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导读

“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

以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为切口,20年间,“千万工程”持续加载新内涵,从浙江走向全国,从一项民生工程转化为推动中国乡村振兴的一项战略工程。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规划经验做法_优秀村庄规划案例

7月13日,十二届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俊 摄

7月13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主持十二届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领会把握“千万工程”探索的有益经验启示,指导推进全省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那么,浙江“千万工程”,对湖南有什么启示?

实事求是,科学规划

今年端午假期,位于浙江德清县莫干山镇南路村的大白熊户外主题营地正式运行,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引进这个项目的“强村公司”,是当地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由邻近三个村共同组建而成。

打破地域界限、乡村之间抱团发展,这不仅避免了村落间的同质化发展,还能共享资源,丰富游玩体验。这是浙江各地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推进乡村建设过程中创造的新模式。

乡村建设,规划是蓝图、也是硬约束。

浙江的乡村之所以“千村千面”、各有风格,就是因为遵循了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实事求是搞好了乡村规划

村庄规划经验做法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_优秀村庄规划案例

6月28日,保靖县毛沟镇略水村,游人在花垣河乘船领略山水风光。彭璟 摄

当前,湖南正在指导地方科学有序编制村庄规划,还要推选一批规划引领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的示范样板。

长沙县举全县之力打造“和美乡村”,因地制宜对今年所有拟建示范片、示范点进行规划评审,做到以“规划图”引领和美乡村“建设图”。比如,青山铺镇洪河村依托万亩粮食示范片,打造以水稻产业为支撑,以自然研学、田园观光、农耕体验、乡村休闲为配套的产业融合发展带。

湖南不少保存完整的古村落,就蕴含着规划引领的建筑理念。在郴州汝城沙洲村民俗文化广场旁,坐落着一大片青砖黛瓦的古民居,以朱氏宗祠为中心,按照中国传统风水“五位四灵”的模式整齐排列。虽然这片古建筑迄今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但今天看来依然是横平竖直,井井有条,充分彰显了规划先行、规划引领的作用。

可也有些乡村,面临这样的窘境:房子造得像模像样,但整体一看,七零八落、散乱无序。究其原因,有的没有整体规划;有的有规划,但规划两年一换,最终难以落地。

这启示我们,村庄规划,标准有高有低,不能搞“照猫画虎”、整齐划一的“一刀切”。需要在结合各地各村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沉下心来,多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多一些“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较真,把一个“实”字贯穿在规划编制决策和执行的全过程。

简而言之,规划做过不算数,做好了才算数;规划完成了不算数,用上了才算数;挂在墙上的规划不算数,落在地上的规划才算数。

“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 ”

我们知道,农村是熟人社会,哪家有困难,大家愿意热心帮助,但对于公共区域、基础设施等建设,村民普遍存在“搭便车”心理,认为总有人会去做。因此,激发村民参与积极性,是推动乡村治理的关键。

浙江坚持“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把推进“千万工程”,既当成政府的责任,也当成农民自己的事情,有效提升了群众自治能力。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规划经验做法_优秀村庄规划案例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新建村。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比如,因地制宜出台安吉乡村治理标准、余姚邵家丘“道德银行”、宁海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规范,创设嵊州“民情日记”、杭州小古城村“樟树下议事”等基层民主协商机制,首创“桶长制”“塘长制”“河长制”“农创客”等,为广大农民带来获得感、幸福感,赢得了群众的点赞。也正是在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浙江逐步健全乡村治理机制。

近年来,湖南也涌现出来诸多可供学习借鉴的乡村治理样本。耒阳市创新推出“湾村明白人”治理模式,推选出一批群众信赖、处事公正、热心公益的新时代乡贤,让他们参与乡村治理,实现“小事不出湾村、大事不出乡镇”。永州市零陵区构建“五基”机制、开展“六自”互助,积极扶持老人抱团结社、守望相助,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为。长沙县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主体、需求主体、提高主体和保护主体,近年来共计筹资筹劳近5000万元,群众自主腾地近23.6公顷,自发拆除“空心房”、破旧土砖房、杂屋等150多套。

这些案例充分说明,推进乡村治理要从百姓视角出发,要让村民说事,让每一位村民大胆说、习惯说、方便说、说得上。

但也要坚决向形式主义开刀。比如,我们有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向经济开发区学习,纷纷搞起了集中办理窗口服务。貌似是学习先进,但扪心自问:一个农村,能有多少事需要村民到窗口才能解决?与其让百姓在窗口等待办理,不如让窗口里的办事人员分头到老百姓家里走一圈,或许更能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困难。

深入挖掘湖湘文化

走进浙江金华浦江县嵩溪村,古墙上的画作、厅堂中的牌匾、门楣上的古训,皆蕴藏着深厚的家风文化。浦江县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为方针,全面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程。

在杭州市余杭区,千年古刹“径山万寿禅寺”的坐落地径山村,孕育出了源远流长的径山禅茶文化。径山村依托美丽乡村提质扩面工程,着力打造杭派民居特色的禅境灵地。

“千万工程”二十年,一村一画,各美其美,既体现了江南鱼米之乡、山水浙江的风采特色,也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有机融合的美好愿景。

这些对乡土文化深入挖掘的举措,极大提升了当地村民的文化自信,大家感受到,乡村不仅是身有所栖之处,还是心有所依、情有所寄之处。

村庄规划经验做法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_优秀村庄规划案例

5月17日,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樟树咀村,村民在筒车坝美丽屋场休闲。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通讯员 郭轩 摄

“中兴将相,十九湖湘”,湖湘文化在中华文化中一枝独秀。这里诞生了一代代风流卓绝的湖湘人物,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湖湘文化,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湖湘精神。湖南的乡村建设,理应充分彰显湖南特色、挖掘乡愁古韵、传承农耕文化、保留乡村风貌,让乡村“千村千面”、各有风格。

比如,安化县东坪镇马渡村,是历史上著名的“马渡调查”的发生地。近年来,马渡村用好“马渡调查”这张红色名片,挖掘整理“马渡调查”相关资料,建成“马渡调查旧址”,在当前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新形势下,成为提升马渡村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

打造“千村千面”,需要我们多深入田间地头,从广袤的农村土地上获得新的发现。比如,对于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村落,可以多角度发掘村落价值;聚焦非遗技艺,可以为设计师和民间手艺人搭建合作平台……通过一方乡愁增强村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唤醒村民的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

文|陈奕樊

(一审:蒋宇 二审:余画 三审:王亚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