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改革背景
近年来,中铁二院打破专业壁垒、突破技术瓶颈,积极探索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由张海波地铁创新工作室牵头,率先组建了中国中铁城市轨道交通劳模(专家型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促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从单一到联盟共享,从专业塑造到全产业链打造的升级转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安上新引擎。
二
经验做法
强化组织,把好创新“方向盘”。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激发动力、提升能力、增强活力、扩大成果”的宗旨,创新联盟成立联盟理事会和秘书处,各成员工作室打破专业壁垒,畅通行业领域,轮流牵头开展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其中,自中国中铁城轨创新联盟成立以来,先后牵头承办了中国中铁首届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推进会、首届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座谈会、城轨创新联盟启动会等重要会议,首批汇聚了系统内31家与城轨建设关联的优质创新工作室,吸引700余名行业精英和技术骨干加入联盟,范围涵盖规划设计、投资开发、装备制造、施工建设、生态环保等各相关领域,成功搭建了中国中铁城轨创新联盟组织架构。
中铁二院成功承办中国中铁首届劳模(专家型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现场推进会
严格制度,细耕创新“责任田”。制度建设是高效运行的前提。中铁二院制定并颁布《创新联盟章程》《创新联盟管理办法》《创新联盟组织架构设置》《创新联盟经费管理细则》等,确定了创新联盟吸纳引进、学习交流、研讨培训、活动开展、内业管理、课题立项及推进、经费使用、奖惩激励等相关管理制度,坚持做到有据可依、依法合规。依据相关制度办法,中国中铁城轨创新联盟确定了年度会议、学习培训、交流研讨、协作互助等制度,举行了揭牌仪式、聘用仪式、城轨前沿科技技术沙龙、城轨建设现场观摩等活动,分别在成都、深圳、重庆等地围绕软弱地层城轨修建技术、滨海区域复杂地质环境下土建工法技术、单轨及快线修建技术等前沿技术开展相关交流活动,并在成都地铁18号线、深圳地铁13号线、重庆轻轨较新线等工程实例进行现场观摩研讨,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做实联盟创建品牌。
中铁二院牵头中国中铁城轨创新联盟定期开展技术交流活动
规范运行,打造创新“升级环”。一是在联盟组建方面,遵循“自愿平等、分类推进、成果共享、规范管理”原则,创新工作室联盟可由公司工会直接指定成立,或由专业相近、自愿结合的创新工作室自荐申请,经公司工会审批同意后成立。二是在联盟任务方面,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改革管理重点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培训、交流研讨、互助服务、评审鉴定、推荐推广、科技攻关等活动,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分享创新工作经验、攻克关键技术管理。三是在联盟成员吸纳方面,确定了加入条件和联盟成员权利义务,加大联盟相关制度落实,保证创新联盟有效运转。四是在联盟成员评价方面,建立了包含基础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创新实绩等在内的多方面的评价体系,编制了创新联盟成员评价指南,从工作室自身建设、联盟创建贡献度和联盟活动举办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全面评价体系。
为中国中铁城轨创新联盟相关人员颁发聘书
丰富载体,激活创新“动力源”。一是开办创新联盟大讲堂。主要由劳模、大师、专家领衔,着重以“学习培训和交流研讨活动”为主体,范围不局限于创新工作室或创新联盟内部,还延伸至政府机关、规划部门、业主单位等,通过学术讲座活动等加大交流、扩大影响。二是引导创新联盟万里行。重点针对新技术、新制式、创新点等行业前沿科技领域开展各类实地调研考察,打通行业领域限制,构建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全寿命周期的创新运行机制。三是创建创新联盟宣传栏。通过联盟微信群、中铁惠园APP、各成员单位官网等途径,以网络、数字媒体、展板、刊物等为载体,对联盟内科技创新、培训调研、产品研发等重要活动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加大信息流通和影响辐射。四是激活创新联盟大脑汇。围绕重点课题,开展头脑风暴,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攻关活动,针对建设或科研等环节,开展答疑、指导等互助服务活动,进一步打破行政划分和专业设置壁垒,形成共建共创共享的良好运行机制。五是设立创新联盟评鉴推优堂。开展成果推荐、评审、鉴定等活动,推荐表彰优秀工作室、优秀成果和优秀职工创新人才。
持续开展创新联盟争创活动
三
改革成效
多项创新成果斩获殊荣
截至目前,中铁二院共成立创新工作室37个,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命名表彰21次,实现了所有层级创新工作室命名表彰的全覆盖,解决了企业生产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一是聚焦行业前沿,在科技成果上见成效。近年来,中国中铁城轨创新联盟各工作室发表高水平论文500余篇,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近800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在软弱地层城轨修建技术、单轨及快线修建技术、新制式轨道交通研究等行业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放大聚集效应,在企业发展上见成效。2021年,中铁二院新增科研攻关项目306项,在研项目849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工程创优奖60余项、科技奖2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公司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等各项指标持续增长。三是打破专业壁垒,在人才培养上见成效。中国中铁城轨创新联盟先后开展培训交流上千次,2人获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5人获评省级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1人次新增为省部级专家,培育出省部级劳模及全国工匠30余人次。四是发挥平台优势,在树立品牌上见成效。联盟成员创新工作室先后加入到中国中铁桥梁创新联盟、隧道创新联盟和四电创新联盟中,实现了不同创新联盟之间的跨界融合和优势互补。四川省地质工会、中烟工会、四川电力工会、西南油气田公司工会等纷纷前来交流学习,进一步加大了创新联盟的影响力,擦亮了创新联盟品牌,为企业和行业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执行主编丨李元、沈苏