒心,克服了生活中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使自己的养猪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养殖路上的“女强人”。
2002年,看到村里有人养猪发家致富了,吴秋也就动起办养猪场的念头,她便和丈夫商议养猪的计划。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吴秋决心养猪的时候是个实实在在的“三无”人员:无资金、无技术、无经验。在对生猪养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她凭着一股钻劲、一股闯劲和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开始了她长达18年的养猪生涯。
没有资金,吴秋便和丈夫东奔西走向亲戚朋友筹集资金购买猪苗;没有场地,吴秋便把老屋的几间旧房子改造成猪栏,建起了几个猪圈……由于资金、技术以及猪栏的限制,吴秋没有办法一开始便进行大规模的养殖,她便采用分散购进猪苗的方式开始小规模的养殖。经过不断努力,她从最初一瓢水、一把糠的家庭喂养到逐渐掌握了饲料配方、生猪常见病防治等科学养猪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饲养和管理,她养的猪逐渐成长。
为了学到过硬的养殖技术,她买来了各种养猪书籍,潜心研究,并向技术人员虚心求教,边学边试,有时还整日整夜地蹲在臭气熏天的猪圈里,仔细观察生猪各个阶段的生长情况,边实践边研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生猪疫病少、生长快、成活率高的饲养技术。饲养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渐渐地,从生猪的疫病防治、饲料配比到饲养方法,她都摸得一清二楚,养猪对她来说也变得容易了。
经过不断地摸索与实践,她信心十足,开始不断扩大养猪规模。她投资几万元扩建了2个猪舍,达到60个猪圈。自从圈舍改造、饲养规模扩大以后,镇上畜牧兽医站技术指导员隔三岔五都到现场实施指导,帮助解决一些新问题,要求她做到定期消毒,定期驱虫,按时防疫,合理配制饲料。吴秋承担起了猪场管理的重担,从喂猪的饲料配方、疫病预防、采精、配种等各个环节,将生猪护理得井井有条,养猪场逐步纳入正轨,饲养规模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她家有母猪16头,生猪存栏500多头,每年平均出栏生猪2000多头,她也成为周边远近闻名的养猪能手。
然而,养猪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技术和经验不足,猪生病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2008年间,吴秋所饲养的猪出现了严重的高烧高热症状,病猪没有办法销售出去了,吴秋只好痛下心来将病猪拉上山去火烧并土埋。这一年,吴秋因病猪损失2万多元。
痛定思痛,吴秋吸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对猪舍的消毒和管理。从购进猪苗到养殖的管理都实行了更为严密、科学的探索,同时建起了生态环保的沼气池,避免了许多疫病风险和饲养不当造成的损失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效益明显提高。由于养猪技术不断改进、生猪生长状况良好,广东的老客户常光顾、远近的新客户也慕名而来,她猪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一人富不算富”。吴秋富起来后不忘乡亲,一些村民看到了养殖生猪的经济效益纷纷到她的猪场来买仔猪,并向她取经,学习养猪技能。朴实的吴秋毫不保留,手把手地向他们传经授技,并在猪苗配备和资金上给予村民最大的帮助。在她的带动下,许多人都尝到了养殖生猪的经济效益,形成了“强一人、带一片、富一方”的良好局面,很多村民都亲切地称其为“猪大婶”。
“一花开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吴秋用智慧汗水成就致富、以友善热心谱写和谐,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先进女性的风采,成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巾帼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